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明柑橘木虱在新烟碱类杀虫剂之间是否存在交互抗药性,为开发和应用这类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用药膜法测定了不同来源的柑橘木虱成虫对吡虫啉、噻虫嗪、呋虫胺的LC50、LC95和抗性指数。[结果]已对吡虫啉、啶虫脒产生抗药性的柑橘木虱种群,虽然从未施用过噻虫嗪、呋虫胺和其他新烟碱类杀虫剂,但对它们的抗性倍数也已达低抗至中等抗性水平。[结论]柑橘木虱在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呋虫胺、吡虫啉、啶虫脒之间可能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2.
<正>自1984年由拜耳公司和日本农药合作开发的吡虫啉问世以来,新烟碱类农药的研究在全世界农药界受到高度关注,对此类结构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此后,不断有新烟碱类的农药问世,包括:啶虫脒(日本曹达)、烯啶虫胺(日本武田)、噻虫胺(拜耳)、噻虫啉(拜耳)、噻虫嗪(瑞士诺华)、呋虫胺(日本三井)等。  相似文献   

3.
噻虫啉,受命于危难之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自1991年吡虫啉上市以来,新烟碱类杀虫剂迅速壮大成为全球第一大杀虫剂,其发展速度之快让其他各类杀虫剂难望其项背。然而近两年,新烟碱类杀虫剂,尤其是走在市场最前沿的噻虫嗪、吡虫啉和噻虫胺对蜜蜂的毒性被全球空前聚焦,并扎堆再评估,难道蜂毒问题将成为新烟碱类杀虫剂的"阿喀琉斯之踵"?欧盟一向是农药管理的最严阵地,是全球农药管理的风向标。2013年,欧盟对噻虫嗪、吡虫啉和噻虫胺首先发难,作出了限用2年的管理措施。这件事在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局部地区  相似文献   

4.
<正>新烟碱类化合物是一类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新型杀虫剂,在国内外市场发展很快。国内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了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研究开发,目前已取得不少进展。新烟碱类杀虫剂有: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氯噻啉、噻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等。据预测,新烟碱类产品今后5年内将占全球农药总量的15%~20%。  相似文献   

5.
《农药》2016,(5)
正新的研究显示,其中一种被禁用的新烟碱类种子处理剂的活性成分噻虫胺不会对蜜蜂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担心新烟碱类种子处理剂对蜜蜂健康的影响,欧盟于2013年12月宣布在大规模开花作物(例如油菜)中禁止使用该类农药。禁用的新烟碱类种子处理剂包含有3种活性成分:噻虫嗪、噻虫胺和吡虫啉。但是,最近一位邓迪大学环境变化和人类适应力中心的研究员Chris Connolly博士研究发现,这3种活性成分是有区别  相似文献   

6.
薛超  王爱玉  张芸  张建华  杨媛雪  赵鸣 《农药》2024,(5):376-381
[目的]旨在明确花生-棉花间作模式下蚜虫的发生情况,评价其对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和呋虫胺这4种新烟碱类农药的抗性水平,指导该种植模式下蚜虫防控的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目测法对山东省临清市花生-棉花间作田中花生蚜(Aphis craccivora Koch)和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种群进行田间调查;通过浸叶法测定花生蚜和棉蚜田间种群及室内敏感品系对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生物活性;通过喷雾法测定4种杀虫剂对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 Thunberg)幼虫和成虫的毒力。[结果]棉蚜的发生较花生蚜严重,棉蚜具有苗蚜期和伏蚜期2个发生高峰期,而花生蚜只有1个发生高峰期,与棉蚜的苗蚜期相近;临清花生蚜种群对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的抗性倍数依次为3.89、1.58、6.55、1.46,分别处于敏感、敏感、低抗及敏感水平,而临清棉蚜种群对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的抗性倍数依次为105.56、29.57、117.33、7.99,分别处于高抗、中抗、高抗和低抗水平;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龟纹瓢虫与花生蚜的选择毒力比大于1,都具有正向及以上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新烟碱类杀虫剂为当今全球最大的一类植物源杀虫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选择性控制昆虫神经系统烟碱型乙酰胆碱酯酶受体,阻断昆虫中暑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从而导致害虫出现麻痹进而死亡。目前已商品化或即将商品化的新烟碱类杀虫剂有: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噻虫啉、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胺、氟啶虫酰胺、nithiazine、AKD-1022、JP-339、cyanotropanes(Ⅰ、Ⅱ)等。但  相似文献   

8.
<正>欧洲食品安全局近日要求欧洲当局、研究院等相关方提交与三种新烟碱农药的风险有关的新信息。这三种农药为噻虫胺、噻虫嗪和吡虫啉,用作种子处理剂及颗粒剂。此举符合2013年5月欧洲委员会所做的限用噻虫胺、噻虫嗪和吡虫啉的决定。例如,在吸引蜜蜂的作物中禁止这些农药用作种子或土壤处理剂及在花期之前施用。委员会称将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法国禁止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法案生效,根据禁令,9月1日起法国禁止销售与使用五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吡虫啉、噻虫嗪、噻虫啉、啶虫脒),法国也成为欧盟首个为保护蜜蜂种群禁用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国家。在法国,新烟碱类杀虫剂被广泛运用在甜菜、小麦、油菜、果树、葡萄等作物上,用来防治毛虫、粉蚧、蚜虫或其他有害昆虫。自2000年来,科学家发现,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欧盟成员国通过了最新的投票表决,禁止户外使用对蜜蜂有害的杀虫剂,新限制比2013年实施的限制更为严格,包括全面禁止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胺和噻虫嗪)。科学研究表明,在室外使用时,对蜜蜂有害。欧盟委员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些物质只允许用于预  相似文献   

11.
李庆凤  黄健波  高菊芳  袁建忠 《农药》2014,(10):762-764
[目的]评价呋虫胺、噻虫啉、烯啶虫胺、啶虫咪、噻虫嗪和吡虫啉6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德国小蠊的杀虫活性。[方法]采用药膜法和饲喂法分别测定杀虫剂对德国小蠊的触杀和胃毒活性。[结果]除噻虫啉外,其余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德国小蠊成虫和3龄若虫的触杀活性均高于氟虫腈。呋虫胺活性最高,KT50分别为6.29、5.90 min。1%饵剂饲喂成虫和3龄若虫72 h的死亡率均可达到75%以上。其中呋虫胺为最高,分别为98.15%和94.27%,稍逊氟虫腈(100%、100%)。[结论]呋虫胺对德国小蠊具有极好的触杀和胃毒活性,是一个替代氟虫腈合适的候选卫生杀虫剂。  相似文献   

12.
7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意大利蜜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生产中常用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急性毒性及风险性。[方法]参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7种生产中常用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的急性接触毒性和经口毒性,并利用EPP0采取的计算危害商(HQ)值的方法对7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做风险性评价。[结果]噻虫嗪、噻虫胺、呋虫胺、吡虫啉对蜜蜂在急性毒性为高毒甚至剧毒,风险性为中等风险到高风险;烯啶虫胺急性毒性虽较高,但风险性相对较低;啶虫脒和噻虫啉急性毒性为中毒或低毒,风险性均为低风险。[结论]生产中选择对蜜蜂风险性低的品种(啶虫脒、噻虫啉、烯啶虫胺),避开蜜源区和需要蜜蜂授粉的植物。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药》2021,(1):7-12
新烟碱类农药自20世纪80年代上市以来便受到广泛应用。呋虫胺作为典型的第三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因其高效、广谱等优点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登记使用。近年来,随着呋虫胺的大量使用,其对非靶标生物的潜在危害,以及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投入导致的环境风险引起了人们的重点关注。因此,阐明呋虫胺的生物活性和生态毒理,揭示其环境行为归趋,这对于呋虫胺的生态风险评价与科学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旨在综述呋虫胺对靶标害虫的生物活性、对非靶标生物的生态毒理,及其在生态环境中的耗散动力学规律,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呋虫胺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烟碱类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蚜虫的联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比较了噻虫嗪、噻虫啉、烯啶虫胺、氯噻啉等4个新烟碱类杀虫剂与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等2个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联合作用,为复配制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室内采用浸渍法对蚕豆蚜进行毒力测定,采用等效线法和共毒系数法评价联合作用类型。结果表明:8个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蚜虫的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噻虫嗪、吡虫啉、噻虫啉、烯啶虫胺、啶虫脒、噻虫胺、氯噻啉、呋虫胺,4个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蚜虫的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18个组合的联合作用表现出增效、相加或拮抗等,并未发现明显规律。从18个组合中优先推荐烯啶虫胺+高效氯氟氰菊酯(5∶1)、噻虫嗪+联苯菊酯(5∶1)。在复配研发时,切不可盲目模仿,必须以实际筛选试验结果为依据,也希望复配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并在抗性治理和减量使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浙江化工》2011,42(11):34-34
近日.意大利当局做出了延长暂停以新烟碱杀虫剂为种子处理剂在玉米上的使用和销售期限的决定。包括巴斯夫的氟虫腈种子处理剂、拜耳作物科学的噻虫胺和吡虫啉,及先正达的噻虫嗪。  相似文献   

16.
日前,意大利当局做出了延长暂停以新烟碱杀虫剂为种子处理剂在玉米上的使用和销售期限的决定。包括巴斯夫的氟虫腈种子处理剂,及拜耳作物科学的噻虫胺和吡虫啉,先正达的噻虫嗪。  相似文献   

17.
[目的]马铃薯甲虫已在北疆为害近20年,多年的化学防治使其对常规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寻找替代农药品种变得十分迫切与必要。[方法]采用点滴法于2009、2010年测定了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新疆北疆6县市马铃薯甲虫4龄幼虫的触杀毒力。[结果]4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这些田间种群均具有很好的毒杀效果,吡虫啉、噻虫嗪、噻虫啉和啶虫脒相对毒力比为1∶0.87∶1.90∶7.20,其中啶虫脒的毒力最强而噻虫嗪最弱。[结论]4种新烟碱类农药对马铃薯甲虫4龄幼虫触杀毒力的差异与其田间种群对常规农药的抗性无关,可用于马铃薯甲虫防治及抗药性治理。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新烟碱类杀虫剂秋季施药对设施韭菜田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的控制作用,采用韭菜行内喷淋施药方式比较了噻虫胺、噻虫嗪、吡虫啉和辛硫磷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和成虫的防治效果和对韭菜产量的影响,并测定了韭菜中的农药残留量。结果表明噻虫胺和吡虫啉1.5、3 kg(有效成分)/hm~2,噻虫嗪3、6 kg(有效成分)/hm~2处理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药后82 d的防效多数高于80%,显著高于辛硫磷6 kg(有效成分)/hm~2处理。药后145 d各处理防效普遍降低,其中噻虫胺1.5、3 kg(有效成分)/hm~2防效为69.23%和75.06%,噻虫嗪3、6 kg(有效成分)/hm~2防效为69.22%和71.39%,吡虫啉1.5、3 kg(有效成分)/hm~2防效为58.45%和69.23%,对照药剂辛硫磷6 kg(有效成分)/hm~2防效仅为31.77%。各药剂处理对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的防效与幼虫相似。噻虫胺、噻虫嗪和吡虫啉处理韭菜鲜重显著高于辛硫磷和空白对照处理。收获期,各药剂处理韭菜中药剂残留量均0.01 mg/kg。新烟碱类杀虫剂秋季施药防治韭菜迟眼蕈蚊是可行的,噻虫胺3 kg(有效成分)/hm~2的防效较高且残留风险低。  相似文献   

19.
《农药》2017,(3)
<正>美国环保署评估3种广泛使用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传粉昆虫的影响,认为大多数登记批准的使用不会对蜜蜂造成重大风险。这3种广泛使用的新烟碱类杀虫剂是噻虫胺、噻虫嗪、呋虫胺。美国环保署会同加州农药监管部门、加拿大有害生物管理局完成对其登记用途进行评价,着重研究农药喷洒过程中的暴露和农药在花粉、花蜜中残留对蜜蜂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农药喷洒过程中的暴露水平通常都很低,达不到具有风险的浓度水平,但是对少数作物,特别是黄瓜、浆果和棉花的喷洒施用可能对与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人工土壤法测定了16种农药对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和噻虫胺对蚯蚓的繁殖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新烟碱类农药吡虫啉、呋虫胺、噻虫胺对蚯蚓的急性毒性为中毒,其他13种药剂均为低毒。噻虫胺对于蚯蚓的急性毒性14 d-LC50值8.04 mg/kg干土,但在0.79 mg/kg干土剂量下对蚯蚓的蚓茧数就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0.01),在1.78 mg/kg干土剂量下噻虫胺对于蚯蚓的幼蚓数量也产生了极显著影响(P0.01),以上说明农药低剂量长期暴露对蚯蚓的慢性毒性和潜在风险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