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俞波  郑进 《中国科技博览》2010,(24):109-110
本文结合某中学的建筑方案设计实例,致力于塑造一种全新的校园空间,从而带来教育模式的革新。在建筑设计中,校园的环境设计及建筑内外空间设计,都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参考进行,同时努力使建成的建筑成为学生学习教育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自鸦片战争以来,在各种现代思潮的影响和对现代化的激进追求下,中国乡土社会的价值取向与评价标准也逐步受到冲击,导致“三农问题”集中爆发,“乡村建设”在20世纪初危机深重的中国本土孕育而生。如何从百年中国乡村建设的历史渊源来认识和理解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建构具有“民族文化心理”和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建设文化景观系统”成为当前设计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研究议题。回溯中国乡村建设文化景观百年变迁演进过程,阐释乡建文化景观与乡村振兴国家记忆“融合共生”的映射机制;按照新发展理念和乡村振兴五大目标要求,提出当代乡村乡建文化景观设计的“145”系统构架,并结合影响乡村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社会、经济三大要素,创建“生产—生活—生态—生命—生境”“五生融合”的共生机制,完成由传统“设计造物”向“融合共生”文化景观系统的转换与提升,最终为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褚玥莹 《上海包装》2024,(2):144-146
乡村振兴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特色农产品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品牌包装设计对产品形象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产品品牌包装设计的重要性、现状和方法策略,以期为特色农产品品牌包装设计提供参考,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刘亚平 《湖南包装》2022,(4):108-110+115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海南传统村落被重建、改造,其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与热带风情小镇建设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弱。基于此,以海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提出热带风情小镇建设下海南传统村落空间更新表达和发展策略。以具有代表性的琼南传统村落三亚文门村为例,从建筑元素和空间肌理等多方位、多维度进行乡村公共空间的重新提炼和方案设计的实践探索,对海南传统村落的传承发展创新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民宿逐渐成为乡村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基本的家具等功能配置需求,旅游者也对民宿提出了更高的人文要求。本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与乡村民宿现状出发,针对民宿空间提出天然材料取代法、多元融合探究法以及新型技术介入法三大设计方法,并在实际案例中进行民宿室内空间、空间界面以及空间陈设设计,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下民宿设计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向,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是各高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提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并以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艺术学院为例,论述高校如何深入乡村,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乡村公共空间是乡村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了乡村的历史文化和村民的历史记忆。文章旨在探讨参与式设计的方法在现代乡村公共空间的应用。通过对参与式设计及其方法以及乡村公共空间的构成及各方面问题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对石寨村的调研内容和古滇文化,并与乡村公共空间相结合,探寻一种较为合适的设计策略,使得在乡村建设可持续的基础上更加便民宜居,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理念不断成熟,实践更加丰富,推动乡村成为文明和谐、美丽宜居的空间。但在乡村公共空间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场所精神缺失、公共空间功能弱化、忽略民俗文化的融入等。基于此,概述了乡村空间的概念以及艺术介入乡村公共空间的意义,分析了乡村公共空间的现状,提出了艺术介入乡村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与策略,以期对促进乡村的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国内各地的乡村陆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通过研究设计驱动型创新理论,为目前乡村振兴规划设计提供规划策略方法,给乡村的改革创新注入新的活力。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设计驱动型创新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然后对目前乡村振兴的发展背景、现状及规划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研。最后,基于设计驱动创新型理论,运用对比分析法对乡村振兴的规划设计策略方法展开讨论。通过设计驱动创新能给乡村振兴战略带来新发展,设计驱动型创新不仅能够通过文旅产品的设计开发来带动乡村经济的建设发展,通过对建筑与环境的创新设计来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时能够推动乡村文化的普及,为当地的村民及参观者带来文化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0.
张君梅 《上海包装》2024,(2):193-195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能够作为一种生产力为乡村文化建设赋能,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总结了乡村振兴视域下视觉传达设计发展的意义。结合视觉传达设计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教学目标、加强课程建设、改革教学组织的策略,以期对推动我国乡村全面进步、建设美丽中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秦巴山脉区域乡村人居空间布局分散且与自然保护地矛盾突出、乡村人口外流、产业经济羸弱以及环境特色品质缺失等现实问题,本文基于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构建思路,对秦巴山脉区域乡村振兴发展的战略与模式进行了思考和研究,提出了符合地域特征、协调保护与发展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和村庄差异化发展模式,并通过乡村人居空间整理、乡村绿色产业发展、乡村特色风貌营建以及乡村服务体系完善等具体措施,积极探索具有秦巴地区适宜性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研究表明,通过有效协调乡村与自然保护地的发展关系,可以开创秦巴山脉区域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吴琼 《中国标准化》2023,(1):165-168
标准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研究甘肃省乡村振兴标准化发展现状,分析甘肃省在乡村振兴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甘肃省乡村振兴标准化工作开展提出建议和对策,旨在为甘肃省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立足本地社区的开放式乡村振兴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宝升 《包装工程》2018,39(2):95-101
目的面对当代中国社会大转型期的农村问题,探索设计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社会价值,以及乡村振兴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方法从基于乡村手工艺的文创产品设计、乡村土特产品牌设计、乡村生态旅游品牌设计3个方面,分析笔者参与的实证案例"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项目。结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设计可以起到核心驱动作用;设计师必须立足于本地社区资源与文化,同时保持开放式协同创新思维,整合各方力量与资源,实现乡村的文化保存与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4.
蒋秀召 《湖南包装》2022,(6):168-170
工艺美术中的工匠精神是对技艺走向精深的坚持,是对技艺美的崇尚。在大数据时代,工匠的社会需求下降了,工匠精神传承路径急需拓展。新时期需要设计教育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类专业教育正经历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将工匠精神融入其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也是对工匠精神传承的重大实践。  相似文献   

15.
李婉姗  季铁  卢世主  赵云彦 《包装工程》2021,42(20):210-217
目的 以设计整合的优势作用带领竞赛参与者深入农村地区,全面介入乡村特色产业,探寻竞赛介入下的乡村振兴,实践农村业态内生性发展路径.方法 从乡村传统、文化、社会、产业4个方向明确设计竞赛在乡村振兴中的路径特征,依据农村地区特征,通过精准农业、文旅融合、非遗文创、生态科技4个主题,将设计创造美好生活,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理念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挖掘农村地区未来发展方向,促进乡村非遗传承、农村文化旅游融合、农村产业升级转化和农村生态和谐发展.结论 设计竞赛是建立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格局的有效手段,通过首届中国(怀化)乡村设计创新大赛实践,验证设计竞赛介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破解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之策,构建一个可操作、科学的乡村振兴质量动态评价体系,则是更好地评价乡村振兴实施效果、部署乡村振兴各要素有效流动的重要基础。我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既要抓速度也要重质量,整齐划一的乡村振兴路径,可能会导致低质量的发展结果。《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第九章中,明确提出了“分类推进”乡村振兴的思想,就是为了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性,提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研究发现:第一,构建基于基础资源禀赋、区位资源禀赋、发展要素禀赋以及特色资源禀赋的前置乡村分类识别框架,并以县级数据进行测算,将全国1079个县按照前置指标识别分类;第二,应用前置分类的结果,提出了不同类型县域乡村振兴考核评价体系的权重建议,以引导不同地区主动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研究进一步从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价三个方面为分类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建议,不仅丰富了乡村振兴实践理论,也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分类考核乡村振兴绩效提供了可操作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粟  张耀引  姜媛媛 《包装工程》2023,44(24):537-542
目的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良渚“玉”文化,对常州市溧阳天目湖镇梅岭村的梅岭玉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进行沉浸式设计规划与策略研究。方法 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交互设计、数字化媒体等科技手段来探索乡村博物馆空间设计新模式,分别从沉浸式体验模式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梅岭玉博物馆中的应用,跨媒介与数字化空间体验等方面探索沉浸式体验设计策略,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过程来提出可行性规划与构想,努力探究未来美丽乡村建设的设计方法与路径。结论 在梅岭村博物馆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使用新媒体技术,更要设计思维与策略创新,用当地的历史文化作为叙事性经典文化故事主题,充分融入乡村特色文化元素,建立多维沉浸体验,提升梅岭村的文旅地位和影响,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余佳 《湖南包装》2023,(1):111-114
基于地方特色文化基因辨析构建文化景观,是将地方特色文化符号化、场景化转译的重要途径,人们在对景观的凝视中完成符号解析和价值认同,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主客共享式的体验消费,关联带动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文章以长沙市望城区彩陶源村文化空间改造为样本展开研究,为文化景观视域下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卯芳 《中国包装》2023,(4):113-116
乡村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乡村文化振兴中,高校美术通过文化入村、知识落地、艺术呈现对乡村文化进行发掘。以艺术的眼光发现乡村之美,以艺术的角度和视点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村留守群体的精神生活,凸显高校美术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责任与担当,为促进高校美术科学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徐从意 《包装工程》2020,41(12):318-324
目的分析乡村民宿空间家具设计的思考点和应用方法,为丰富家具设计在民宿空间的设计理论提供启迪和途径。方法首先通过分析乡村民宿和其他民宿形式的区别,从相对宏观的角度剖析乡村民宿家具设计的来源和思考点,其次分析并整理乡村民宿家具设计的规律。结论乡村民宿空间的家具设计是乡村地域性、在地文化、建筑样式及特色产业等的反应聚焦点之一,这类家具设计要更多地从乡村原生态的因素出发,创作出从像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作品,以达到环境、建筑、室内的和谐统一。同时要应用现代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创新应用,形成的设计理念,即在尊重乡村特征的基础上,用现代的手法进行创新应用,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让乡村民宿的家具特点具有唯一性和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