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何建筑形式的产生,总是与建筑功能的需要密切相关,同时也依赖于当时的建筑技术才能予以实现。侗族鼓楼是侗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民族建筑的典型代表。因缺乏翔实文字记载及实物遗存佐证,侗族鼓楼的源流及演变众说纷纭。与其他建筑一样,侗族鼓楼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漫长过程。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建筑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从建筑技术的视角,对侗族鼓楼的产生、发展及演变进行梳理和探究。  相似文献   

2.
从大木作的结构体系和屋面作法的角度,对侗族鼓楼的结构技术类型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大量实地调查的实例,对各类型在不同时间段内其地理空间分布的格局以及变化进行了归纳总结.并进而探讨了结构技术类型在地理分布格局上随时间变化的文化含义及原因.  相似文献   

3.
任何建筑形式的产生,总是与建筑功能的需要密切相关,同时也依赖于当时的建筑技术才能予以实现。侗族鼓楼是侗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中国传统民族建筑的典型代表。因缺乏翔实文字记载及实物遗存佐证,侗族鼓楼的源流及演变众说纷纭。与其他建筑一样,侗族鼓楼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漫长过程。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建筑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从建筑技术的视角,对侗族鼓楼的产生、发展及演变进行梳理和探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贵州黔东南地区侗寨鼓楼为考察对象,对鼓楼内外装饰的特征、构件、材料、色彩等作了简要介绍,并进一步对其创作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创作方式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为继承和保护民族建筑装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侗族鼓楼     
本文对侗族鼓楼这种特殊的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做了粗略介绍,希望可以引起人们对有于这一极富地域性的原生态民族建筑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108-109
取鼓楼名是侗族传统命名制度,亦是侗族成年礼仪式。通过对取鼓楼名的场所、被命名者、命名者、命名过程等要素的文化分析,认为取鼓楼名对建构侗族身份认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取鼓楼名当前面临消失的境地,认为侗族今日建构文化身份应该重新重视取鼓楼名,通过建立文化自觉意识,借助"民族文化进校园"等教育途径,结合旅游发展,传承这一传统的命名制度。  相似文献   

7.
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造型独特、结构科学、工艺技术精湛、功能多样,是侗族建筑文化的瑰宝。发掘和吸收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对于创造既有民族形式,又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建筑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9.
黔东南侗族鼓楼是侗族建筑“风雨桥”“鼓楼”两大建筑之一,也是黔东南地区的传统文化标志之一。现在鼓楼建筑技术及图像的存储表现在血缘传承、地缘传承、业缘传承、大众传承及口口相传的方式[3];留存的图纸少量,大多数都是以经验之法进行修建,缺乏现代技术支持,社会、学校对侗族建筑的建筑技术教学少。本文研究的是运用数字化存储方式,将黔东南侗族鼓楼运用Revit软件进行数字化建模,将数据模型进行存储,为黔东南侗族建筑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有寨必有楼,有楼必有寨”。是对侗族村寨与侗族鼓楼关系十分贴切的形容,鼓楼不仅是侗族村寨最为明显的标志,同时更承载了侗民族的世界观、审美观、科技水平等多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湖南通道侗族住宅建筑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凌 《南方建筑》2004,(3):47-49
本以湖南通道侗族传统住宅为例,从平面类型、结构方式、构造做法几个方面研究了侗族传统住宅的建筑技术特点,认为简朴、实用、不拘一格可以视为侗族传统住宅建筑技术的总体特色。  相似文献   

12.
侗文化圈传统村落及建筑研究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凌 《新建筑》2004,(6):7-9
在比较了中国传统民居研究的转型之后,总结侗族传统民居及村落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提出通过多学科研究方法的整合来拓宽侗族传统村落及建筑的研究视野,并拟定了从建筑、村落、文化圈三个层次上的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侗族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出发,就侗族风雨桥的结构构造特点,选址,景观的营造,样式的选择等方面分析侗族风雨桥的环境特色。  相似文献   

14.
陈蔚  杨林  陈鸿翔 《室内设计》2013,28(4):49-55
侗族鼓楼是侗族建筑的集中代表,也是黔东南地区的传统文化标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采用田野考查和三维数字模型分析的方法,从侗族鼓楼形态与空间、建构技术与文化等几方面对侗族鼓楼进行了探索研究,系统地阐释了侗族鼓楼所蕴涵的民族与地区传统文化和建筑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