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超极本竟然配备内置光驱和独显!如此纤薄的机身之中,却能够容纳如此复杂的内部构造,是怎样的超极本竟然如此神奇?这就是华硕全新推出的S系列超极本。新款华硕S系列Ultrabook不仅拥有轻薄美感的机身设计,更在仅有21mm厚的机身中配备内置超薄光驱,并搭载强劲NVIDIA GT635M独显核心,再加上Ivy Bridge架构酷睿处理器、迅捷2秒唤醒、美声大师音效、超大面积智能手势触控板、背装式无缝分岛键盘等奢华强配,让您的超极本从此无所不能,为您带来无与伦比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2.
体型轻便.性能突出.超极本的确代表了笔记本未来的进化方向.但售价昂贵也将许多人拒之门外。华硕面向年轻人推出X401A时尚超轻薄笔记本,为那些渴求超极本的用户提供了另一种选购方案。华硕的×系列主打价格低廉,整个系列共有13英寸的X301系列、14英寸的X401系列以及15英寸的X501系列.因为针对年轻时尚用户设计.X401A有黑、白、粉和绿四种机身颜色可供选择,我们拿到的绿色款外形靓丽抢眼.十分适合追求个性的用户。  相似文献   

3.
《电脑迷》2013,(2):22
华硕BU400超极本作为华硕商务系列的领军之作,笔记本外观设计保持了华硕商务型笔记本电脑简洁、轻薄的特性。机身设计采用一体成型的概念,配以真正舒适的键盘和精确的触控板,都体现出了BU400的专业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4.
覃特 《电脑时空》2012,(9):18-19
去年对于推出超极本的厂商而言,只能说是“小试牛刀”,各家都是推出一两款超极本产品试水市场而已。而到了2012年,尤其是英特尔推出新一代酷睿平台IvyBridgeZ后,超极本的新品可谓是琳琅满目,这其中华硕的zENB00KPrimeUX32VD就是一款非常有特色的产品。在保留坚固机身的同时,还对键盘和触控板做了相当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5.
《办公自动化》2011,(23):24+43
为纤薄探索一种全新的定义,轻便又同时强大,这就是超极本。为超极本竖起更高的标尺,改写从审美到应用的全方位感触,这就是华硕ZENBOOKTM UX系列。携手英特尔最新科技,华硕重拳打造的旗下首支超极本TM将再次颠覆用户的移动计算及互联应用体验。  相似文献   

6.
《个人电脑》2012,(6):64-65
尽管英特尔在去年便提出了超极本的概念,且不少厂商也纷纷响应,推出了各自的超极本产品,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苹果MacBookAir创立的神话一直没有被打破——这个超极本的鼻祖"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现在,华硕给了苹果当头一击,其最新的ZENBOOKPrime超极本系列足以让MacBook自愧不如,这款融合了诸多先进特性、采用了各种顶尖技术、基于最新移动计算平台的超极本的确足够超级,看来"超越"也不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华硕携手英特尔打造的首支超极本TM——华硕ZENBOOKTM UX系列(华硕ZENBOOKTM UX21与华硕ZENBOOKTM UX31)将再次颠覆用户的移动计算及互联应用体验。手工打磨抛光一体化全铝合金机身华硕为ZENBOOKTM UX系列确立了前缘3mm、后缘9mm的标准。同时为ZENBOOKTM UX系列挑选了全铝合金材质,并引入可实现超精密加工工艺的CNC数控技术。ZENBOOKTM UX系列的每一面外壳,都是在精准考量各  相似文献   

8.
华硕携手英特尔打造的首支超极本~(TM)——华硕ZENBOOK~(TM) UX系列(华硕ZENBOOK~(TM) UX21与华硕ZENBOOK~(TM) UX31)将再次颠覆用户的移动计算及互联应用体验。手工打磨抛光一体化全铝合金机身华硕为ZENBOOK~(TM) UX系列确立了前缘3mm、后缘9mm的标准。同时为ZENBOOK~(TM) UX系列挑选了全铝合金材质,并引入可实现超精密加工工艺的CNC数控技术。ZENBOOK~(TM) UX系列的每一面外壳,都是在精准考量各  相似文献   

9.
《电脑迷》2013,(1):22
华硕BU400超极本作为华硕商务系列的领军之作,笔记本外观设计保持了华硕商务型笔记本电脑简洁、轻薄的特性。机身设计采用一体成型的概念,配以真正舒适的键盘和精确的触控板,都体现出了BU400的专业设计理念。笔记本采用全新第三代英特尔酷睿i7处理器,支持英特尔vPro和SBA技术。除了硬件规格高外,华硕BU400也接受了最  相似文献   

10.
《电脑时空》2013,(7):33-33
超极本是目前最为火热的IT产品之一,为超极本做配套的配件也格外令人关注。虽然固态硬盘厂商和机械硬盘厂商都针对超极本推出了更薄更轻的存储方案,但英特尔SSD525系列固态硬盘,凭借着mSATA接口的超小身材和超高的读写性能指标,在超极本的存储方案中显得卓尔不群。  相似文献   

11.
《电脑时空》2012,(4):10-11
在苹果推出MacAir一年之久后,英特尔推出了超极本这个概念。而在各厂商正式推出超极本之前,三星就已经推出了13英寸的900X3A。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英特尔始终不承认它为“超极本”。为了顺利进入“超极本”这个大家庭,三星再次发力,于近期推出了5系列多款超极本。  相似文献   

12.
黄兵 《微型计算机》2012,(33):120-121
今年超极本不断扎堆上市,消费者看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从最初的上万元的价格降至几干元,配置从最初的核芯显卡升级到独立显卡。看得出来超极本在逐渐创新和发展。华硕在继UX31之后,又推出了它的后续升级版UX32。作为定位于潮流一族和商务人士的高端系列,UX32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想要与乔帮主的MacBookAir争宠肯定需要实力的,尽管MacBookAir的成功并非偶然,但也并不是说不可战胜。  相似文献   

13.
《微型计算机》2013,(25):76-77
二合一,似乎已经是笔记本电脑与超极本最具前途的发展方向。而华硕Transformer Book系列,一直就是以“变形”的设计而著称。  相似文献   

14.
超极本的大军中,海尔应该算最为独特的一位了.因为定位人群的关系,首先发布的超极本都有着极致轻薄的外观,但性能却不足,价格也居高不下,一贯亲民的海尔在笔记本电脑领域以亲民著称,曾经推出的7G系列以超高性价比获得好评,如今延续7G系列的传统,海尔还推出了超薄本7G-5,与超极本终有一步之遥,不过这一步很快被海尔所超越,随后不久继发布7G-5S宣告了第一款游戏超极本的诞生。  相似文献   

15.
《电脑时空》2012,(2):82-83
与2011年初被平板电脑抢尽风头时的落寞形象相比,自从AcerE2011年9月抢先开售超极本产品蜂乌以来,华硕、东芝、联想相继跟进推出旗下超极本产品.笔记本市场又重新成为了人们热议的对象。作为近年来PC产业发生的最大变革,人们对于超极本能否掀起个人PC市场的新一轮升级充满好奇。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喜欢超极本的纤薄便携,还希望能以触控的方式体验Windows 8,这款来自华硕的触控式超极本应该不会让你失望。触控屏幕添魅力作为VivoBook系列的成员,华硕S550C最大的魅力就是源于电容式触控屏(支持10点操作),堪称Windows 8系统动态磁贴界面的绝配,可以让你像平板电脑一样通过屏幕去操作S550C。实际体验中,S550C屏幕的灵敏  相似文献   

17.
2012年,超极本无疑是笔记本市场上最大的主角.但因为价格原因.超极本还并未被所有用户所接受.不过毫无疑问的是.超极本吸引了所有人的焦点。戴尔也在今年发布了自己的超极本产品.面向高端用户的XPS有超极本推出.面向中低端用户的Inspiron系列也同样推出了超极本.二者相比起来,Inspiron14Z超极本拥有更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18.
《电脑爱好者》2012,(21):94-95
神舟超极本3699元起、海尔3999元、惠普3999元、ACER和华硕4599元、联想4699元、三星和戴尔4999元……随着越来越多超极本跌破5000元大关,超极本的普及期终于来到了吗?以前4000元以内的超极本市场都是神舟和同方等品牌的天下,随着惠普3999元超极本的问世,超极本终于全面进入普及价位。但是,细心的同学应该已经发现了,现在的低价超极本和最初问世的超极本已经出现了分化。  相似文献   

19.
《电脑爱好者》2013,(2):86-89
随着Windows8的推出,超极本也开始了各种"变形之旅"。那么,这类变形超极本到底好用吗?我们不妨听听真实用户的体验心得吧。为了迎合Windows8全新的触控特性,超极本阵营也涌现出了类似联想Yoga、华硕太极等各种不同"概念"形态的新品。那么,这类变形超极本到底好用吗?全新的机身结构能带来怎样的使用体验呢?为此,我们在CFan读者中找到了三位分别使  相似文献   

20.
业界     
《电脑迷》2011,(22):5
华硕发布ZENBOOK UX系列超极本2011年10月18日,华硕电脑在北京发布旗下首款超极本——ZENBOOK UX系列,两款分别为11.6英寸(ASUS ZENBOOK UX21)和13.3英寸(ASUS ZENBOOK UX31)的革命性新品,突破性地运用CNC数控技术及全手工打磨工艺,绽放神秘耀眼的同心圆光流;更率先实现真正的2秒随开即用、2周超长待机。ZENBOOK UX系列笔记本将艺术与科技融为一体,开创笔记本电脑便捷应用新纪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