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微注塑成型技术制备了等规聚丙烯(i PP)制品,并在注射型腔末端增设了溢流槽。通过拉伸测试、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法(2D-WAXD)、偏光显微镜观察(POM)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溢流槽的引入对i PP制品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拉伸测试结果表明:溢流槽的引入使得i PP制品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27.9%和43.7%。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微注塑i PP制品相比,溢流槽的引入使得i PP制品的剪切层厚度、结晶度、串晶数量均增大。通过分析微观结构的变化,阐明了溢流槽对微注塑成型i PP制品的增强机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注射成型和常规注射成型制备厚度分别为200μm和2400μm的等规聚丙烯(iPP)制品。通过拉伸测试和广角X射线衍射(WAXD)对微注塑制品和常规注塑制品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进行对比。拉伸测试结果表明:微注塑制品的拉伸强度(46.53MPa)较常规注塑制品的(38.43MPa)增加17.41%,而断裂伸长率和断裂韧性却明显降低。广角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微注塑制品形成了高度取向结构、且结晶度大于常规注塑制品的,高的取向度和结晶度导致了微注塑制品较高的拉伸强度和较低的断裂伸长率及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3.
以厚度1、0.5和0.2 mm的微制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等规聚丙烯(iPP)材料进行微注塑实验,通过改变注射速度研究剪切历史对制品内部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微制品内部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不同注射速度下的剪切历史采用Moldflow分析获得。结果表明:1 mm和0.5 mm微制品厚度方向均呈现皮芯结构,且皮芯交界处的过渡层出现不完善的串晶层,0.2 mm微制品呈现含有柱晶结构的皮芯分层结构。对于3种厚度的微制品,熔体整体剪切水平随着注射速度的提高而提高,1 mm和0.5 mm制品的皮层厚度随注射速度增大而减小,模量、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随皮层厚度增大而增大,屈服应力变化不明显,0.2 mm制品的皮层厚度随着注射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随着皮层厚度的增大,断裂强度、模量和屈服应力增大,断裂伸长率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聚丙烯在注射型条件下的形态结构,了加工参数对形态结构的影响以及形态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拉伸性能测试,考察了稀土类β成核剂和熔体温度对等规聚丙烯(iPP)注塑试样断裂韧性的影响,并用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法(2D-WAX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它们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纯iPP和加入β成核剂的iPP试样的断裂韧性随着熔体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稀土β成核剂因其具有较强的异相成核作用,从而使材料的断裂韧性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7.
8.
微注塑(μIM)被认为是最具灵活性、可靠性以及成本优势的聚合物微/纳器件制造技术之一。因尺寸效应影响,μIM过程中熔体流场明显不同于普通注塑过程,进而产生特殊的制品微观形态及其性能。本文分别从纯聚合物材料与聚合物复合材料两方面综述了μIM制品微观形态及其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10.
11.
利用蒽为基础原料,自制了蒽系列的三种聚丙烯成核剂:9,10-二氢蒽-9,10-桥-α,β-马来酸酐(AMH)、9,10-二氢蒽-9,10-桥-α,β-马来酰肼(AMHD)、9,10-二氢蒽-9,10-桥-α,β-N-甘氨酸基马来酰胺(AGMA)。利用热重分析(TGA)分别考察了三者的热稳定性,采用X 射线衍射分析( XRD) 和偏光显微镜( PLM) 对其所改性等规聚丙烯(iPP)的结晶形态进行了表征,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研究了其结晶行为,并测试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MHD和AGMA均可增强聚丙烯α晶型成核,而AMH则可诱导β-iPP的生成;该三种成核剂都有效提高了聚丙烯的结晶温度(Tc)和结晶度,其中iPP/AMHD的结晶度(Xc)提高了3.75%;同时改善了iPP的力学性能,与纯iPP试样相比,iPP/AMH抗冲击强度提高了5.60 kJ/m2,iPP/AMHD拉伸强度提高了18.02%,iPP/AGMA的弯曲强度达到53.22 MPa。 相似文献
12.
利用熔体流动速率来反映等规聚丙烯(IPP)的相对分子质量,在添加自制β成核剂的条件下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相对分子质量对β晶型等规聚丙烯(β-PP)热行为、晶型组成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β晶型成核剂后,IPP结晶温度、热变形温度均增加10℃左右,β晶型相对含量增加至60%~70%;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β-PP冲击强度提高一倍以上,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β-PP冲击性能改善有限;β-PP的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均下降,相对分子质量越低降低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3.
注塑成型条件对聚甲醛制品冲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精密注塑机加工成型聚甲醛制品,考察了注塑成型条件如注射压力、注射时间、冷却时间、模具温度、后处理条件等对制品冲击性能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制得了冲击性能优良的聚甲醛制品。由扫描电镜观察、结晶度测定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聚甲醛制品的冲击韧性与其局部缺陷、裂纹、结晶度、晶粒大小等有关,只有改善制品的均匀性,减少局部缺陷的产生控制结晶度和晶粒大小在适当范围,才能制得冲击性能优良的制品。 相似文献
14.
15.
合成了一种高效高选择性的等规聚丙烯(PP)β晶成核剂己二酸锌(Adi-Zn),研究了其用量对等规PP成核效应的影响。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Adi-Zn用量增加,PP的冲击强度先升高后趋于稳定,当Adi-Zn用量为PP质量的0.6%时,成核PP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是未加Adi-Zn时的1.8倍,而拉伸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略有降低。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了Adi-Zn对PPβ晶型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di-Zn用量为PP质量的0.2%~0.8%时,β晶型含量保持在95%左右,说明Adi-Zn具有较高的成核效率和选择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偏光显微镜考察了Adi-Zn对PP结晶温度和晶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di-Zn用量达到PP质量的0.6%时,成核PP的结晶温度提高了3.1℃。同时随着Adi-Zn的用量增加,Adi-Zn诱导生成了更多的高亮β晶型,并且明显细化了球晶尺寸。 相似文献
16.
注塑成型工艺对透明PP光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的工艺条件注塑成型无规共聚透明聚丙烯(PP),测试透光率、雾度和表面光泽度,分析了成型工艺参数对制品光学性能的影响。所选透明PP的最佳注塑工艺为:加工温度220~230℃,模具温度40~60℃。在保证制品顺利成型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较小的注塑压力。注塑速率和注塑时间对制品的光学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张正驰;陈妍慧;李忠明;唐建华 《中国塑料》2010,24(11):20-25
采用普通注射成型和动态保压注射成型分别制备了不同玻璃纤维(GF)含量和β成核剂含量的等规聚丙烯(iPP)复合材料,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采用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二维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了复合材料的iPP分子链取向、GF取向及结晶性能。结果表明,在动态保压注射成型条件下,GF含量为30 %(质量分数,下同)、β成核剂含量为0.2 %时,复合材料具有最优异的综合性能,拉伸强度为58.52 MPa,冲击强度为9.26 kJ/m2,这是由于在流动场下含GF与β成核剂的复合材料形成了"皮刚芯韧"类竹子的仿生结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2种无规共聚聚丙烯(PPR)/β成核剂(β-NA)体系的结构与性能关系.结果表明:PPR/β-NA样条的晶体取向程度受β-NA种类和含量影响,PPR/β-NA体系具有良好的冲击韧性,PPR/β-NA体系中存在脆-韧转变临界β晶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9.
最近几年,聚丙烯(PP)成核剂技术和应用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到日前为止,成核剂已常用提高PP的刚性和结晶速率.现在的成核剂已对PP注塑成型工艺和注塑制品性能等许多方面都有改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蒽为基础原料,自制了蒽系列的3种聚丙烯成核剂:9,10-二氢蒽-9,10-桥-α,β-马来酸酐(AMH)、9,10-二氢蒽-9,10-桥-α,β-马来酰肼(AMHD)、9,10-二氢蒽-9,10-桥-α,β-N-甘氨酸基马来酰胺(AGMA)。利用热重分析(TGA)分别考察了三者的热稳定性,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偏光显微镜(PLM)对其所改性等规聚丙烯(iPP)的结晶形态进行了表征,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其结晶行为,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MHD和AGMA均可增强聚丙烯α晶型成核,而AMH则可诱导β-iPP的生成;3种成核剂都有效提高了聚丙烯的结晶温度(Tc)和结晶度,其中,iPP/AMHD的结晶度(Xc)提高了3.75%;同时改善了iPP的力学性能,与纯iPP试样相比,iPP/AMH抗冲击强度提高了5.60 kJ/m2,iPP/AMHD拉伸强度提高了18.02%,iPP/AGMA的弯曲强度达到53.22 MP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