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俊 《人民长江》2010,41(4):107-113
回顾了长江流域水雨情自动测报技术、流量监测技术、泥沙监测技术、河道地形快速监测技术、水质监测技术、资料整编技术、水文技术创新、水文预报预测技术、水文分析计算和水资源调查评价等水文监测与研究的进展情况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展示了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60年来长江水文技术应用研究取得的成就,并分析了水文监测技术、水文预报,预测技术和水文分析计算与水资源调查评价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水利水电快报》2012,(7):F0004-F0004
水文泥沙测验与河流调查、河道勘测及地形测绘与工程测量、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水文泥沙预测预报、蒸发与气象观测实验研究及土壤墒情监测和水文自动测报,是长江三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的六大主要产品。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系统保护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结合长江经济带的推动背景、水资源管理保护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湖北水文监测评价现状,就水文如何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进行探讨,提出做好水文顶层设计、筑牢水文工作基础、夯实水文服务支撑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长江水文监测的水文、水质、河道信息及水文气象预报、水文水资源分析评价成果是维护河流健康的基础支撑信息。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站网的规划,加快水文测报现代化建设,提升水文水资源预报能力,大力开展长江水文水资源变化规律研究,促进水文事业发展,以全面、及时、准确的水文水资源信息,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发展踏上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党和国家意志,河(湖)长制成为当前水利工作的有力抓手。作为水文水资源监控的技术机构,水文部门被赋予参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管理考核方面的重要职责。针对这种新形势,文章分析了广西水文适应新时代水文测报服务新要求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构建顺应新时代水文测报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对后发展地区水文测报服务能力的建设和提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长江‘98大洪水中水文测报的作用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东生  陈守荣 《水文水资源》1998,19(4):38-39,29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继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洪水水位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对水文测报工作而言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本文根据1998年水文测报对长江 干支流防洪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水文测报设施现代化,更寻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优势服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水文测报对防汛抗旱的重要意义,并就水文测报在防汛、抗旱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促进水文测报与现实防汛的应急联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新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了水文信息自动测报系统组成及系统中的传感、通信、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新仪器及新技术的充分应用,丰富了常规水文测报的技术手段。以吉林省防汛雨量自动测报系统为例介绍了GPRS/GSM技术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实现水文测报系统的自动化、无线化。  相似文献   

9.
1 综述 水文自动测报是通过应用遥测、通信和计算机等先进技术实现水文资料自动采集、传输、处理和预报的现代化水文信息系统,提高了水文测报速度和洪水预报精度,扩大了水文测报范围,能够及时测报暴雨洪水信息,从而增长洪水预见期,为防洪调度提供快速、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新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文信息自动测报系统组成及系统中的传感、通信、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新仪器及新技术的充分应用,丰富了常规水文测报的技术手段。以吉林省防汛雨量自动测报系统为例介绍了GPRS/GSM技术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实现水文测报系统的自动化、无线化。  相似文献   

11.
1998 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继1954 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洪水水位之高、持续时间之长对水文测报工作而言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根据1998 年水文测报对长江中游干支流防洪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水文测报设施现代化,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长江水文移动应用服务系统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有效聚合长江水文网新闻、水情会商、防汛测报信息服务等桌面互联网应用,在智能终端上实现移动水文信息服务。系统设计充分考虑跨平台服务、异构数据整合和访问安全控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该系统基于移动互联网创新了水文信息服务的新方式,对提升长江水文水情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介绍了水文信息自动测报系统组成及系统中的传感、通信、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并以吉林省防汛雨量自动测报系统为例介绍了GPRS/GSM技术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实现水文测报系统的自动化、无线化.  相似文献   

14.
杨春华 《人民长江》2009,40(9):12-14
近年来,由于公共通讯系统的发展,为水文自动测报提供了更多便捷手段。目前,PSTN已基本覆盖全国,GSM也已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GPRS正在逐步推广。北斗卫星的推广应用也使水文测报系统大量利用通信卫星成为现实。水文测站大部分处于偏远的峡谷区,复杂的地形条件使各种通讯讯号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水文自动测报通信组网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在分析水文数据传输要求及各种通讯网络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对云南大理地区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进行了全面设计,进而建立起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针对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系统进行了完善,初步满足了水文信息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2016年,长江中下游发生了区域性大洪水。为保证洪水预报的水文资料需求,长江委水文局通过建立的由水文监测管理体系、水文监测服务体系、水文监测技术支撑体系、水文监测质量保障体系等四大部分组成的水文监测体系创新与关键技术,以“巡测优先、驻巡结合、测报自动、应急补充”的新型水文监测模式,大大提升了防洪监测的能力和水平。与往次防洪监测比较,在应对2016年的大洪水的过程中,长江水文测验的新型模式带来了测洪能力、技术水平、准确度、时效性的系统性提升,其中,流量测验时间缩短了73%~83%,水情信息到报率和准确率达到99.95%,远远高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6.
2010年8月7日舟曲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致使水文测报站点及固定测报设备设施全部被毁,为了服务应急抢险救灾工作的实际需求,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开展了应急水文测报工作,为救灾提供了水文实测、分析数据,对排除堰塞湖险情起到技术支撑作用,同时也为类似灾害发生时,水文测报工作开展提供了借鉴。阐述了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概况及灾害发生后水文测报和水文信息服务的工作内容,通过分析水文应急抢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应急抢险队伍、完善应急抢险设备以及开展演练工作等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有20多年的历史,该系统是应用遥测、通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完成江河流域降水、水位、流量、蒸发量、闸门开高等水文数据实时自动采集、传输和处理的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多种学科和技术在水文领域的应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替代了人工采集水文数据,减轻了水文测报人员的工作强度,增加了测报工作的安全性和测报数据的完整性,提高了报汛的速度和数据精度,是实现水文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1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对水文自动测报产生了巨大作用水文数据传输方式从最初的超短波、电报发展到今天…  相似文献   

18.
从黄河下游的水文特性入手,通过对黄河下游水文资料的分析,论述了黄河水文测报的设施设备、科学技术、科技手段等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其对黄河治理、开发、水文测报和社会经济、稳定所起到的作用.进而说明了黄河水文测验的设施设备、仪器与技术在不断向更经济、更简洁、更精确、更实用、更迅速的方向改革与发展,"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和黄河的可持续发展与水文科技、水文科学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和交流水文测报新技术,促进我国水文事业发展,2000年10月29日至11月11日,水利部水文局组织的水文测报技术交流团一行11人访问美国,先后对美国地质调查局、垦务局、天气局、苏创(Sutron)水文仪器公司等单位进行了考察,与有关技术专家进行座谈讨论,实地查勘和考察美国水文测报新技术。全面介绍了美国水文信息的采集、水文数据的传输、水文信息服务以及测报技术的现状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系统地论述了黄河中游水文测报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发展水文测报技术方面,通过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水文测报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加强了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水文测报能力;通过开展测验方法研究,完善了水文测验设备、水文测报仪器,改善了测报工作条件;通过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探索现代化通讯技术,自主研发了应用软件,建立了集合转发点,使水文测报信息通过短波、电话、卫星自动接收,提高了水情传输速度和精度,保证了水文测报质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