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调查了宜春市农田灌排设施建设管理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灌区工程建设年代久远,一批大、中型灌区的骨干渠道及建筑物得以加固整治,提高了灌溉保证率;但骨干渠道至田间工程以上的末级渠系老化失修问题突出,尤其是末级渠系存在"最后一公里"梗阻问题,造成水资源浪费,影响灌区工程效益的发挥.结合宜春市农田灌排设施建设管理实际情况,从水源工程、灌区建设、灌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河北省石津灌区是与新中国同龄的河北惟一省属大型灌区。从灌区目前发展现状来看,灌区在现代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现代化灌区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把石津灌区打造成为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灌排设施完善、管理运行健康、灌溉用水高效、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灌区,是我们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进行灌区建设的重点内容。1.必然要求1.1灌区现代化建设是提升工程标准、促进灌区工程节水的需要灌区工程在经历了不同时期多元化建设后,工程较建成初期有很大改善,但工程建设标准普遍偏低,各级建筑物的安全运行、自动化水平与渠道输水和多元化调配水的现代化手段有待改进。目前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仍未达到现代化大型灌区0.55的标准,末级渠系改造、田间节水灌溉技术等灌区工程仍存在极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3.
根据广东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灌区专项普查成果。分析广东省农田水利发展现状,重点包括:全省灌溉面积及分布、不同灌溉水源工程组合以及全省的灌区数量、分布、灌溉面积、灌排工程、灌区管理等基础信息,并提出相关建议,为谋划全省灌区建设长远发展,实现全省农田水利现代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淮安市淮涟灌区位于淮沭河以东、北六塘河以南,总面积860km^2,为大(3)型引提水结合灌区。灌区自1958年建成以来,经过多年续建、配套和改造,已形成“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的灌排体系,工程条件和管理体制基本完善,灌溉保证率达到75%。在工程措施和管理体制基本完善之后,灌区管理措施落后、  相似文献   

5.
灌溉排水工程是提高区域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关键措施。本文通过介绍交口灌区排水系统工程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索灌排系统工程改造原则、改造目标、改造内容和运行管理,总结交口灌区排水系统改造后取得的经济效益,为渭北旱塬灌排系统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农业水源替代工程是根据国家三部委关于《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补偿办法》规定,由占用农业水源单位向被占用农业水源单位(灌区)补偿资金兴建的工程,该资金先由占用单位上缴财政部门,然后由财政部门下拔灌区管理单位建设工程。在工程施工中如何保证工程质量,本文从控制人、材料、机械、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等5个方面,来论述施工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灌区专项普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东 《中国水利》2010,(10):58-60
<正>第一章总说明一普查目标与任务1.普查目标通过灌区专项普查,查清我国的灌溉面积、灌区的数量、分布、灌排工程设施等基础信息,为建立全国灌区信息平台、谋划灌区建设长远发展思路、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信息支撑。2.普查任务全面查清我国的灌溉面积及灌区的数量与分布、规模与效益、运行管理及灌排工程设施等基本情况。二普查时点普查时点为2011年12月31日24时,时期为2011年度。凡是2011年年末资料,均以普查时点数据为准,如"渠  相似文献   

8.
近年随着三江平原灌区工程的建设,占用土地资源是个大难题。为减少工程占地,灌排结合模式逐渐被认可。乌苏镇灌区位于乌苏里江下游左岸,是三江平原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灌区灌溉采取传统单灌单排和灌排结合两种灌排模式。文章结合乌苏镇灌区设计对灌排结合渠道的流量水位的确定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灌区现状的水资源及工程现状分析,合理规划灌排体系,完善水利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10.
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补偿办法水利部,财政部,国家计委(1995年11月13日)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的管理和保护,保障灌排面积的稳定和发展,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管理、经营灌排工程设施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相似文献   

11.
泾惠渠灌区地处关中平原中部,是一个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大型自流引水灌区。灌区经过多次更新改造和扩建,已逐步发展成一个设施齐全、灌排结合、渠井双灌、旱涝保收的大型现代化灌区,承担着泾阳、三原、高陵、临  相似文献   

12.
灌溉试验是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促进灌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据。根据多年从事灌溉试验和灌溉试验站管理经验,结合灌区现代化建设需求,对灌溉试验站建设与运行管理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灌溉试验站应具备试验研究、资料收集、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学术交流和节水科普等功能;建设内容包括大田试区、测坑试区、大型蒸渗器试区、气象观测站、实验室、水源工程及灌排系统、办公生活区等;应加强选址、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建设管理。最后,从机构队伍建设、财政支持、科研合作、评价考核等方面提出了灌溉试验站运行管理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为新建试验站建设与规划和已有灌溉试验站的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冶河灌区地处石家庄市西部低山丘陵地带,是石家庄市唯一市属大(3)型灌区。灌区运行30多年来,特别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由于灌溉工程和用水管理仍沿袭以政府和集体管理为主的方式,造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用水管理的责任主体出现"缺位",造成农田水利设施、灌排设施老化、破损,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不断萎缩,农业效益持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冶河灌区抓住中央及水利部、民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宝鸡峡灌区实际,提出实现高效用水的条件,以及从开源、节流、增效三方面采取的综合措施,阐述了良好的工程设施是实现高效用水的基础,有计划的用水管理是关键环节,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是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李远华 《中国水利》2005,(23):47-49
"十五"期间,我国大型灌区灌排系统工程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节水效益和减灾效益,成果十分显著.根据我国大型灌区灌排系统工程改造量大面广、投资需求大的特点以及国家投入的可能性,在提出"十一五"期间大型灌区灌排改造的总体设想和灌排系统工程改造重点、任务的基础上,指出实践中在渠道防渗、灌溉体系配套、排水系统改造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6.
周成文 《陕西水利》2022,(9):105-107+113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且短缺严重,为了保护水资源以及保障农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水利灌溉工程中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农业灌溉过程的动态控制和高效管理。以海原县扬黄灌区高效节灌工程为例,严格遵循“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本项目从高效节水实际需求出发,坚持可靠、实用、经济、先进的原则,以物联网技术的精确感知、远程传输和智能分析等技术为支撑,在工程、信息和管理三个层面上进行有机的融合,形成具备引蓄自如的水资源调配体系、灵活适用的灌区智能化监控体系、先进高效的水利信息化体系、科学完备的水管理保障体系等功能特点的现代化灌区典范,实现“资源配置合理、灌溉高效节水、工程自动监控、决策智能高效、机制灵活可行、服务运维长效、信息全面共享”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7.
刘斌 《中国水利》2002,(5):49-50
自主管理灌排区(SIDD)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灌溉管理模式,它通过组建供水管理单位(WSO)或供水公司(WSC)和用水者协会(WUA),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供、用水管理制度,实现用水者自主管理灌排区水利设施和有偿用水,保证灌区的良性运行。近几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滹沱河灌区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自流灌区,多年来一直沿用"河井分管、渠道共用、引洪设计,供水调配各自为政"的灌溉供水模式,这种模式现已不适应科学合理高效利用水资源和实施精准灌溉、节水灌溉的要求。应当探索实施"河井统管、管道输水、引清设计,统一调配、集中沉沙"的现代供水模式,并重点解决好高效利用现有水源工程、积极建设新的水源工程、有效处理河水泥沙、加快灌区管道灌溉改造步伐、兴建地下蓄水池或高压水塔、大力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刘安庆 《治淮》2013,(10):39-40
一、基本情况 茨淮新河是安徽省淮北平原的一条大型人工河道,是以防洪排涝为主,兼有灌溉、排涝、航运、城市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工程。茨淮新河灌区是全国大(1)型灌区,现状有效灌溉面积约176万亩,近期规划灌溉面积201万亩。沿岸建有一级灌排泵站88座,二级灌溉泵站270座。灌排泵站在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持社会健康稳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李桥灌区传统灌排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总结灌区推行用水户参与管理排灌协会模式的方式及成效。排灌协会模式是建立农村水利高效运行管理新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对逐步实现灌排工程的良性循环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