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湖流域位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在我国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该地区也是台风影响的主要地区之一,热带气旋登陆伴随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严重威胁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探究影响太湖流域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变化趋势对做好流域防灾减灾工作意义重大。基于1949—2020年热带气旋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影响太湖流域的热带气旋的年内、年际变化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太湖流域的热带气旋频数呈现明显的年际波动,最多为每年7个,最少为每年1个,平均为每年3个。太湖流域4—11月均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但主要集中在7—9月份,占总频次的82%。从登陆位置看,影响太湖流域的热带气旋在台湾、浙江登陆的比例高。从移动路径看,影响太湖流域的台风以正面穿越和登陆影响的路径为主。厄尔尼诺现象对影响太湖流域台风的特征有着重要影响,在厄尔尼诺年,台风频次较平均减少,其整体影响时间偏短,而拉尼娜年规律一般相反。根据实测资料分析,台风影响暴雨落区与副热带高压、低空急流和地形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战略区域之一,随着大湾区人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支撑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水资源安全问题引起关注.从大湾区水资源供给侧和需求侧探讨水资源安全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一步分析未来大湾区的水资源供需形势,围绕大湾区水质达标、时空均衡、应急有效等目标提出节水优先、水资源保护、提升备用供水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河湖水质变化规律复杂、机制不确定等问题,建立了金山湖流域耦合陆面单元、河网、湖泊等不同尺度的"空-地-水"一体化模型,模拟了2017年水量、COD质量浓度和TP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3个指标的相对误差均在15%以内.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金山湖流域内水质超标严重,枯水期相对丰水期水质较差,典型枯水月12月...  相似文献   

4.
影响广西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949年至1986年影响广西沿海地区的主要热带气旋共79个进行统计分析,并按其运动特性分为登陆及顺岸移行两类,分别计算各热带气旋的各要素值及其相应的频率、点绘两类热带气旋的各要素的频率曲线图,用随机组合概率的方法对影响广西沿海地区的热带气旋进行模拟,分别得到影响广西沿海地区的登陆及顺岸移行两类热带气旋的组合,它们概括了将来可能出现的任意热带气旋,同时各模拟热带气旋所具有的不同重现期(频率)也随之确定,为各海洋工程、海岸工程的设计及风险分析、为各防灾诚灾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充分考虑将来可能出现的热带气旋的影响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洪涝问题日趋严峻。本文梳理了大湾区典型城市洪涝事件,归纳了洪涝特征并分析了洪涝问题的主要驱动要素。结果表明,近100多年,大湾区年降雨量、降雨日平均雨量、暴雨日数及暴雨日降雨量占全年比例都波动增加,而降雨日数波动减少,降雨呈现增多且趋于集中的态势。大湾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近10年广州、东莞、惠州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1%,广州龙舟水期间降雨量占全年约22%。虽然大湾区城市群呈现热岛效应,气温与城镇化率呈正相关,且100多年来各城市温度上升并与降雨量呈正相关;但受地理位置影响,各城市降雨量与其城镇化率的关系并不明显,而更下游的沿海城市面临更多的锋面雨和台风雨影响。近10年给大湾区带来暴雨以上降雨的台风有47场,发生在6—10月,其中恰逢天文大潮的有21场、有26场在大湾区以西登陆。近40年珠江口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3.5 mm/a,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海平面的持续上升将使大湾区面临严重洪涝风险。对强降雨、台风暴潮、海平面变化等要素开展分析可为大湾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咸潮逐年加剧、江河来水偏枯、供水需求增加的趋势,系统分析了珠江河口咸情面临形势及主要问题,揭示了珠江河口咸潮运动机理和上溯规律,结合珠江河口地区水资源时空分布和水厂取水、蓄水、供水格局特点,统筹考虑上游补水压咸、中游取蓄水避咸、下游工程措施阻咸3个层面的对策措施,创建了粤港澳大湾区咸潮综合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7.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五大国家战略之一。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推进,人口和经济将进一步集聚,势必要求更可靠的防洪减灾保安能力,但目前该区域防洪安全保障能力与大湾区建设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总结粤港澳大湾区防洪安全保障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防洪安全保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提出了补防洪工程短板构筑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网、强化监管调度全面提升防洪保安能力的初步思路,为研究解决大湾区防洪安全保障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水利标准在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中具有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深入分析了粤港澳三地水利标准化工作的共性和差异,研判新形势下粤港澳三地水利标准互认与协同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需求分析编制一批湾区标准并构建大湾区水利标准体系,对于支撑大湾区水利高质量发展、助推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极端天气频发,且高度城镇化建设改变了下垫面情况.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地位及其遭受内涝灾害所可能产生的巨大损失决定了该区域内涝防治的重要性.探讨了韧性体系的概念及演进过程,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高度城镇化区域的内涝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0引言放眼全球,知名湾区经济体有3个,分别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以及东京湾区,而中国正在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目标是建设成为全球第四个大湾区经济体。开放性、创新性、宜居性和国际化是这些知名湾区最重要的特征,它们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功能和发达的国际网络,发挥着引领创新的核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水问题多维交织特性,基于流域系统整体观梳理总结了技术上可控、逻辑上关联的5个水安全调控子系统结构,包括:河势调控子系统、内河水环境水生态调控子系统、外江咸潮调控子系统、城市暴雨洪涝调控子系统、外江洪潮调控子系统。探讨了各子系统关键机理、系统间的协同作用原理、协同调控的关键技术需求及协同调控模型算法架构,构建了大湾区水安全协同调控理论框架,以珠江河口为例开展了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协同调控理论的应用,为大湾区水问题系统治理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水利工程设计档案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工程运营维护的重要参考,是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的有效依据,是事故发生时厘清责任的重要凭证,当前水利设计档案工作中存在对设计档案工作不够重视、对全过程管理理念的认识性不足、档案质量存在不足、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等情况,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主体责任、建立管理和归档考核机制、开展业务培训交流、提升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等方式,使水利工程设计档案充分发挥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助力大湾区水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逢雨必涝""城区看海"的现象在大湾区各大城市不断上演,城市洪涝灾害已成为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水安全的突出问题.从天(降雨强度)、地(城市建设)、管(城市排水系统)、河(城市排涝系统)、江(外江洪潮水位顶托)5个方面分析了大湾区城市洪涝的原因,从治理理念、城市建设、防洪治涝标准、监测预警预报、制度保障5个方面提...  相似文献   

14.
扎实做好大湾区城市防洪规划工作,是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大湾区经济发展、气候环境变化的新形势下,文章分析城市防洪规划面临的新目标和挑战,从气候变化、规划精度、规划阶段、规划融合和防灾理念5个方面分别指出了现有防洪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防洪规划和城市规划融合、提高防洪规划适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湖南水利水电》2006,(6):31-31
  相似文献   

16.
适宜的城市水面率对改善城市地区生态质量和提高城市生活空间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借助RS与GIS技术,以免费开放的光学遥感数据Landsat影像作为数据源,利用水体指数NDWI和植被指数NDVI构建自动水体判别模型,以此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近20年来水面率演变分析。结果分析表明,近20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水域面积共减少了136 km2,水面率从4.48%减少到4.22%;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中,水域面积减少最多的城市为江门市,水域面积减少44.20 km2,水面率从6.10%减少到5.62%,其次是佛山市,水域面积减少32.34 km2,水面率从13.17%减少到12.32%;澳门、香港、惠州、肇庆水域面积减少不超过10 km2;广州、深圳水域面积减少不超过20 km2。对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利用类型做转移矩阵分析,得出水域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用地的增加侵占了原有的水域范围。研究成果可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水生态建设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持,同时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生...  相似文献   

17.
水文化与水政策法规建设是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文化政策建设的重要一环。系统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水文化、水政策法规建设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其他湾区实践经验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水文化和水政策法规建设建议。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呈现水文化研究有待深入、弘扬有待加强、传承力度有待提高、水管理体制有待健全、水治理体系有待完善、水市场潜力有待挖掘等多重问题,未来需进一步加强水文化、水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力度,建立流域综合治理协调机制,树立新时代水资源管理理念和水政策法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8.
《红水河》2019,(5)
<正>珠江流域西江干流的最后一个峡谷出口处,一座正在建设的百年世纪工程横卧黔江之中,它就是大藤峡水利枢纽。在防洪方面,大藤峡水利枢纽将补齐珠江流域防洪安全工程短板。水库总库容34.79亿m~3,其中防洪库容15亿m~3,结合上游水库,可将广西梧州市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升至100年一遇,与下游水库联合调度,可将珠江三角洲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提升至200年一遇,兼顾提高西江、浔江堤防保护区的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19.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加速,区域内地质灾害及其次生灾害频发,查清区域地质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分布规律是建设大湾区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支撑。大湾区总体上是溺谷湾内淤积而成的复合三角洲,属震级低、弱震频繁区域。区内主要发育NE、NW、EW三组断裂,区域地质特点主要有:基岩风化壳及残坡积层厚度大、软土及碳酸盐岩岩溶分布较广、海湾人工回填工程众多等。湾区内主要有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河湾港口淤积等的不良地质问题,另外复杂的地质条件也让地下工程面临较多的原生风险源。大湾区地质环境的保护重点在于各城市之间的全面合作交流,做好地上地下的城市规划,建造海绵城市,完善区域不良地质作用的监测,制定防灾减灾计划。  相似文献   

20.
幸福河湖建设是新阶段推动城市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从河湖治理三个阶段的历史脉络梳理出发,剖析幸福河湖建设的新内涵及其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幸福河湖实现途径框架,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产业资本4个方面综合作用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最后以广州市黄埔区南岗河为例,实证分析提出实现途径的可行性。实践证明南岗河幸福河建设是一个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模式样本,是大湾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