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曹康建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9(3):83-86,102
喷射混凝土技术,已经成为地下工程和岩土工程支护中最有效的支护手段之一,它可以配合其它支护构件或单独地作为结构的永久性支护.结合钢纤维喷射混凝土单层衬砌的研究现状、单层衬砌支护机理以及湿喷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特性等,介绍了在宜昌-巴东高速公路峡口隧道斜井中的应用,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湿喷钢纤维混凝土在东三电工程边坡支护中的应用为实例,论述了钢纤维混凝土用料,配合比、湿喷作业流程、施工工艺和质量验收标准。 相似文献
5.
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在高地应力地下洞室群支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建筑材料,因其特殊的组成结构,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并且施工快速、方便。高地应力条件下的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过程中,常常有岩爆产生。为了有效抑制岩爆规模,避免产生大的安全事故,需要对围岩进行快速有效的支护。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应用于某水电站地下厂房顶拱和边墙的初期支护,对抑制岩爆,减小围岩初期变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喷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采用湿喷工艺,用于Tendaho隧洞工程,与挂钢筋网喷混凝土相比较,湿喷钢纤维混凝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湿喷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用于边坡防护的新材料与工艺,它是在原喷混凝土工艺中加入适量的纤维,使混凝土形成一种新型复合体,从而达到改善喷混凝土的延展性,提高其抗弯、抗拉、抗剪强度以及改进混凝土抗冲击、耐疲劳等力学性能,提高软弱围岩的自承能力和支护安全性的目的。在西藏直孔电站厂房的边坡支护中进行了应用,并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大朝山水电站地下厂区的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和评价,为设计、施工提供地质依据。施工过程中对围岩的变形、应力进行监测,观测资源反映出地下洞室群的围岩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9.
10.
拉西瓦水电站工程高地应力地区大型地下厂房洞群围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地应力地区大型地下厂房洞群围岩稳定是当前岩石力学重大技术问题之一,也是生产急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以拉西瓦工程为背景,以围岩稳定为条件,以地下厂房优化设计为目的,对高地应力地区大型地下厂房洞群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利用敏感度概念,对影响围岩稳定的诸因素按敏感度排序。人中找出主要因素,制定出正确研究方法;对工程区地应力背景及地应力设计模拟进行了深入研究;开展了以模拟洞开挖试验为主的原始地应力状态下岩体特性研究,探讨了高围压下岩体力学特性及其相应的计算模型;并在上述研究成果的指导下进行了拉西瓦地下厂房优化设计,取得了相当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12.
大型地下水电站厂房洞群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本文对拟建的超大型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三维地质力学模型试验作了综合介绍,包括采用离散化多主应力面加载和控制系统,解决了复杂三维初始应力场的模拟难题;采用机械臂和步进微型掘进机技术、微型高精度位移量测技术、声波测试技术、光纤测量及内窥摄影技术等,解决了三维试验中的隐蔽开挖模拟及内部量测等关键技术问题。试验结果表明拟建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的总体布置、洞型设计、洞室间距是合理的,推荐的支护方案对洞室整体性的加强有明显的作用,对设计方案起到有力的支持和验证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以我国已建和在建的大型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施工实践为依据,系统总结了厂房顶拱、高边墙、母线洞等特殊部位的专项施工技术,并总结出了"先中后边、先软后硬","施工分层、一次预裂"及"先洞后墙、通层加固"的技术原则。随后运用三维有限元计算软件,对相关技术的施工效果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施工工艺对地下洞室施工开挖和围岩破坏的影响,有效地论证了施工技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乌东德水电站岩锚梁体型、蜗壳开挖结构及母线廊道内电气设备布置等方面的研究,对主厂房洞室规模进行了合理优化。基于对国内17个已建水电站地下厂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厂房不同部位长短锚杆与洞室规模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规范初步确定了厂房不同部位的支护方案及参数。在此基础上,构建三维数值模型,进一步分析不同工况下洞室群围岩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水电站地下厂房布置紧凑,厂房规模大幅降低,与同期建设的白鹤滩水电站相比,其跨顺比、长垂比降幅分别达10.6%和15.7%;施加的围岩支护可以较好地控制围岩变形,且有锚索支护工况在保障洞室稳定安全方面较优,围岩整体稳定性较好,进一步验证了支护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下工程的安全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18.
针对中东某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抗震稳定性问题,以掌握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地震动力响应为目标,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方法,依据当地及欧洲标准,对该地下厂房洞室群地震响应进行三维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了洞室围岩加速度、位移、塑性区、应力分布特征及支护受力特征。结果表明:在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开挖面上,围岩的加速度会表现出明显的放大效应,且结构面上会加剧加速度响应;位移时程响应与输入地震荷载位移时程曲线形态一致,但在幅值和相位上有一定差异;围岩相对变形、残余变形较大的部位与加速度放大系数较大的部位一致,围岩塑性区和应力松弛区增加较为明显的部位与加速度放大系数较大、相对变形和残余变形较大的部位基本一致;在地震作用下,围岩支护结构受力增长较小,锚杆受力超过300 MPa的百分比与围岩变形、塑性区的发展规律一致。研究成果对地下工程围岩抗震稳定性分析和抗震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分析各种收敛测量技术及其局限,提出了传统钢尺收敛测量技术的改进方案。给出了一种新型收敛测桩的结构及其安装操作方法,该新方案具有操作难度低、测量速度快、不影响测量精度等优点,能够实现10 m以上测距的收敛测量。据此提出了适用于大断面隧洞和大跨度地下洞室的收敛测量布置方案,同时给出了实际测量成果,证明新型收敛测桩能够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