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高炉炉缸炉底用碳复合砖在空气环境下的抗氧化性能进行热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在800~1100 K内,主要发生的是C的氧化反应;温度在1100~1500 K内,主要发生的是SiC的氧化反应和石墨C的氧化反应.氧化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600℃时,反应始终由C-O反应控速;温度为800℃以上时,控速环节逐渐转变为O2的扩散,且随着温度升高,O2扩散的阻力越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防治铅对炉底衬砖的侵蚀,对被铅侵蚀的高炉炉底炭砖残砖试样进行了性能测试和显微结构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含铅量高的炉底炭砖的显微结构,研究了铅在炭砖中的存在形式和分布状态。结果表明:金属铅可以渗入炉底炭砖的气孔中;铅渗入炭砖对炭砖强度、抗氧化性、抗碱性等性能有明显的不利影响;铅对炭砖的侵蚀机制是铅渗透到炭砖的孔隙中氧化膨胀而破坏砖体;防治铅害的措施是尽量少用铅含量高的入炉原料,炉缸炉底采用超微孔炭砖,强化炉缸炉底冷却。  相似文献   

3.
利用碳化硅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和抗铁水侵蚀性能,添加不同比例的添加剂,制备出抗压强度≥50 MPa,1μm以下孔容积≥80%,铁水熔蚀指数≤20%,氧化率≤8%,导热系数≥20 W/(m·K)的碳化硅高炉炭砖,替代现有超微孔炭砖用于出铁口和炉缸炉腹部位。  相似文献   

4.
借助于热力学分析和氧化性能实验,研究了高炉炉缸用炭砖在空气气氛下的氧化行为和氧化动力学。结果表明,炭砖的质量损失主要来自于石墨C氧化,质量损失量随温度升高、保温时间延长而增大。炭砖的氧化过程属于连续型氧化,而非保护型氧化。在800~1 200℃时,氧化过程的控速环节为碳氧界面反应控速,氧化反应的活化能为5 586.76 J/mol。石墨C氧化将导致炭砖内部形成多气孔的氧化层,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增加,氧化层面积增大,材料耐压强度和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李静  李健  杨大正  孙冬梅 《耐火材料》2001,35(6):329-330
对高炉炉身下部用不烧Al2O3-C质耐火材料在水蒸气环境下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总结出氧化规律,建立了不烧Al2O3-C质耐火材料的氧化动力学模型.此外,还对氧化前后试样的抗折强度进行了测定和比较.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炉炼铁工艺的发展,大量经济料的采用,以及强化冶炼导致炉缸工况条件日益恶化,使得陶瓷杯使用寿命大为降低.在分析高炉陶瓷杯用耐火材料损毁原因的基础上,对原有塑性相复合刚玉砖进行优化升级,通过引入复合添加剂、采用有机树脂结合及优化烧成制度等措施开发出了大型高炉陶瓷杯用新型塑性相复合刚玉砖(TD-I).新型塑性相复合刚玉砖是一种塑性相、炭复合结合新结构耐火制品,综合性能优良,其显气孔率仅为11.0%,但是热震稳定性大于25次,实现了材料低气孔和优良的热震稳定性的统一,可改善材料的抗侵蚀性能.制品的1000 ℃导热率为6.22 W·(m·K)-1,适度的导热可使得陶瓷杯的隔热及保护炭砖的两个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延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在宝钢高炉对比应用结果表明,热压小炭砖炉缸优于大块炭砖和陶瓷杯炉缸。对热压小炭砖的研制情况进行介绍,包括原料选择、工艺特点和使用设备等。与美国Graf Tech热压小炭砖的对比研究表明:国产热压小炭砖在密度、强度、抗氧化性、抗铁水熔蚀性等方面优于Graf Tech热压小炭砖,在高炉上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目前不同炉缸结构的优缺点,介绍了武钢高炉在炉缸耐火材料结构设计上的创新。武钢自2006年起,新建高炉炉缸从冷却壁端至炉内热面,依次砌筑小块炭砖、炭捣料和大块炭砖。小块炭砖尺寸小,可直接顶砌冷却壁;大块炭砖砖缝少,抗铁水渗透性好;同时,炉缸从热端到冷端热导率依次增大,强化了炉缸的传热效果,有利于炉缸内侧自保护渣铁壳的形成。采用上述新型结构的炉缸监测温度正常,预计可以满足一代炉龄20年的服役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炉炉缸用新型灌浆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炉经过一定时间的生产后,其炉缸区域炭砖的损毁一方面会因物理化学性能差或者是炉缸结构造成的热应力而出现环形裂缝,炭砖的环形裂缝以及内衬与炉壳或冷却设备之间产生了煤气通道,热煤气在贯通的通道内流动会使得炉缸区域局部温度升高;另一方面,"象脚"的形成会导致炉缸炭砖变薄,从而影响炉缸区域1 150℃等温线的外移而加速"死铁层"内铁水对炭砖的侵蚀.维修的主要手段就是对炉缸温度过高的区域进行压力灌浆堵缝.灌浆料的压入会填充并堵塞煤气泄漏的通道,以此减缓并解决炉缸温度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高炉用高导热小块炭砖的特性鞍钢修建公司唐兴智为了解决高炉炉衬的剧烈破损及炭砖的“环状断裂”和“异常侵蚀”问题,引进了美国UCAR公司生产的高导热热压小块炭砖技术,应用在鞍钢10号高炉炉缸风口区、炉腹、炉腰及炉身下部。这次引进的NMD热模压小块炭砖采用...  相似文献   

11.
微乳液在萃取分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富荣  杜金萍 《现代化工》2006,26(12):17-20
概述了微乳液的定义及其特性,介绍了微乳液作为分离介质萃取分离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及生化物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微乳液萃取过程中不存在毒性试剂,且具有分离速度快、萃取效率高、操作方便、油相可以反复利用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分别概述了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国的化妆品市场的现状和特点。东南亚国家的化妆品市场各不相同,虽然都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是很多国家的化妆品销售仍然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微反应器内聚合物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骆广生  王凯  王佩坚  吕阳成 《化工学报》2014,65(7):2563-2573
微反应器作为化学工程学科的前沿和热点方向,逐渐成为聚合物合成的新装备、新工艺与新产品开发的重要平台,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微反应器可实现可控的多相微尺度流动,能够强化聚合反应中的混合、传质和传热过程,严格控制反应时间,实现反应单元的模块化组合。与传统搅拌反应器相比,这些特点使得微反应器在控制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简化反应环境,提高反应选择性,调节聚合物分子结构和宏观形貌等方面展现出了一定优势。本文全面综述了聚合物合成微反应器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在新过程和新产品开发、反应动力学测量、微尺度基础研究和反应器放大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In a coastal agricultural area in the central part of Japan (Shizuoka), we found decreasing nitrate concentration with depth in a shallow groundwater, where the depth to water table varied between 0.6 and 1.2 m below ground surface. High nitrate concentrations (5–29 mg N L–1) were often observed in the upper layer (0–2 m) of the groundwater, but the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to less than 1 mg N L–1 in the deeper layer. Ammonium was scarcely detected,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oxygen was usually low (< 1 mgO2 L–1) in the groundwater. Nitrate in the groundwater often had very heavy nitrogen stable isotope ratios (>20{}). There was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nitrogen stable isotope ratio of nitrate and its concentration. When nitrate was injected into the groundwater with acetylene and bromide (a conservative tracer), nitrate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to 20% of the initial level within 5 days, accompanied by the increase in nitrite and nitrous oxide concentration and a little change in bromide concentrat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icrobial denitrification plays a potential role in the decrease of nitrate in shallow groundwater at the study site.  相似文献   

15.
我国食品的农药污染问题   总被引:71,自引:2,他引:69  
综述了我国食品中的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残留现状,分析了污染原因,提出了防止对策,并对我国食品农药残留标准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化妆品中微量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尚芬 《日用化学工业》2006,36(6):379-383,400
综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化妆品中防腐剂、防晒剂中紫外线吸收剂以及性激素的检测等几个方面的应用;同时,介绍了分析所用的色谱柱、流动相、使用的检测手段以及样品的提取方法;最后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用于化妆品中微量成分分析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区钻井岩心、野外露头裂缝系统观测与统计,岩心薄片观察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裂缝系统的分布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鄂尔多斯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不同期次形成的裂缝系统在盆地内部不同构造单元表现出不一致性。研究区处在鄂尔多斯几个构造单元接触地带,构造裂缝为主要的裂缝类型,其分布在区域上表现出多样性。上三叠统主要发育NEE、NNW、NE、NW四组裂缝系统,其中为NNE向裂缝和NW向裂缝形成于燕山期,NNW向裂缝和NE向裂缝形成于喜山期。  相似文献   

18.
19.
溶液丁苯连续聚合凝胶抑制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军  刘青 《弹性体》1999,9(2):49-52
介绍了溶液丁苯连续聚合过程中凝胶形成的原因,综述了国外对抑制凝胶形成的技术进展。提出了我国发展溶液丁苯连续聚合抑凝技术的一些建议,并简介了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20.
外商来华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技术引进效果不十分理想;②无力维持中方控股地位和正常资本收益;③挤占和垄断行业市场;④严重冲击我国的品牌;⑤外商投资对我国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⑥不能充分保证中方员工的正当利益。介绍了我国化工领域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更好地利用外资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