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国未来低碳能源约束下的能源构成和油气需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艳秋  张抗 《中外能源》2010,15(1):15-22
《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能源需求暨碳排放情景分析》(简称《情景分析》)提供了4种情景,其中低碳情景大致给出了一个可能实现的能源状况,而强化低碳情景则要付出更大努力和超常投入,属于争取实现的可能目标。新能源在能源构成中的扩大是一个漫长的逐渐加速的过程。对水电和新能源的发电量应有较清楚的认识,在中国电力工业构成中,水电和若干新能源装机容量所占比例要明显高于其实际发电量所占比例。按《情景分析》的研究,到21世纪中叶我国能源构成将有很大改善,但还很难将化石能源降到占构成的50%以下,更不能改变传统(基础)能源为主体的情况。即使按低碳和强化纸碳情景的约束条件,中国对油气的需求量仍将持续增长,而在化石能源中相对低碳的天然气发展最快。2035年前后石油需求量可能超过6×108t,天然气需求量可能超过3500×108m3。相应石油进口依赖度可能超过60%,天然气将达到45%左右。煤炭仍居首要能源地位,压低煤炭需求量是实现低碳化的重要措施,但过分压低煤炭比例难以做到。这就要求必须把煤炭清洁化利用和低二氧化碳排放提到能源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认识。中国能源战略应首先关注节能减排,其次是保障基础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以科技领先促进新能源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新能源战略看欧盟能源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欧盟新能源战略的背景,阐述了欧盟新能源战略的主要内容,列举了欧盟2050能源路线图所依据的数据与事实,介绍了路线图所采用的PRIMES模型及七种假设情景,揭示了路线图展现的10个结构性变化及其挑战和机遇,最后提出了对中国能源结构调整与优化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3.
“双碳”目标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工业和制造业应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紧跟国家“双碳”目标的步伐,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等部署工作,在绿色转型中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新能源产业是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主要实现方向。为做好迎接新型资源分配的准备,应把握绿色低碳转型的机遇,大力布局储能产业,适应新能源产业给传统工业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当前分布式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由于种类、规约以及规模差异导致难以集中监测和管理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分布式部署、功能可裁剪、应用可扩展、故障可自愈的需求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线监测系统。系统按照国际通用的电网信息数据模型标准设计,在国内首次为不同类型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标准,能够实现辖区内所有太阳能、风力、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数据统一采集和实时监测。该系统已经在北京市范围内开展应用,预计到2017年,北京市接入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将达到1 500个。目前已经接入项目数量超过100个,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节能与环保》2002,(7):17-19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五”计划纲要,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家经贸委组织制定了八个可持续发展相关规划。本刊在2002年第1~第8期连续全文刊登八个规划。  相似文献   

6.
《节能与环保》2002,(4):19-21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五”计划纲要,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家经贸委组织制定了八个可持续发展相关规划。本刊在2002年第1~第8期连续全文刊登八个规划。  相似文献   

7.
非言 《太阳能》2013,(2):31
2012年12月21日,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召开。北京市质监局、北京市发改委等相关单位代表、北京市各区县代表、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体委员出席了此次大会。第一届专家委员由中国科学院徐建中院士领衔的28名新能源顶尖专家组成,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北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将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模式发生革命性的影响,全球的消费模式、能源格局、物流布局、投资格局和贸易格局都会根据低碳经济的要求进行调整.低碳经济带来的这种调整,既是对上海经济发展的挑战也给上海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低碳经济要求上海的能源建设向低碳能源转变,上海的产业发展向低碳模式转变,上海的制度模式向变革创新...  相似文献   

9.
德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立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涛 《中外能源》2010,15(1):34-45
在欧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立法的强力推动下,德国针对电力、交通和供热供冷等不同领域进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立法,其中电力领域的立法进行得尤为深入;德国制定的2020年交通领域可再生能源利用目标为17%;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供热领域最终能源消费总额中的比例将达到14%。在出台各种法律的同时,德国还制定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法规,典型例子是海上风电和生物质发电。德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其中电力和燃气产业、节能和能效以及气候变化三大领域的法律法规尤为重要。作为一个对化石能源有着巨大需求的国家,德国的二氧化碳减排进行得卓有成效,2007年较之于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下降17.5%,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9%,一次能源供应和经济产出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10.9%和37.2%。同时还带动了欧盟的二氧化碳减排。相比于德国,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力立法存在明显缺陷,一是缺乏深度,二是缺乏定力,三是缺乏耐心。德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立法模式给予我国的启示是:能源立法应从小处做起,不应避重就轻,能源立法应一揽子化。  相似文献   

10.
美国经济危机的复兴与应用清洁能源、节能技术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明钦 《中国能源》2009,31(4):16-20
大规模使用新能源、节能技术可以降低对外国燃料进口的依赖,减缓环境污染,加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所以,推广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已作为各国一条非常重要的国策。本文将阐述美国为何将应用新能源、节能技术与经济复兴和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并深入地揭示其中更高层次的战略意义,以使读者明了应用新能源、节能技术对中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1.
张宇 《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12):4094-4095
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召开,在冬奥会上备受各国关注的重点便是我国在能源供给方面的创新应用。我国冬奥会以绿色环保作为主要技术主题,采用新能源技术为各项赛事运动项目提供能量。这种新能源技术使得我国在赛事举办期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高达三十多万吨,不仅提升民众低碳节能意识、也为开展节能环保活动提供了启示,为其他国家举办赛事、实现绿色运动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方案,真正体现了我国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决心与理念。  相似文献   

12.
3月3日下午3时,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工作报告中提到:“全国政协在2011年加强对‘十二五’规划实施过程中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协商议政.其中关于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顶层设计和科学布局,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等建议,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被称作“人类拯救地球最后一次机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哥本哈根会议已经闭幕,虽然各方评价说法不一,但节能减排、走低碳经济之路却成为各国的共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力推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开发清洁能源,将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创造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2012,(6):18-21
张国宝:我国光伏仅10%用于国内在3月10日上午举行的"政协委员谈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表示,我国生产的太阳能仅有10%留在国内使用,启动国内光伏市场仍需政府更多补助。  相似文献   

15.
如何促进居民以低碳生活来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平阳县城乡居民低碳生活有关状况进行资料采集,摘取有价值的部分进行分析整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促进减少碳排放的低碳消费行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低碳经济的特点,指出低碳经济对于我国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次机遇,通过国外一些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了我国新能源发展的谋略和任务,特别强调了发展农村能源和开发海洋能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福建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来龙 《能源与环境》2010,(2):23-24,29
论述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工业革命。提出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举措,加速福建省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8.
《广西节能》2011,(3):12-13
从萦绕不断的“电荒”到挥之不去的“油荒”.再到时常说起的“煤荒”.能源短缺危机总在我们的耳边不断地敲响着警钟.也促使作为能源消费大国的中国必须踏实履行节能减排的神圣职责。其实,扫描中国的能源消费领域以及相关层面,我们不仅能够发现惊人的能源浪费现象.更能清晰地看到了节能产业的庞大商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各学科学者对社会未来发展关注的重点。在世界能源格局中,我国的能源战略的指导方针,能源发展调整的方向,具体落实到低碳减排、节能的措施等等,成为了广大处于能源电力行业的人员迫切关注的问题。  [方法]  基于对我国能源战略的解读,阐述了能源革命是一个政策导向的、目标倒逼的过程。在当前国际国内背景下,考虑资源和环境两大因素,引入了能源强度、气候强度以及能源技术效率等衡量指标概念,比照当前的能源结构、效率和碳排放系数,对能源电力发展的方向做了梳理:一是提高能源效率,二是调整能源结构。而对与能源电力发展不可分割的低碳减排问题,则从减少排放和排放后的集中处理两个方面进行了量化分析和应用前景探讨。  [结果]  文章论证了能源发展的关键在于依靠科技创新,顺应能源结构调整的趋势,提高能源效率,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加快从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的转变。  [结论]  中国面临从化石燃料推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向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的转变,低碳能源战略是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我国能源消费变化分析及其对能源发展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抗 《中外能源》2012,17(7):1-12
纵观我国10余年的能源消费变化情况显示出:总量上升过快,2000~2010年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达11.58%,而同期世界均值仅为2.81%;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过高、能源强度大,2010年达到0.77t标油/千美元,明显高于世界和OECD国家均值,亦高于不少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构成也未得到明显改善,煤炭所占份额高、消费增长快;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增长较快,但占能源消费总量的份额却下降;新能源所占份额较低。中国必须改变经济和能源发展方式,调整结构,大幅降低能源强度,进而降低能源消费增速,但近10年发展的回顾提醒我们,其落实存在一定难度。经济增速过快、经济结构失调是能源消费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适中的经济增长率是保障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低、节能指标得以落实的前提条件。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同时,对非化石能源的发展要有客观的估计,政府或其他方面的补贴应主要用于科研、用于由实验室向大规模应用之间过渡性的工业化试验,拔苗助长将适得其反。在能源战略上应强调节能减排、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多元互补,均衡发展、因地制宜。把节约能源、降低能源强度作为国策放在能源战略的首位,逐步增大石油,特别是天然气、一次电力和新能源的比例,降低煤炭在能源构成中的份额。要走因地制宜、多元化互补发展之路,多侧面、多方式、多途径地实现能源供应和消费的广义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