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陈行水库中底泥分4层进行铅、镉、汞3种重金属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底泥中3种重金属的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从空间分布来看,靠近水库进水口处重金属的含量略低,水库南部靠近边岸及角落区域的重金属含量略高。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底泥质量标准法进行陈行水库底泥评价,综合考虑3种重金属在底泥中的污染程度以及生态风险由低到高的顺序,可知3种重金属的排序为PbCdHg,污染程度总体较为轻微,对水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对济源石河底泥进行了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估,发现石河底泥存在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通过对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单一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因子指数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石河底泥中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为Cd和Hg,其次为As和Pb。为了实现危害物资源化,采用截流分段和化学固化的方法对河流底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后的底泥醋酸浸出液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降低,无害化处理工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祁玉刚  祁玉萍  王延花 《城镇供水》2021,(1):101-103,85
构建《黑泉水库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案,从基础资料调查、方案设计、监测项目选择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设计,优化评价方案,为《黑泉水库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相关研究提供详实、可靠的监测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4.
绿地土壤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绿地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查明天津市环城四区绿地重金属含量特征、空间变异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本文以环城四区200件绿地土壤样品为基础,对Cr、Ni、Cu、Zn、Pb、As、Hg、Cd等8项重金属指标进行测定,应用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及Han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绿地土壤中Hg和Cd的变异程度最高,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Cu、Zn、As具有较大的变异性;Pb、Ni、Cr在土壤中分布均匀。(2)与天津市表层土壤背景值相比,Hg、Cd和Zn这3种元素明显富集,Cu、Pb、As、Ni与土壤背景值相差不大,Cr低于土壤背景值。(3)单一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因子Hg为强烈生态风险,Cd为中等生态风险。(4)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241.42为中等生态风险,居住绿地的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相对较高,Hg和Cd为主要的影响因素,贡献率分别为为65.79%和21.68%,须注意管控和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5.
某金矿河水与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水质与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分析了其受污机理,确定了各种污染物的不同来源,进而得出相关方程,从而达到结合矿区其他河段已知介质中的含量,推断对应的另一种介质污染情况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3)
为研究尾矿溃坝后下游河流底泥重金属污染风险,以涪江上游某电解锰尾矿库溃坝事件为例,采集事后下游河流底泥,采用三酸(氢氟酸-硝酸-高氯酸)消解法、Tessier法并经ICP-MS检测,分析底泥中Mn、Pb和Cr的全量质量比及分形态质量分数,采用单一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其污染程度,应用风险评价编码法(RAC)分析其风险等级。检测结果表明底泥中重金属全量质量比沿河下降明显;单一指数分析表明,底泥中Mn和Pb以轻-中等污染为主,Cr基本无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表明,全河段达到中等污染;形态分析表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RAC评价发现,溃坝后下游河流底泥Mn和Pb的潜在风险较低,而Cr则较高。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乐昌铅锌矿区霜降河与武江乐昌段水道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现状,对其潜在的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采选矿废水排泄水道和霜降河底泥中的重金属含量远远超过当地的背景值和全国的背景值,武江与霜降河水汇合后底泥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当地背景值的程度较轻;采选矿废水排泄水道和霜降河底泥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已达到非常高的程度,分析认为乐昌铅锌矿的采选废水是当地水道底泥中重金属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8.
以大兴安岭中南段农牧交错带一废弃铅锌矿为例,采集不同深度土壤样品,综合运用多种统计方法,结合典型剖面深浅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对比分析阐述了矿区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和生态风险评价法评价了矿区重金属累积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并对重金属来源和迁移转化驱动因子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特征累积污染元素为C...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4)
为评价大洋水库有机污染和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于2013年3、6、9月对其沉积物Cu、Pb、Cd、Cr、Zn、As和Hg 7种重金属和碳、氮、磷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Cu、Pb、Cd、Cr、Zn、As和Hg含量分别为19.50、86.19、0.41、2.44、126.7、3.46、0.36 mg/kg,有机碳(TOC)、总氮(TN)和总磷(TP)含量分别为7.30%、0.27%和0.099%,各种重金属和营养盐含量无空间差异;大洋水库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两种背景值评价方法间无差异或仅相差一个等级;以金衢盆地重金属背景值为参比,发现大洋水库沉积物处于中度重金属污染水平(Cd=10.53),7种重金属处于低污染到较高污染程度之间,其中Hg污染程度最高,Cr和As污染程度较低;大洋水库沉积物潜在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181.63,具有中等生态危害;各种重金属离子潜在生态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Hg、Cd、Pb、As、Cu、Zn、Cr,其中Hg具有中等到较高的生态风险,Cd为中等风险,其他重金属为低风险。研究表明,该水库存在严重的有机污染和较严重的有机氮污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陕西省商洛市银花河流域中村—银花段钒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表层土壤的pH、有机碳、矿物、主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等含量,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并评估该区土壤的健康生态风险等级。研究区土壤整体显示碱性的特征,土壤中碳主要以黏土矿物中有机碳的形式赋存。土壤中主要矿物为白云石,其次为石英、斜长石和黏土矿物。土壤主量元素中SiO2含量最高,Al2O3含量次之,其余元素含量较低。土壤中V、Cr、Ni、Cu和Zn元素含量较高,As、Cd、Pb和Hg元素含量相对较低。综合分析认为土壤中Hg、Cd和As这3种元素均污染明显,其余元素无明显污染特征。潜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表明研究区土壤整体为轻微—中等的污染程度,V元素通过口鼻和皮肤摄入的健康风险性极低。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山东省某已完成疏浚示范工程河段底泥中重金属的含量变化和潜在生态风险,分别在该河流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底泥样品,分析底泥中原重金属特征污染物Zn,Cr,Hg的含量变化,并运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该河段底泥中单个重金属元素生态风险程度及3种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河流流量对底泥重金属含量有一定影响,其中丰...  相似文献   

12.
曾冀川  李晓 《山西建筑》2010,36(3):360-362
通过研究库区干流水及周边环境中岩溶地下水及煤洞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明库区与外界环境的联系,从而进一步了解库区及周边环境水循环系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郭佳  许蕊  戴子云 《中国园林》2023,39(5):122-125
通过采集下沉广场的地表灰尘样品,测定其中重金 属的含量,分析不同元素之间的相关性,探讨环境因素对重 金属含量的影响,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相关风险。结 果表明,北京10座下沉广场地表灰尘中Cd、Pb、Cr、Cu、 Zn和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87、45.30、84.88、52.41、 167.47、24.03mg/kg,除Ni外,依次超过了北京土壤背景值 的3.28、0.84、1.85、1.80、1.91倍。灰尘中的Pb、Cu、 Zn含量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人流密度对Cu含量有显著正相 关影响。下沉广场地表灰尘重金属引起的健康风险处于较低水 平。研究结果为下沉广场的设计和养护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鲁南某典型农业区15个水库为研究对象,利用SC-ICP-MS对水库水体中的Cd、Cr、Cu、Zn和As的质量浓度进行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水体中的重金属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Cd、Cr、Cu、Zn、As)全部被检出,但Cd的检出率较低(仅为26.7%),5种重金属元素质量浓度均未有超标现象,低于...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9)
为了查明水城三岔河大湾段河道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对水城三岔河流域大湾段河道沉积物进行分层采样,分析7种重金属(Cd、Pb、Zn、As、Cu、Hg、Ni)的分布特征,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重金属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三岔河河道沉积物重金属呈现明显的上下游差异和垂直分布差异。在泥煤层,重金属含量均达到了最大值,泥煤层严格控制着重金属在垂直剖面上的分布,是三岔河重要的"二次污染"支援。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三岔河大湾段河道沉积物RI值在1 50217 690之间,处于很强的生态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6.
对南方三个典型梯级水库的水质和底泥状况调查研究发现,内源磷是三个水库中藻类暴发的主要诱因之一。通过控制单一环境因素的变化研究底泥中TN和TP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升高温度、厌氧条件均会加速水库底泥中TN和TP的释放;而好氧条件会抑制底泥中TN和TP的释放;增强光照可以加速底泥中TP的释放,但是对TN的释放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孙剑  赵兵  周冰洋  谭梅  张晓诗 《四川建材》2016,(4):33-35,37
结合贵州1∶5万响水等6幅岩溶石山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对黔北大方地区不同地层区A层土壤进行采样分析,探讨土壤重金属砷、铬、铅、汞含量及其环境意义。研究区碳酸盐岩地层区土壤中砷、铬、铅、汞含量相对较高,碎屑盐岩地层区土壤中砷、铬、铅、汞含量低;碳酸盐岩地层土壤中砷含量超标明显,铅、铬、汞含量与背景值基本一致。按照国家土壤综合质量评价四级标准,研究区土壤以轻度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18.
饶拉 《市政技术》2023,(12):194-203+223
底泥是湖泊水环境和水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底泥污染情况对评估水环境质量及控制水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海沧湖是厦门市海沧新城的城市内湖,承担着排涝和景观功能。通过监测海沧湖表层底泥营养盐、有机质及重金属含量,分析了表层底泥污染物分布特征,并对表层底泥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海沧湖表层底泥中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质(OM)含量分布差异显著,均表现为东湖含量较南湖和北湖高。根据营养盐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海沧湖表层底泥处于营养盐重度污染状态及有机污染状态,且东湖污染程度较南湖和北湖严重。海沧湖表层底泥中不同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特征有所差异,Cu、Zn、Cd和Hg在东湖含量较南湖和北湖高,Cr和Ni含量在全湖分布较为均匀,As和Pb则表现为全湖含量均较低,且东湖平均值低于南湖和北湖。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海沧湖表层底泥中的重金属Cd和Hg在部分点位达到了中度~偏重度污染状态;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海沧湖表层底泥平均处于重度潜在生态风险水平,最主要的风险因子为Hg和Cd;东湖的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水平均高于南湖和北湖。  相似文献   

19.
东赞  周洪川  刘涛 《市政技术》2022,(12):166-172
底泥污染是造成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开展底泥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探析底泥污染特征,对底泥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茅洲河流域(光明新区)底泥中的营养盐、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污染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内底泥污染较为严重,其中总磷含量处于重度污染状态;局部地区存在重金属中等潜在生态风险,可能存在点源或面源污染;难降解有机物主要表现为PAEs和PAHs污染,PAEs检出率为100%,DMP、DEP、DBP含量严重超标,均远大于土壤环境治理标准。根据以上结果,对底泥污染控制、处理处置方法及资源化利用进行了综述,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16)
为了解2014年湘江长沙段丰、枯水期底泥中重金属含量,在对湘江长沙段污染现状详细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积累指数对湘江长沙段底泥重金属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分析。结论:湘江长沙段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从总体的污染程度分析,各种污染物的污染程度为Cd>Zn>Pb>Cu,污染的地区和时间差异大,各采样点污染程度为:橘子洲大桥西>黄泥塘>乔口,且枯水期大于丰水期。环境有关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水域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