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土家织锦是身处巴楚文化长期融合与发酵区域的土家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一种艺术理解,反映了土家人生产生活的一种精神特质,更是体现了土家织锦对巴楚文化的精神继承。本文从西兰卡普的巴楚文化历史溯源出发,立足于史料记载和巴楚文化特征,通过西兰卡普中体现出的热烈奔放的浪漫风格、朴拙的审美情趣、兼容并蓄、果敢创新等文化精神内涵来分析与巴楚文化精神之间存在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2.
论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艺术的审美特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鄂西土家族传统民居艺术则是其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它的外部造型与内部空间营建,以及对山地自然环境的充分适应与巧妙利用,不仅体现了实用与审美、建筑与场所的完美结合,而且反映了土家人对于生活与美的理解。从鄂西土家民居的审美视角出发,通过对吊角楼建筑形态美学特征的研究和分析,试图揭示土家民居建筑中所蕴涵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品质,吸取其设计精髓,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以问卷、访谈等方式对酉阳县酉酬镇、酉水河镇、可大乡进行了土家语使用情况的田野调查。从使用者的分布情况、土家语和汉语语言使用能力、家庭及公共场所土家语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记录,对土家语的濒危程度和濒危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家语濒危程度非常严重,处于接近灭绝的边缘。  相似文献   

4.
语言态度对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通过对湖南省龙山县坡脚乡万龙村土家族人的实地语言情况的调查,可以从主观评价、民族意识、价值取向与行为倾向、语言忠诚等方面分析土家人的语言态度,从而透视和反观土家语濒危现象.  相似文献   

5.
土家织锦是湘西土家族审美文化延续及文化传承的产物,以生命为美的审美观念让织锦在土家族的服饰、 居住、祭祀等民俗活动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艺术必需品。土家织锦不仅有多个品种、多种表现形式和表现风格, 更有及其丰富的图案纹样。本文从土家织锦(以西兰卡普为代表)的图纹形象特征、色彩、结构及象征意义等几 个方面对土家织锦的图纹式样进行分析,以进一步理解土家织锦包含的深刻寓意。  相似文献   

6.
土家织锦的核心价值是传统文化和工艺技术融合一体的技术文化。从土家织锦独特的织造技术和鲜明特征的纹样来讨论其构成的"技术文化"体系,说明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筑其独具一格的工艺技术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吊脚楼具有鲜明的土家族民族特色,是土家居住文化的杰出代表,加强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保护、开发和利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传统文化核心为孝文化。孝文化渗透到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它不但是治家的秘笈也是治国的经纬。历朝统治者除了在道德上大力倡导孝文化以外,更是以法律的形式,通过强制的手段推行孝文化,企图以孝来规范社会秩序,以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这就使得中国传统的法律打上了"孝"文化的印迹,传统法律里包含了丰富的"孝"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9.
土家和巴人历史上有血缘关系,表现巴土文化的习俗、诗词歌舞具有浓的地方特色。作为旅游资源,这些均当加以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文明家庭与成才的问题,是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问题,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文明家庭的道德修养是立志成才者的思想基础;二、文明家庭的经济条件是立志成才者的物质基础;三、文明家庭的文化优势是立志成才者的智能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土家族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其在土家族发展中起到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理需求,而且还满足了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文章从土家族饮食习俗的实例入手,研究了土家族饮食文化的社会意义,旨在探讨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历史内涵。  相似文献   

12.
建筑冷热电联产系统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热电联产系统(CCHP)是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用于建筑楼宇的冷热电联产系统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为了研究适用于建筑的冷热电联产系统方案,结合一个工程样例,提出了三套发电功率不同的方案,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案之间的差别,并从年运行小时数,天然气价格,电价等方面评价了这些因素对于冷热电联产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发现,联产系统年运行小时数越多,其经济性越好,而选择合适的发电功率可以减小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戈登的民族关系变量为据,从湖北省宣恩县小茅坡营村的人口迁移、语言使用、族际通婚、族群平等等四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影响当地土家、苗、汉等民族间关系的因素,并阐述了当地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渝东南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下,这里的土家族民居发展积淀出自身独特的民族特色。着重从渝东南土家族民居的用材与构件形式、屋架形制与屋面形态、建筑装饰艺术三个方面入手,对土家族民居的建造技术与艺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5.
对盐边纳西族和宣汉土家族少数民族聚住区的6所中小学的1430名学生进行调研发现:男女生对开设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课程的思想认识不高,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及健康课程开展状况不容乐观,课外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不尽如人意。建议重点提高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认识水平,开设健康教育课程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媒体加强宣传,形成一体化的健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以张宅为例 ,从平面布局、空间形态、结构与装饰、景观意向与环境生态及文化五个方面初步探讨了鄂西土家族民居建筑的基本特征及其艺术魅力 ,并就其对现代建筑的价值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基于女性视角,视新嫁娘为核心的土家族哭嫁歌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充分展示了女性的生命体验;《诗经》中的恋爱、婚姻家庭诗篇的情感真挚、淳朴而富有感染力,完全是女子个人、家庭关系、社会伦理之间的情感记录。土家族哭嫁歌和《诗经》无不形象鲜明地呈现了女性生命意识的审美意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女性话语——主体的爱欲诉说;身份认同——生命的自觉体悟;生存超越——和谐的幸福追求。  相似文献   

18.
羌族刺绣是羌族服饰中重要的装饰之一,题材广泛,色彩艳丽,独具特色,并且具有审美与实用,传承民族文化和教化等独特功能。但由于受传承方式与环境变化等的影响,羌族刺绣面临着传承危机,主要分析羌族刺绣危机,探讨如何传承、保护羌族刺绣。以期为其他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一定参照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