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实验室研究了循环利用电炉粉尘造泡沫渣过程中,FeO还原速度的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 FeO 还原速度与炉渣发泡高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随着粉尘和煤粉加入量增加以及反应温度提高,渣中FeO的还原速度加快;渣中FeO被固体碳还原的反应为表观一级反应;渣中FeO还原反应速率常数与泡沫渣的最大发泡高度存在很好的相关性,还原速度增加,泡沫渣的最大发泡高度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2.
在1510±3℃温度下,对C3O-SiO2-Al2O3-FeO渣被固体碳还原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熔渣碱度(CaO/SiO2=0.75~1.75)对还原反应速度的影响.比较了实验得到的表现速度常数与用渗透理论求出的熔渣中铁离子的传质系数.研究表明,随渣碱度的升高,还原反应速度增大;反应由渣中铁离子的传递和界面反应混合控制此外,还考察了不同搅拌条件及用CaF2作添加剂对还原反应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焦炭质量对电炉制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善继 《化肥工业》2002,29(4):14-18
介绍了有关焦炭国家标准和理化特性,总结了黄磷生产经验,分析了焦炭比电阻,组份以及粒度等因素对电炉生产的影响。提出必须严把焦炭质量关,称量要准确,炉料混合要匀,严格控制入炉焦炭粒度,使电炉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4.
焦炭物化特性对电炉法生产黄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焦炭的物化特性,分析其组分和粒度变化对电炉法生产黄磷的影响。建议选用质量好、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的焦炭,并分级分类堆放管理;在操作上力求称量准确,混合均匀,并根据炉渣含磷量和炉况,及时调整焦炭配比。  相似文献   

5.
利用烧结烟气循环流化床燃烧的深度净化技术,可低成本、高效地实现烧结烟气中污染物的超低排放。为了探究该技术中循环流化床密相区内焦炭还原NO的机理,以焦作无烟煤所制焦炭为实验对象,利用高温立式管式炉实验台模拟循环流化床密相区,在750℃~950℃温度下,研究烧结烟气中分别加入组分CO,CO2,O2时,焦炭还原N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无O2通入的反应条件下,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焦炭对NO的还原率逐渐增加;CO的加入提升了焦炭对NO的还原率,在反应温度为900℃时,加入体积分数为0.4%的CO可最大提升17%的NO还原率;CO2的加入则抑制了焦炭对NO的还原率,在反应温度为950℃时,加入体积分数为10%的CO2使得NO还原率最大降低了21%;O2的加入明显抑制了焦炭对NO的还原效果,在反应温度为950℃,通入气体中体积分数为13%的O2时,NO的还原率下降至31%,且明显缩短了焦炭的还原时间。研究结果可为烧结烟气循环流化床燃...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焦炭比电阻、组分以及粒度等因素对电炉法生产黄磷的影响.提出了完善焦炭加工工艺与设备。推广采用焦炭闭路破碎工艺、斗式电子秤配料计量设备.以保证电炉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7.
高炉的能源消耗大约占钢铁工业的70%,确立高炉的低还原比操作技术非常重要。为了实现低还原比,可大量使用高反应性的焦炭,但是如何控制焦炭的劣化至关重要。为了用焦炭的反应试验来评价反应形态对焦炭劣化的影响,日本住友金属工  相似文献   

8.
宫晨琛  余其俊  韦江雄 《硅酸盐学报》2010,38(11):2193-2198
以电炉还原渣为调节组分,探讨其对转炉钢渣的重构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等分析重构前后钢渣的物相组成、结构和胶凝性能。结果表明:高温作用下转炉钢渣中部分原有低熔点矿物熔融,为高温重构反应提供了液相环境。掺入的电炉还原渣为转炉钢渣补充了钙离子,并促进转炉钢渣中硅铝惰性组分(黄长石和钙铁(钙镁)辉石等)的解体和活性胶凝矿物硅酸二钙、硅酸三钙和七铝酸十二钙的生成,增加重构钢渣的活性。与掺重构钢渣前相比,28d龄期的水泥净浆掺重构钢渣后抗压强度增加18.0%,重构钢渣水化产物数量提高,水化进程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9.
焦炭质量与高炉冶炼关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断追求高的焦炭热强度与炼焦煤资源短缺的矛盾在不断加剧,直接威胁到高炉工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从冶金反应工程学的视角对焦炭质量问题进行了讨论.由于浮氏体气相还原和焦炭气化是一对耦合反应,焦炭在高炉内气化的多少主要由矿石的还原性决定,在使用高还原性铁矿石时,提高焦炭的反应性对改善高炉效率有利.实验研究证明,影响高炉强化和喷煤比提高的限制性因素是高炉下部的多相正常对流运动,而通过提高焦炭的抗粒度降级能力能够增大焦炭料层的透气性和透液性,促进高炉的顺行.建议开展炼铁、焦化和煤炭地质等多学科研究,尽快制定新的焦炭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建立了对进口废塑料金属涂层中4种金属元素含量同时进行测定的检测方案。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03~0.030μg/ml,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4.8%~104.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4.7%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能够满足废塑料金属涂层中金属含量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方法在塑料分解回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超临界水在废旧塑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乙烯等回收利用中的研究进展。对比于传统的废旧塑料处理方法,利用超临界水所具有的特殊的化学,物理性能对上述废旧塑料的处理,同时可达到效率,原材料回收比例高且后处理工序简便,无公害等多优点,为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废塑料处理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杰云 《辽宁化工》2007,36(11):767-770
综述了废塑料的处理技术—填埋法、焚烧法、材料再生法、热裂解法、催化裂解法、降解法等,介绍了生物降解法和超临界水降解法处理技术的进展情况,引借了国内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石葆莹  揣成智 《塑料科技》2006,34(3):61-62,34
分析了国内外废塑料油化技术及其裂解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废塑料油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王琪 《煤化工》2012,40(5):106-107
焦末含量及筛分组成是冶金焦炭的重要指标,讨论了不同采样地点、采样方式及不同筛分方法对该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避免焦炭在装卸、运输及储存中产生粒度离析,采用机械筛分法或者手筛法是减少对焦末含量及筛分组成影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苏亚杰 《煤化工》2006,34(2):10-12
分析了焦炉煤气生产直接还原铁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介绍了焦炉煤气生产直接还原铁的4种工艺流程及国内外用焦炉煤气生产直接还原铁试验与研究进展情况等,认为山西省具备了用焦炉煤气大规模生产直接还原铁的基本条件,应积极争取条件,大规模发展焦炉煤气生产直接还原铁。  相似文献   

17.
分别采用直接还原法和熔融还原法对柳钢和宝钢2种钢渣进行了铁还原重构试验,利用 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重构钢渣的矿物组成,并采用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法测定重构钢渣的活性指数。结果表明:直接还原法可将钢渣中铁氧化物还原成铁珠,尺寸范围为1~50μm,金属铁颗粒均匀分布在各种矿物之间;铁酸钙相、镁蔷薇辉石在重构过程中分解,柳钢钢渣硅酸三钙(C3S)和宝钢钢渣硅酸二钙(C2S)分解,钢渣重构后硅酸钙相组成由原钢渣中Ca/Si摩尔比决定;RO相被还原成金属铁和MgO,原钢渣总铁含量越高,铁还原越彻底。熔融还原法可将钢渣中铁氧化物还原成金属 Fe,在重力作用下渣铁分离,还原率近乎100%;随炉冷却渣矿物组成为钙铝黄长石、镁黄长石、C2S,与硬矿渣相似;水淬渣以玻璃体为主,柳钢和宝钢重构渣玻璃体含量分别为97%和73%,与水淬矿渣组成相近。采用还原铁法所得重构钢渣的活性指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苏亚杰 《煤化工》2007,35(1):44-46
分析了炼铁、炼钢工艺技术进步,以及焦炭生产能力布局变化对焦炭市场的影响。指出在近期内高炉炼铁仍是主要炼铁工艺,焦炭有稳定的市场需求。目前焦炭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通过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控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可望在短期内达到供求关系的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19.
捣固焦炉装煤烟尘治理技术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捣固焦炉装煤烟尘治理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山西同世达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侧导管无烟装煤烟尘治理技术的开发应用。侧导管无烟装煤技术改变了捣固炼焦传统装煤烟气治理模式,使装煤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全部得到有效控制,并实现了烟气回收综合利用,体现了循环经济、环境保护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