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水中有机物的成分对混凝絮体特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混凝工艺的处理效果。以草酸和柠檬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混凝过程中有机羧酸的存在对混凝过程形成的絮体颗粒大小、分形维数、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机羧酸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时,随着其浓度的增加,絮体颗粒的Zeta电位及分形维数降低,同时絮体颗粒的成长速率及其稳定成长后的大小均呈下降趋势,并且柠檬酸带来的这种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这是因为有机羧酸占据了微絮体表面而导致絮体活性及致密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将聚合氯化铝(PAC)分别与高锰酸钾、水合二氧化锰进行复配而得到复合混凝剂,研究了两种复合混凝剂对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效果,并考察了投药量、投药方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同时还对混凝过程中絮体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混凝剂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浊度和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当PAC投量为15 mg/L时,两种复合混凝剂分别在KMnO4投量为0.1 mg/L、水合MnO2投量为0.15 mg/L时达到最佳混凝效果。絮体分维值能很好地描述絮体结构的变化规律,在混凝过程中,两种复合混凝剂的絮体分维值均表现出先增(均在360 s时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减小的规律,可见絮体经历了从小到大、从松散到密实再到松散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微污染源水的处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其中的浊度、腐殖质等影响到了饮用水水质。混凝是一种安全、实用、高效的水处理技术,而混凝剂是混凝技术的核心,选择一种合适的混凝剂至关重要。以硫酸铝(AS)、聚合氯化铝(PAC)、氯化铁、聚合氯化铁(PFC)等4种混凝剂处理微污染源水,再分别与助凝剂PAM、活化硅酸(ASI)复配使用,PAM与ASI具有较好的吸附架桥能力,大大提高了絮凝效率。通过检测浊度、UV254、絮体粒径3个指标,得出这4种混凝剂单独使用时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2、18、16、8mg/L;与PAM复配使用时PAM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0.1、0.1、0.05、0.2mg/L;与ASI复配使用时ASI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0.5、1.5、1.0、1.0mg/L。另外,自然水体中有机物的降解会产生腐殖酸,从而污染水质。分别使用聚丙烯酰胺(PAM)、PAC以及两者复配,通过检测混凝后的UV254以及絮体粒径指标,得出PAM、PAC单独使用时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8、100mg/L,PAM与PAC复配时PAM的最佳投加量为0.8mg/L,证明复配可在低投加量下有效增强混凝效果。  相似文献   

4.
混凝是净水工艺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微塑料在原水中客观存在。以聚苯乙烯(PS)为例,分析了微塑料对混凝过程中浊度去除效果、絮体大小和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剂投加量为14 mg/L时,微塑料的存在导致浊度去除率降低了7.1%,絮体大小与分形维数也相应降低;当投加量增加至26 mg/L时,微塑料可使浊度去除率提高0.8%,达到95.2%,分形维数增大至1.587,絮体粒径无明显变化。说明在混凝剂投加量较低时,微塑料的存在对浊度去除效果、絮体粒径及分形维数有负面影响,但随着混凝剂投加量的继续提高,负面影响减弱,微塑料的存在甚至还可以促进浊度去除和分形维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生物絮体的物理特性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活性污泥法中增加不同紊动度和不同停留时间的絮凝室,对澄清前混合液中生物絮体的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数活性污泥法处理厂中的絮凝条件并不是最佳,曝气池中絮体的破碎率大于絮体结合率,生物絮体的物理特性较差,造成出流的高浊度;在二沉池前附加中度搅拌的絮凝装置,可以不另加化不药剂且费用量小的前提下,显著地降低出流的悬浮物浓度。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和化学絮凝剂复配形成絮体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微生物絮凝剂分别与无机絮凝剂AlCl3和FeCl3复配,考察了在不同配比条件下处理高浊度和低浊度水时所形成絮体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对于高浊水,当微生物絮凝剂与AlCl3的投量分别为10mL/L和2mL/L,或微生物絮凝剂与FeCl3的投量分别为10mL/L和0.5mL/L时,出水水质稳定且处理效果最优;处理低浊水时,若微生物絮凝剂与AlCl3复配则其最佳投量分别为5mL/L和1mL/L,若与FeCl3复配则其最佳投量分别为5mL/L和0.25mL/L。无论处理高浊水还是低浊水,处理效果及稳定性达最优时絮体的分形维数均在1.4-1.6之间。  相似文献   

7.
混凝絮体破碎再絮凝及污泥回流除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铝为混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考察了不同混凝剂投量下絮体破碎再絮凝的出水浊度变化以及污泥回流量对除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混凝剂投量为5、7.5mg/L时,可使再絮凝浊度低于初始絮凝浊度,在此混凝剂投量下,回流一定量的污泥可进一步优化再絮凝效果,而PAM的加入会产生一定的胶体保护作用;当混凝剂投量10 mg/L时,再絮凝浊度高于初始絮凝浊度,在此情况下回流污泥会使再絮凝浊度进一步升高,投加PAM可在一定条件下逆转这种恶化倾向。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PACl在某些水质条件下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研究了PACl-PAM复合絮凝剂处理高岭土-腐殖酸体系的混凝过程。结果表明:单独使用铝系混凝剂(PACl2.2)时,DOC与浊度的去除率随pH值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pH为7.0时两者的去除率最高。要达到80%以上浊度去除率、60%以上DOC去除率,3种混凝剂(PACl,PACl+0.25 g/L PAM-1,PACl+0.50 g/L PAM-1)中铝系混凝剂的投加量(以Al计)从0.10 mmol/L下降到0.06 mmol/L。当复配混凝剂中PAM浓度小于0.50g/L时,浊度与DOC的去除率随PAM浓度的增大而升高;PAM浓度大于0.50g/L后,浊度与DOC的去除率快速下降,且阳离子度为75%的PAM-3的混凝效果下降最为明显。当混凝剂中含有阳离子度为75%的PAM时,浊度下降较为明显且絮体的沉降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9.
聚合铁复合絮凝剂处理地表水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改善原水水质不断恶化的状况,使出水达到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研制出一系列具有不同碱化度(B)、不同PDMDAAC(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物)百分含量(P)和不同PDM-DAAC粘度(η)的聚合铁复合絮凝剂(PFC-PDMDAAC).研究了该絮凝剂对地表水的处理效果,同时考察了B、P和η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FC-PDMDAAC复合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好于PFC和PDMDAAC.在一定范围内,低B值、高P值的PFC-PDMDAAC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而低η值和高η值的PFC-PDMDAAC分别对除浊和降低UV254更适宜.同时,以高锰酸钾为助凝剂可提高对地表水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引江水源在混凝过程中产生的上浮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方案。结果表明,混凝中形成的絮体松散不实,水中溶解性气体进入空隙后增大了絮体浮力,是导致絮体上浮的主要原因。优化混凝程序并改变投加顺序的试验表明,先投加三氯化铁(FeCl3)再投加聚合氯化铝(PAC),同时延长絮凝和沉淀时间,能增加絮体数量,加强絮体密实度,减少上浮量,从而降低出水浊度。  相似文献   

11.
新型混凝投药智能复合环控制系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分析原水流量对水处理混凝投药系统质量控制的影响,阐述了单一流动电流混凝投药测控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新型的智能复合环控制系统及相应的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2.
混凝是水处理过程的常用工艺,良好的混凝效果对于保证优质的饮用水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受研究手段的制约,目前有关原水水质、混凝剂的形态与组成对混凝过程影响的研究较为缺乏。采用南方某市水厂水源水进行了一系列的混凝试验,并针对混凝效果不佳的情况进行了新型复合药剂的制备与应用,结果表明:相比于水厂目前使用的聚合氯化铝(PACl),Al_(13)在去除浊度方面有显著优势,但水体中有机物浓度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Al_(13)的混凝效果。相比于浊度的去除,混凝对水体中有机物的去除需要更大的投药量。HCA作为一种阳离子有机絮凝剂,在被引入无机混凝剂之后可以显著增强复合药剂的电中和能力,在保证低投药量的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增大平衡时絮体的粒径,改善絮体的沉降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堆积密度468kg/m3、筒压强度1.1MPa的浮石,研制出表观密度1720kg/m3、CLI0的轻集料混凝土.通过对浮石混凝土及其砌块的性能检测,阐明了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及改进的工艺对混凝土的影响,指出浮石混凝土能够满足实际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4.
《四川建材》2017,(4):1-2
对新型秸秆轻质复合墙体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详细阐述,表明秸秆轻质复合墙体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墙体结构,为今后的新型节能环保植物纤维墙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可持续建筑的发展对于缓解资源紧张、维护生态环境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制备复合聚合氯化铝的工艺过程,并对其制品进行了测定,同时做了产品稳定性,水解产物的形态分析和除浊度的实验。由于改进了工艺和投加添加剂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使得制备的产品稳定性提高,高正电荷羟铝络离子增多和除浊效果增大。  相似文献   

16.
郭三慎  潘厚磊  苏萍 《山西建筑》2007,33(20):185-186
阐述了混凝剂与助凝剂联合投加形成的高密度絮体对悬浮澄清池中水流微观流态、絮凝反应颗粒之间的凝结力和碰撞的或然率等的影响,解释了其去除浊度和有机物效果良好的试验事实,并对高密度絮体形成的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选用一种新型的隔音材料,对其材料本身和材料组件分别进行燃烧性能方面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单独对材料进行试验,其防火等级并不能达到GB8624—2006《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中B级的要求。但按照实际使用中的整体构造对其进行试验,实验结果完全符合B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颗粒/絮体共存的SBR生物除磷系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生物除磷污泥的形成过程、颗粒/絮体共存及各自单独存在下的污泥特性和除污性能。在40 min的沉淀时间下,以厌氧/好氧交替方式运行的SBR反应器中有白色颗粒污泥出现,随着运行则系统处于颗粒和絮体共存的状态。运行至第60天,污泥的平均粒径为553μm,颗粒(粒径200μm)占污泥总量的比例为67%。颗粒/絮体共存的形式可以提高絮体污泥的沉降性能,同时降低颗粒污泥解体所导致的出水SS浓度的增加。另外,颗粒/絮体共存系统对COD、PO3-4-P、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80%、98.5%、100%。而单独颗粒系统的出水NH+4-N为7.63 mg/L,单独絮体系统的出水PO3-4-P为5.87 mg/L。颗粒与絮体共存更有利于对污染物的去除及污泥沉降性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该类节能复合砌块产品的热工性能、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为其设计、施工提供相应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新型高效复合防水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类化合物为主剂,萘系减水剂为辅剂组成砂浆复合防水剂,对复合防水砂浆在建筑防渗砂浆上的技术特性做了各项对比试验研究,介绍这种复合防水剂的高效抗渗性能和相应防水砂浆的高抗渗性和良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