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日前,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提出,2017年各城市制定"城市双修"实施计划,推进一批示范项目;2020年"城市双修"工作在全国全面推开。一些地方城市已经开始闻风而动。如海口市提出2017年以"大脚革命"的思维理念引领推进海口海绵城市建设与生态修复工作,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实现海口健康可持续发展;青海省确定了2017年将西宁市作为试点,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昆明市提出,2017年全面推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把城  相似文献   

2.
<正>"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简称"城市双修",自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一重要文件中出现之后,已成为城市规划业界的"热词"。但针对这两个可以说是自上而下推出的专业用语,似乎还没有一个得到广泛认同的科学定义,"城市双修"的思想理念、工作方法与实践边界等都还相当模糊。在一些地方常常将其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城市有机更新等概念混为一谈,一些城市的"双修"工作,似乎与过去开展的历史街区保护、城市更新、社区规划等并没有多少区别,还有的地方甚至将拆违等环境整治、市容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6月10日,国家住建部下发文件,原则同意将三亚列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双修)、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建设城市(双城)综合试点。2015年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提出了明确要求,李克强总理做出了工作部署。2016年11月,出版发行了由三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编的《三亚"双修"研究》。2016年12月1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三亚市召开了全国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现场会,总结了全面开展"城市双修"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城市水体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以武汉北湖产业生态新城水系综合治理为例,在水体现状分析评估基础上,结合"城市双修"工作的指导意见,注重水体与周边环境的良性互动,提出了改善水环境、强化水安全、提升水生态、塑造水活力的水体修复策略.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地区水体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樊强 《治淮》2023,(4):50-51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城市水环境生态系统受到较大影响,对城市居民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了危害。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构建健康和谐的水生态体系十分必要。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对城市河道的整治力度也日益加大。很多针对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维护治理、科学保养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逐渐成型,并逐步应用于生态修复、河道整治工作中。通过深入分析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技术方法,推动相关技术和理念的优化完善,可为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维护治理、科学保养提供技术支撑和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6.
城市河道整治工作是实现城市品质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其难点在于将工程规划与水质目标相呼应。对此,提出了一种正反馈的城市河道整治模式:首先分析城市河道特征;结合污染源与水系关系划分控制流域—子流域—小河道的三级整治片区;运用所提出的允许污染通量计算方法,根据城市河道的水质目标,计算各片区的允许污染通量;以通量为抓手,系统规划源头产污系统、过程集污系统、末端治污系统整治方案;最后,制定片区式分阶段实施计划并强化进度与效果评估,从而将工程规划与水质改善目标有机结合,实现工程进度与水质改善的同步,形成正反馈整治。该模式可为城市河道整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武汉市东湖港综合治理工程为例,在城市河道整治工程设计中,充分考虑城市河道景观、生态的要求,通过将各领域、各专业综合协同,全面提升城市的水安全保障能力,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挖掘水景观与水文化,实现"水利工程设计"向"整体空间设计"思路的转变,为城市中小型河道综合整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城市渠式河道治理向城市自然式河道整治转变的过程中,"海绵城市"的理念为设计师提供了新的思路。借助这一理念从水工、景观、生态、给排水等多专业多角度综合考虑城市河道治理,通过"渗、滞、蓄、净、用、排"把雨水的渗透、滞留、集蓄、净化、循环使用和排水密切结合,以期实现内涝防治、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和水生态修复等多个目标。通过研究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河道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与案例,为缓解城市河道行洪压力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方法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河道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是城市水系的载体,同时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针对城市河道的治理,介绍了城市河道现状及国内外河道整治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的理论和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介绍河道生态护坡、景观设计、水质修复等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0.
第二牤牛河是建平县重要的城区内河,承载了"十三五"期间整个城区滨河发展的战略布局,因此对其进行综合整治意义重大。以往河道整治是考虑防洪、供水安全等,忽略对河流生态的保护和兼顾水景观、水文化的需要。近年来,建平县在坚持"回归自然、人水和谐"治水思路的基础上,结合以往河道整治的经验和不足,提出恢复第二牤牛河承载生物多样性的能力,使其拥有自我修复、净化的功能,同时在城市中体现特有的自然线性开敞空间,便捷市民休闲娱乐,享受水乐趣。本文为生态河道整治工程提供实践与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景区位于广州市花都区,依托花都湖河道综合整治工程而建,景区总面积2.83km~2,其中水域面积1.2km~2,属于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花都湖是广州市"六湖"亮点工程之一,景区紧紧围绕"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的理念,通过关闭上游河道沿线的污染企业和养殖业,清淤河道,在河滩岸边大量种植种类丰富的水生植物,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7月潜江市被列入全国第三批生态修复、城市修复(简称"城市双修")试点城市。潜江市抢抓机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新时代城市建设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围绕"城乡一体、走在前列"的战略定位,通过打造城乡建设"三大亮点片区"和深化"城市双修"工作,在浴火重生中走出了一条城市建设绿色发展之路。潜江市住建委发挥综合统筹建设作用,牢固树立"城市建设人民说了算"的工作理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支撑,从老百姓的关注点、利益点出  相似文献   

13.
以太仓市十八港河道整治工程为例,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分析当前城市河道整治的现状以及河道整治的新思路,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河道整治提出新的要求.综合分析城市河道整治的控制要素,同时在分析硬质护岸结构型式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明确生态型护岸的内涵;在充分吸收国内、外河道整治及生态修复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探讨生态型护岸结构型式.  相似文献   

15.
打造人与水和谐共存的水生态环境,对提升现代化城市综合竞争力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在加大力度进行河道整治,在兼顾城市河道生态功能的同时保证城市景致的美观。以檀林溪河道整治为例,分析城市河道整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提出河道整治思路及优化措施,将河道治理规划与技术手段、管理技术相结合,保持河道的有序运行,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维持河流健康的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直接对城市河流造成了剧烈影响,如人们在城市河道整治中采用截弯取直、硬化河底及护岸等措施,使得城市河流中原有的自然水生态系统逐步退化,河水污染、河道淤积现象日趋严重。通过对河流健康生命内涵的阐述,分析了当前城市河道整治现状,提出了城市河道形态及河床、河床护坡和水体、河堤的生态修复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上海某地区中小型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实例,探讨中小型河道水环境现状常见问题。经过分析,总结整治思路,提出可采用控源截污、沟通水系、河道整治、引调水及长效管理等主要措施,达到使区域内河道"水质提升、环境改善、景观美化"的整治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某城区某条"旱河"的综合整治工程为例,针对其淤积干涸、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丧失输水及行洪功能、水体黑臭的河道现状,结合当地城市规划,通过采取一系列综合整治技术,有效地解决该河道存在的问题,使河道"重生",将其打造成城市生态清洁小流域,为其他城市"旱河"的综合整治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上海水务》2006,22(2):I0001-I0001,I0004
城市河道整治是融现代水利工程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园林学、美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系统的新兴水利工程。上海市水务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近年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和设计,根据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以及城市发展、社会进步、人类对生存环境要求,先后设计完成了如浦东新区张家浜、高桥港、松江新城龙兴港、普陀横港等多条河道的整治,强调了生态修复理念,提升生存环境,提高河道水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河道行洪能力欠缺、水质污染严重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分析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的内涵及原则。探索了河道纵向线形、护岸、断面以及生态景观设计的实施思路。提出了实施人工增氧、修复人工湿地、修建生态浮岛、实施生物调控与水量补充等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对策。可为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及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