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单金属、双金属和多金属核壳体系3个方面系统综述了几种典型的贵金属金、铂、钯、铑等纳米核壳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催化领域的相关应用,同时指出了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
吴春丽  汪澜  刘志成 《硅酸盐通报》2019,38(11):3636-364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二氧化硅(SiO2)纳米微球表面负载纳米二氧化钛(TiO2),制备核-壳SiO2@TiO2复合纳米颗粒.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比表面积测定(BET)等研究手段对样品的矿物组成、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 表明:溶胶-凝胶法后期的热处理明显提高了核-壳SiO2@TiO2复合纳米颗粒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溶液的能力,其中,经过400℃热处理的样品催化效果最好,对质量浓度为20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90 min的降解率达到96.27%.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前人对有机-无机纳米复合乳液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开发的,并已产品化的THD-2纳米SiO2纯丙复合乳液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表现出优异的耐洗刷性、耐沾污性及耐老化性等许多性能,并为以后提高乳液产品的性能和拓展其应用领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核壳纳米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原位聚合包覆法、异相凝集法、声化学法、乳液聚合法和层层自组装法等,介绍了核壳纳米结构材料的性能特点,并展望了核壳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无机盐工业》2015,47(7):5
核壳型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型材料,在内核和外壳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发挥出单一材料或合金无法比拟的性能优势。根据组成材料属性的不同可以将核壳纳米材料分为无机/无机、无机/有机、有机/无机和有机/有机核壳材料4大类。介绍了核壳材料的形成机理,主要对以二氧化硅为外壳,以金属、金属氧化物、分子筛为内核的几种无机核壳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对核壳材料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核壳型碳化硅/石墨烯纳米材料(GSCS)的制备方法,从机理出发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下一步工艺改进方向;介绍了GSCG及相关复相材料在电化学、光催化、润滑、吸波、导热等领域中的最新研究现状,探讨了核壳结构的组织、形貌等因素对各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核壳型碳化硅/石墨烯纳米材料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以St(o)ber方法制备出单分散SiO2,经过MPS改性后采用分散聚合的方法制备出SiO2-PS核-壳颗粒.将核-壳颗粒分散到PET中,熔融压片制得PET/SiO2-PS复合材料(SNPET).通过激光粒度仪和电镜观察可知,所制备的SiO2颗粒尺寸在17~110 nm之间,并在PET中呈均匀单分散形态.光电雾度仪测量表明,SiO2为35 nm时SNPET膜片透光率为87.9%,雾度为43.1%,均高于纯PET.这表明,纳米SiO2的成核作用改变了光学性能,显示出较强纳米效应.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SiO2核壳结构单分散微球比聚合物微球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有望在较高的温度和有机溶剂中得到使用.为了制备出这种微球,作为模板的聚合物微球首先进行表面胺化处理,然后正硅酸乙酯被诱导在其表层水解缩合从而形成SiO2壳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激光粒度仪,烧蚀质量损失等手段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9.
以SiO2溶胶作内核,分别以(NH4)2Ce(NO3)6、CO(NH2)2混合溶液与Ce(NO3)3·6H2O、HMT混合溶液作壳层前驱体,均相沉淀工艺制备了两种不同的CeO2/SiO2复合磨粒.利用XRD、TEM和FF-IR对比了两种磨粒的物相组成、纳米形貌和化学结构,并对包覆机理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以(NH4)2Ce(NO3)6、CO(NH2)2为原料制备的CeO2/SiO2复合磨粒包覆程度低;以Ce(NO3)3·6H2O、HMT为原料制备的CeO2/SiO2复合磨粒为壳-核包覆结构完整的纳米微球,粒径约110 nm,核层为无定形SiO2,壳层为立方萤石型CeO2颗粒,CeO2壳层与SiO2内核之间存在Si-O-Ce化学键,形成了稳定的壳核结构.  相似文献   

10.
通过TOP-TOPO-HDA路线制备了CdSe纳米晶体,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步法制备出CdSe@ZnSe核壳纳米粒子。利用环己烷-壬基酚聚(5)氧乙烯醚(NP-5)-水的微乳体系为模板,通过硅烷偶联剂的作用制备出CdSe@ZnSe@SiO2复合纳米粒子,并通过TEM、EDX和UV-Vis等手段对所得纳米粒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唐杰  张辉 《河北化工》2006,29(5):55-57
综述了贵金属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对贵金属分析方法的发展动向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尿素为碱源,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硅源,在环己烷和正戊醇组成的微乳体系中制备了以微孔ZSM-5分子筛为核,树枝状介孔SiO_2为壳的多级孔核壳结构分子筛。考察制备温度、时间、尿素添加量以及TEOS添加量等制备条件对制备催化剂所需载体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分子筛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温度为100~120℃,时间为4 h,尿素与TEOS物质的量之比为1和TEOS与ZSM-5物质的量之比为0.9~1.2时,得到的核壳结构分子筛呈现出优良的单分散性、完整性以及水热稳定性。最终在树枝状介孔SiO_2壳层负载高分散贵金属Pt,得到的双功能催化剂Pt/ZSM-5@MS在催化丙酮一锅法制备甲基异丁基酮(MIBK)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及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葡萄糖加氢制山梨醇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于葡萄糖加氢制山梨醇的催化剂和催化工艺的研究进展;分析并比较了各催化剂的加氢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指出了其在工业应用中的优缺点;指出催化剂发展趋势是提高镍催化剂的抗流失性能,提高钌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发展连续操作工艺,回收再利用贵金属。  相似文献   

14.
PS/SiO2 particles with core-shell structure were synthesized by coating silica on surface of polystyrene (PS)colloidal particles. The reaction parameters, such as initial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TEOS) concentration, water concentration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o control the thickness of silica shells. The shell thickness was prepositional to the square root of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TEOS and first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water concentration, reached a maximum at about 2.0 mol/L and then started decreasing beyond that concentration.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shell thickness decreased firstly with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added, then tended to a constant. The so-synthesized PS/SiO2 core-shell particles were directly crystallized into 3-D ordered thin film, then sintered at 570 ℃ into the ordered macroporous thin film.Compared with the conditional method, the present approach avoids repeatedly filling the precursor in the templetes and save time more.  相似文献   

15.
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即一层或多层的无机或有机材料借助某种相互作用力包覆在无机或有机颗粒的外表面所形成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材料。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可以改善外核和内壳的不足,提高材料的光、电、磁、催化等特性。根据核和壳层的不同可划分出多种分类,且制备方法多样。核与壳之间的相互作用促使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呈现出多种优异的功能特性,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在催化中,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不但表现出良好的耐化学侵蚀特性还能有效减少纳米粒子的团聚、烧结等问题。该文综述了核壳型纳米复合材料的分类、制备方法及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简单阐述了其形成机理,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采用XPS技术研究了Fe/SiO2核壳复合粒子的表面化学成分和电子结构。结果表明,表面化学成分仅由Si和O元素组成,表面Si存在4种电子结构,表面O存在5种电子结构。表面硅4种电子结构的Si2p电子结合能及归属为:102.91eV(51.18%)为Q4硅[Si(OSi)4],102.15eV(23.23%)为Q3硅[Si(OSi)3OH],103.98eV(18.70%)为Q2硅[Si(OSi)2(OH)2],101.35eV(6.89%)为Q1硅[Si(OSi)(OH)3];表面氧5种电子结构的O1s电子结合能及归属为:532.85eV(52.07%)为Q4硅基团中的氧,531.80eV(19.93%)为Q3硅基团中的氧,533.90eV(17.09%)为Q2硅基团中的氧,534.75eV(7.65%)为Q1硅基团中的氧,530.55eV(3.26%)为与金属铁核相互作用的氧。531.80和530.55eV的氧原子数(19.93% 3.26%=23.19%)与102.15eV的硅原子数(23.23%)非常相近,这不仅表明与金属铁核相互作用的表面氧为Q3硅基团中的氧,而且说明表面氧与金属铁核相互作用后O1s电子结合能会因为Fe给电子能力较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催化剂载体是加氢脱芳(HDA)研究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来,复合载体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综述了近年来贵金属深度加氢脱芳催化剂载体(负载贵金属Pd和Pt)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含Al2O3、TiO2及SiO2的复合氧化物载体的催化剂在芳烃加氢过程中表现出的加氢活性和抗硫性。无论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还是抗硫性能方面比较,复合氧化物载体的催化剂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尤其是三元复合氧化物载体的催化剂,比其他更加稳定,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8.
超细二氧化硅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Sol-Gel法制备超细SiO2的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其它的制方法作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曹培  李秀艳  赵敏南  周国伟 《硅酸盐通报》2014,33(12):3213-3218
纳米TiO2粒子是一种良好的无机半导体材料,具有独特的催化、光学等性能,应用广泛,但在反应体系中易团聚,降低了其催化性能.通过与纳米SiO2粒子复合,使其优异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拓展了其应用领域.本文主要综述了SiO2-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溶胶-凝胶法、化学沉淀法、微乳液法,并对该复合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归纳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SiO2提纯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有酸浸法提纯SiO2工艺及设备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理论基础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采用机械化学工艺可以进一步提高SiO2的提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