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油产品中芳烃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芳烃含量,在等吸光点212nm波长处,以间二甲苯为标准物,不经分离,直接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芳烃含量在1~15μg/ml内遵从比耳定律,回收率达96.5%~102.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8%,灵敏度和选择性优于其它方法。该法用于石油产品中芳烃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并与经典的色谱法分析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2.
3.
石油馏分与石油产品中的碱性氮含量是石油炼制及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参数,针对现行标准方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光度滴定法测定石油馏分中碱性氮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多种样品采用光度滴定法测定的结果与现行标准方法测定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测定苯胺的加标回收率为93.0%~110.0%。光度滴定法在保证准确度的基础上实现了分析过程的自动化,扩大了样品适用范围,提升了试验环境友好性,为石油馏分及石油产品碱性氮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陶文晟 《高桥石化》2008,23(3):47-51
介绍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一折光指数检测器测定石油产品中间馏分油芳烃组成的试验方法。方法修改采用英国石油学会标准IP391—01《石油产品中间馏分油中芳烃组成的测定法》,对柱温、检测器温度和反冲点等关键试验条件进行了讨论,并考察了该方法的精密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规范,对柴油中芳烃含量,特别是多环芳烃含量的限制越来越严格,有必要对柴油芳烃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对SH/T 0806-2008《中间馏分芳烃含量的测定 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EN 12916—2006《石油产品-中间馏分芳烃含量测定法-示差折光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SH/T0606—2005《中间馏分烃类组成测定法(质谱法)》标准的重复性及其测定结果的一致性进行了比较,发现SH/T 0806—2008和EN 12916~2006标准的重复性优于SH/T 0606—2005标准的重复性,同时在分析时间、仪器价格等方面也有优势。建议在测定柴油芳烃含量时,选用SH/T 0806—2008和EN 12916—2006标准。  相似文献   

6.
7.
建立了不经馏分切割、直接测定宽馏分混合油样中柴油馏分的饱和烃和芳烃含量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方法。应用中型FCC装置反应产物确立了适用于宽馏分混合油样的固相萃取条件、色谱分离条件以及谱图处理方法,并采用经典柱分离法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由于该方法不受样品量少的限制,可以用于测定微反液体产物中柴油馏分饱和烃和芳烃含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氢核磁共振及偏光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催化裂化油浆富芳烃馏分单独炭化及其与乙烯焦油共炭化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的组成对炭化行为有决定性影响,只有调制出合适的原料,才能在一定条件下得到易于有序堆积的片状芳核结构,进而生成无缺陷的晶体结构。乙烯焦油和催化裂化油浆富芳烃馏分混合,可起到共炭化的协同效应。催化裂化油浆富芳烃馏分与乙烯焦油以质量比1∶1混合,在3.5MPa、400~420℃下炭化17~20h,可得到广域流线型结构的中间相沥青,进而可制备出针状焦。  相似文献   

9.
10.
以MTP(甲醇制丙烯)工艺副产混合芳烃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沸点蒸馏仪以100℃为切割点对MTP混合芳烃进行蒸馏切割。切割后的<100℃非芳烃馏分烯烃含量较高,约占混合芳烃总量的50%。对再生ZSM-5催化剂在克级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催化裂解反应特点及产物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混合芳烃<100℃非芳烃馏分、水、甲醇混合进料时,催化剂再生干气平均产率为5%左右;随反应时间延长,液化石油气(C3+C4)产率呈缓慢下降趋势;液相C+5平均产率在60%左右,随反应时间延长,芳烃含量与烯烃含量变化趋势相反;液相C+5组分密度较非芳烃馏分稍有增加,随反应时间延长,该组分密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反应初期部分样品诱导期超过480 min,满足国Ⅵ汽油标准要求,随反应时间延长,产物氧化诱导期呈逐渐缩短趋势。  相似文献   

11.
用铜粉腐蚀法测定石油馏分中腐蚀性硫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介绍了一种测定石油馏分中腐蚀性硫的方法。该方法基于石油馏分中腐蚀性硫能与铜粉反应,将铜粉及腐蚀产物过滤后测定硫含量,并与铜粉反应前的硫含量比较,两者之差即为腐蚀性硫的量。文中讨论了反应温度、时间、铜粉加入量等对标样及石油馏分中腐蚀性硫测定结果的影响,给出了测定石油馏分中腐蚀性硫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中间馏分和深度加氢产品中的硫化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配有微波感应等离子发射鉴定器的气相色谱同步模拟蒸馏技术和其他近代物理分析方法,对多种含硫原油中间馏分及其加氢脱硫产物进行了硫化物分布和结构特征分析。并讨论了这些馏分中各种硫化物的加氢反应活性,研究结果叶含硫原油可加工性评价,含硫原油各种中间馏分的加氢脱硫过程工艺条件选择和反应器设计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准确测定多环芳烃含量对于清洁柴油的生产以及环境保护至关重要。针对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油多环芳烃含量的关键因素,依次考察色谱柱类型、系统平衡时间、基线的划分、模型化合物的选择对柴油中多环芳烃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部分氨基键合的液相色谱柱存在单环芳烃和双环芳烃分界点不明确的问题,会影响多环芳烃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不建议采用;为获得准确的反冲洗时间,需要在样品分析前,采用系统性能验证标准溶液测试系统状态,待反冲洗时间波动在0.2 min内方可进行样品测试;对于芳烃含量较高的催化裂化柴油以及部分加氢精制柴油,推荐采用SH/T 0606—2019方法(质谱法)进行多环芳烃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种测定石油沥青中致癌多环芳烃的分析方法,通过柱层析组分分离及溶剂萃取对石油沥青中的多环芳烃进行浓缩提纯,利用GCMS对提纯的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在0.10~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5,检出限为0.05~0.1 mg/kg,加标回收率为72.3%~105%,相对标准...  相似文献   

15.
对微库仑法、燃灯法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三种主要的石油产品硫含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对硫含量小于100μg/g的样品微库仑法分析误差较小,对硫含量为100~1000μg/g的样品三种分析方法都适用;硫含量大于1000μg/g的样品荧光法分析结果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器法测定柴油中单环芳烃、双环芳烃、三环及以上芳烃含量,通过反冲洗技术,采用氨基色谱柱,以正庚烷为流动相,对柱温、流动相流速、进样量等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柱温35℃,流动相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条件下分析柴油芳烃,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2%~4.7%,加标回收率在90.9%~108.4%之间,满足色谱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7.
采用轻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体系,以高芳烃含量柴油为原料,进行加氢裂化中试试验,研究不同转化深度及不同切割方案对产品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转化深度及馏程范围内,汽油的抗爆指数可达到87以上,是较好的汽油调合组分;柴油凝点可达到-30℃以下,可作为低凝柴油调合组分。以此数据建立六级总动力学模型,实现了对汽油抗爆指数及收率、柴油凝点及收率等的预测。通过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对比,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较好地预测了高芳烃含量柴油加氢裂化产品的性质,预测误差均在5%以内,对炼油厂的实际生产操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测定石油及其产品中砷含量常用的分析方法。石油及其产品中砷含量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电化学法、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对各种分析方法的试样前处理、适用范围和特点、干扰元素、回收率以及检测限进行了介绍,并比较了常见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柴油烃族组成分析通常用经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但由于经典色谱法具有溶剂消耗大、分离效率低、分析时间长等缺点,限制了它的使用.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样品用量少、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等优点,正广泛地用于柴油中烃族含量的测定.文中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柴油芳烃含量进行介绍,该方法10 min就能完成一个样品测定,重复性、准确性均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修改采用ASTM D2068—13《过滤器堵塞倾向的试验方法》,制定了燃料的过滤器阻塞倾向测定方法,即NB/SH/T 0895—2015《中间馏分燃料和液体燃料过滤器阻塞倾向测定法》。NB/SH/T0895—2015已于2016年3月1日实施。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燃料过滤器阻塞倾向测定的相关标准、NB/SH/T 0905—2015标准所使用的过滤器及标准执行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