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合式教学是线上与线下、课上与课下、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有机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适合于基础参差不齐、自学能力不强的高职学生。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指出高职工科类专业核心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并从线上平台选取、混合度把握、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及课程建设等方面,对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以高职工科类专业核心课程水力分析与计算为例,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并在实践中应用,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提高高职工科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系列通识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课程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等方面分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探讨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建设方面一些可行的举措和建议。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提炼课程思政元素、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结合过程化考核方式,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供电技术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州工学院供电技术课程建设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建立了现代供电技术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形成了“混合式教学”现代化教学模式,通过“理论-实践-应用”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通过“教学-科研-工程实践”方式建设师资队伍,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4.
在工程教育认证以及“互联网+”背景下,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从建设课程资源、混合教学模式运行机制,学习效果评价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出发,提出本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由于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学习者画像不足、教学设计不灵活、智慧资源不足等问题,设计并完善了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包括教学前期分析、教学程序设计、教学实践和反馈优化。基于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液压与气动课程,开展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后,总结了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研究思路和结论可为智慧教育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计算机软件技术与应用课程中的现有教学问题,提出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按照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采用的混合式教学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模式应用、教学过程安排、多维度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建设等进行探索和研讨,给出了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学员课程考核成绩和计算机二级通过率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渗透德育教育,真正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结合工程制图课程教学特点,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引领下探索与实践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教师素养、课程定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建设,并将其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相融合,同时以具体教学案例为例介绍其实施过程,为更好地发挥基础课在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将混合式教学融入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课程,是推进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满足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现实需求的有力举措。通过整合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构建“三双”混合式教学模式和“三段”递进式教学过程、创新设计“四维”全过程教学评价,积极探索高职院校中国文化课程混合式教学生态,并以中国文化课程东方茶韵为例,阐释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9.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要让学生熟练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室内设计原理”课程的课时有限,难以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引入和构建关于“室内设计原理”在线开放课程,实现混合式教学,以此提高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针对目前资源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矿山设计原理课程为例,在分析该课程性质及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该类课程教学核心资源库总体设计;阐述了教学核心资源库的设计思路、建设原则;介绍了矿山设计原理课程“四库一线”教学核心资源库的建设方法及内容;通过教学资源库平台开展教学活动,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在线开放课程与项目课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说明了在线开放课程与项目课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融合的方法。混合式教学模式保留了项目课程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优点,在线开放课程在混合式教学中也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混合式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逐渐常态化。“国际贸易实务实验”课程借助虚拟仿真技术模拟真实外贸场景,有效提升学生国际贸易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相较于传统授课方式,实验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突破时空和设备限制,整合各种优质线上资源,显著改善教学效果,然而也存在教学管理弱化、情感互动不足等问题。基于此,从整合线上资源、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信息素养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根据计算思维理论中从知识到能力转变的递进过程,构建了基于层次认知模型的多元混合式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并以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教学出发点,开发、整合出优质教学资源,设计了多样化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为目的,最终应用到“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中,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结合概率论课程的特点,针对目前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提出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改革思路,构建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概率论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总体设计,将信息技术与传统课程有机融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方向,但高职工科类课程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适应性不强。结合高职工科类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构建了"课前探营-课堂活动-课后小测-作业提交"的"四步法"教学模式。通过在高职小型水工建筑物设计课程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模式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工科类课程学习规律,在提高学生兴趣度和参与度、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可为高职工科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教育”的迅速发展催生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以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为例,其培养目标定位与市场人才需求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利用混合式教学法优化教学模式、强化教学效果势在必行。混合式教学法应用于财务管理课程,须以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应用多种线上教学平台、加强教学过程性评价、重塑师生角色与关系为导向,着眼于课前、课中、课后等不同阶段,加强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过程设计,为提升教学效果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7.
围绕全日制工程硕士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这一主线,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优化,构建了课内外交互、多层次递进的“平台+模块+必修环节”的工程硕士课程体系,并对资源平台整合、专业核心课程案例库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推行、多样化教学方法、课程“双及格”考核方式、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等6方面在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从国内外高校工程类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入手,提出把以CAD/CAM为代表的数字化设计技术引入到课程改革建设当中的思想,并详细论述了如何在“教学团队”、“课程与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来实现课程的数字化设计改革目标.该项课程改革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将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更可以在融合数字化设计技术的教学环境下,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推动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通过挖掘“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中蕴含的育人元素,从课程内容、教学案例、混合式教学模式、考核评价四个方面展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以“数据库设计”的内容为例,说明了思政元素的梳理、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教学评价的探索及教学效果。经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工匠精神及爱国情操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各种线上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对线下教学形成了有力的冲击。分析线上、线下教学的利弊,结合“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特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从调整教学内容、建设课程资源、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等方面出发,提出“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并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找到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