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对110 kV分级绝缘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运行对中性点绝缘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王频故障和雷电引起的中性点过电压都可能使分级绝缘变压器中性点绝缘遭到破坏,必须加以保护,而操作过电压不会对变压器中性点绝缘造成影响.通过精确计算系统过电压来确定符合现场实际的保护间隙合理距离及避雷器的动作电压值,可以实现避雷器与并联保护间隙之间的绝缘配合,从而实现对变压器中性点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110kV分级绝缘变压器中性点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  楼文耀 《电气开关》2006,44(6):5-6,9
从分级绝缘变压器中性点的绝缘水平提出了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保护问题,对110kV分级绝缘变压器中性点避雷器和放电间隙的选择作了分析,并将间隙保护和二次继电保护结合起来作了合理配置和整定.  相似文献   

3.
110 kV分级绝缘变压器中性点的过电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和系统接地情况,结合110kV变压器分级绝缘中性点的绝缘等级及其耐压水平,对中性点保护目前采用的避雷器加水平棒间隙中性点配置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低压无电源变压器单独使用避雷器、低压有电源变压器单独使用放电间隙作为中性点过电压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于电力系统运行的需要,110~220 kV有效接地系统的变压器中性点大部分采用不接地运行方式,变压器一般采用分级绝缘结构,绝缘水平相对较低,所以不接地运行的变压器中性点需要考虑对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暂时过电压的保护.为防止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和变压器高压侧单相接地而引起的过电压对中性点绝缘的破坏,变电所设计中采用过电压保护和继电保护相配合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变压器中性点保护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新财  陈银胜 《高压电器》2002,38(6):49-50,52
分析了分级绝缘的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保护问题,并就其避雷器和间隙的选择以及与继电保护配合做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保护和继电保护相配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王成章 《电气应用》2011,(21):56-59
主要研究过电压对110kV分级绝缘变压器中性点的影响及相应的过电压保护措施。通过对中性点过电压的种类、高低和危害进行分析,将变压器中性点避雷器、间隙保护和二次继电保护结合起来作了合理配置和整定。对黄丹水电有限公司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保护配置进行了分析,其配置不够合理的结论为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变电站中110 kV变压器中性点上的过电压进行了分析。从变压器中性点及线端设备在内的全方位考虑,提出单独采用棒间隙作为110 kV分级绝缘变压器中性点的过电压保护是有效的措施。归纳出了棒间隙的选择原则,并对绝缘等级为44 kV和60 kV的变压器中性点棒间隙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8.
对变电站中110kV变压器中性点上的过电压进行了分析。从变压器中性点及线端设备在内的全方位考虑,提出单独采用棒间隙作为110kV分级绝缘变压器中性点的过电压保护是有效的措施。归纳出了棒间隙的选择原则,并对绝缘等级为44kV和60kV的变压器中性点棒间隙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9.
为选择220kV分级绝缘变压器中性点保护方式,对220kV分级绝缘变压器中性点避雷器和放电间隙的保护配置作了分析探讨.根据贵阳电网220kV中性点接地系统不接地变压器采用了氧化锌避雷器(MOA)和保护间隙配合方式,推算变压器中性点保护间隙,并将气象因素纳入计算过程,认为应尽量按最大保护间隙距离进行选取,以防止保护间隙过于频繁动作,同时可满足过电压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我国110千伏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的变压器是沿用苏联标准采用分级绝缘,中性点的绝缘水平为35千伏级绝缘。这些变压器的中性点仅用相应电压等级的普通避雷器作为大气过电压保护,多年来由于非大气过电压原因使避雷器动作而不能灭弧引起爆炸或埙坏者不少,有的甚至造成事故,因此目前所用保护方式已不能保证系统和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兼有共模电压抑制作用的逆变器输出无源滤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以差模电压滤波为主 ,兼有抑制共模电压作用的逆变器输出无源滤波器。该滤波器是在基本RLC滤波器基础上通过在滤波电感上增加附加绕组来实现的。其特点是将两种滤波作用有机结合。仿真及试验表明 ,在满足差模滤波要求的同时 ,可减小共模电压有效值约6 0 %。文中示出了该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及其差模和共模等效电路 ,分析了差模和共模电压转移函数 ,给出了滤波器参数的工程计算方法 ,列举了部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人防工程电气系统的组成,提出了系统组成的狭义和广义界定方式,对人防工程电气系统及其内部子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有了更加细致、准确的理解。讨论了人防工程电气系统在不同阶段的三种典型实现模式:传统实现模式、混合实现模式和全现场总线实现模式,认为全现场总线实现模式将成为人防工程电气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此项工作对全面理解人防工程电气系统的组成,恰当地选择系统构建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特高压直流分层接入方式对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分析了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层间交互影响因子的计算方法,对比不同计算方法之间的差异,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通过与传统接入方式的对比,研究了直流分层接入方式对层间交互影响、有效短路比以及暂态过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流分层接入方式下层间交互影响更小,各层有效短路比更大,暂态过电压更小。相比传统接入方式,直流分层接入方式更优。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电流跟踪型和电压跟踪型两种软起动方式的概念,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介绍了两种新型的电压跟踪型外部软起动电路,即前馈电容软起动电路和基于外部运算放大器软起动电路.阐述了这两种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并详细说明了它们的设计方法.同时介绍了3种常用的基于二极管或三极管电流跟踪型外部软起动电路.最后给出了相火的测试结果和实验的波形.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宇称时间(PT)对称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MC-WPT)系统的物理原理、参数条件及其与常用工作模式的区别等方面认识不全面的问题,首先基于振动学理论对PT对称MC-WPT系统进行建模分析,明确其实质为实本征态工作模式,并建立了实本征态系统的一般参数条件.进而从实本征态角度,对比分析了基于运算放大器实现和基于逆变器实...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半桥和全桥子模块混合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在不控充电阶段的充电模态和充电电压,分析了该换流器在不控充电阶段半桥子模块存在自取能不成功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三段式充电策略,将充电过程分为不控充电、半控充电模式1和半控充电模式2这三个阶段,半控充电模式1阶段所有全桥子模块旁路,半控充电模式2阶段所有全桥子模块半闭锁。分析了半控充电模式1和半控充电模式2的充电模态和充电电压,并通过仿真对所提三段式充电策略进行了验证。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三段式充电策略可以解决半桥子模块自取能不成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符合国情的统一开放的电力市场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至复  曾鸣 《电网技术》2007,31(10):74-78
分析了我国电力市场体系选择所面临的基本形势,讨论了单一省级电力市场模式、单一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和三级电力市场体系模式的利弊,认为三级电力市场体系综合考虑了资源优化配置等多方面因素,符合电力市场的发育和成长规律,是一个成本小、收益大且能够循序渐进实现电力改革长远目标的市场模式,应作为我国电力市场体系的基本模式。在借鉴了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逐步实现三级电力市场统一开放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黑启动模式的概念,介绍了几种黑启动模式。并着重研究了一种新的黑启动模式即基于孤岛启动模式并分析其机组特点。为实现孤岛启动的黑启动模式,提出了三种保护和自动装置的预置方案以进行孤岛的主动解列。针对单机无穷大系统,对设计的保护方案进行了仿真校核。证明了主动解列保留孤网,进而基于孤岛进行黑启动的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孤岛启动模式下的预置保护和自动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黑启动模式的概念,介绍了几种黑启动模式.并着重研究了一种新的黑启动模式即基于孤岛启动模式并分析其机组特点.为实现孤岛启动的黑启动模式,提出了三种保护和自动装置的预置方案以进行孤岛的主动解列.针对单机无穷大系统,对设计的保护方案进行了仿真校核.证明了主动解列保留孤网,进而基于孤岛进行黑启动的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电力系统接地短路故障中零模分量的依频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介绍零模的概念,从各个方面分析了零模行波波头依频变化的关系。得到了零模波头的频谱曲线、零模行波传播的衰减系数依频关系曲线、故障距离和零模波头中最大频率分量的关系曲线以及零模波速度和频率的关系曲线,并就分别利用零模波头中最大频率分量和零线模波速差法的故障测距方法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