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体船阻力性能计算及船型设计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基于船体阻力性能优化的双体船数字化设计方法。优化选取适宜菱形系数Cp和宽度吃水比b/T,运用Maxsurf建立双体船片体模型,并运用Hullspeed细长体理论分析不同片体中心距K/b及长宽比L/b下的双体船阻力,得出兴波阻力及其干扰因子变化规律。分析找出设计船的临界傅汝德数Frc和片体无干扰傅汝德数Fr0,以及对阻力影响减弱的K/b和L/b范围,据此进行双体船船型优化,完成双体船设计。  相似文献   

2.
采用楔入劈拉法试验,设置20~600 ℃共10组温度,试件尺寸统一采用230 mm×200 mm×200 mm,初始缝高比为0.4.根据试验得到的荷载-开口位移曲线(P-CMOD)求得应力强度因子曲线(K曲线).基于虚拟裂缝黏聚应力,对高温后混凝土断裂全过程的裂缝扩展阻力曲线进行求解.将混凝土断裂全过程划分为4个部分,裂缝黏聚应力呈Petersson双线性软化曲线分布.计算表明,在某一特定温度下,裂缝扩展阻力曲线随裂缝扩展长度的增加而增长;阻力曲线随温度的上升呈下降趋势.对应力强度因子曲线与裂缝扩展阻力曲线进行裂缝扩展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当裂缝扩展阻力曲线位于应力强度因子曲线上方时,裂缝稳定发展;反之,裂缝将失稳发展.该判据可以等同于双K断裂准则,起裂韧度、失稳韧度是裂缝扩展阻力曲线上的2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催化剂填充床内的反应和扩散,按化学工程的观点,导出了反应过程的总阻力为传质阻R1和反应阻力R2之和以及过程的总效率因子,并得到了转化率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4.
阻力控制系统犁耕阻力的模型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系统辨识方法建立拖拉机阻力控制系统犁耕阻力的数学模型,用田间实验来惧必须的数据并加以验证,所得结果为今后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离心机原理和细观力学的颗粒流理论,采用PFC2D数值分析系统,模拟静压桩在砂土中的沉桩过程,重点分析了平底桩、120°尖头桩和60°尖头桩3种不同桩型在分级加载下桩端阻力、桩侧阻力的变化特性,对其发展规律进行了初步揭示.结果表明:桩端阻力存在临界深度,3种桩型中桩端阻力最大的是平底桩,60°尖头桩的桩端阻力最小;桩端阻力随刺入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在不同刺入深度,其变化规律并不一致.在同一位置随着桩刺入深度的增大,桩侧阻力逐步减小,上部桩侧阻力为零或负值;在刺入深度相同时,沿桩的深度方向桩侧阻力逐步增大.  相似文献   

6.
泥石流运动阻力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石流是一种由液相浆体和固相粗颗粒构成的特殊两相流体,其运动和动力性质研究的关键在于科学认识和描述其阻力特性。泥石流的阻力可以分为内部阻力和外部阻力。外部阻力是沟道底床和侧壁与泥石流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沟床的粗糙度、几何形态以及泥石流体的性质相关。内部阻力与泥石流体的物质构成有关,粘性细颗粒含量较多的粘性泥石流在运动过程中固、液两相的相对速度不明显,可以将粘性泥石流看成是一种均匀的混合流体,用伪一相流进行模拟,但其内部阻力仍应分为液相浆体阻力和固相颗粒间的阻力;粘性细颗粒含量较少的泥石流,液相浆体对粗颗粒的约束作用较小,存在明显的相间速度,诸如粘性拖曳力、附加质量力等相间作用力的影响非常重要。浆体中的细颗粒物质对泥石流运动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细颗粒物质的含量改变了液相浆体的阻力特性,包括屈服应力和粘性系数,而浆体的粘性将进一步改变固相颗粒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分析粘性泥石流的阻力特性,我们初步提出了泥石流的综合阻力模型。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一般情况下脱模阻力计算公式的简化,引入了两个简化系数。分析了几种特殊情况下的脱模阻力,导出了一项附加脱模阻力计算公式,也引入了一个简化系数。以表格形式列出了几个简化系数与有关参数的函数关系,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大型沉井实测下沉阻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型沉井下沉过程中摩阻力和底部的端阻力分布是沉井下沉可行性的主要控制因素,基于大直径桩和中、小型沉井的研究成果已不适用。结合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大型沉井下沉过程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了大型沉井基础下沉机理和下沉过程中的受力特性,验证了不同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在沉井工程中的适用性;对比沉井下沉至不同深度时,底面阻力和井壁侧摩阻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对现行规范建议的侧摩阻力的计算公式和分布特征进行初步修正,结论可供大型沉井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土力学原理分析了装载过程及料堆对铲斗的作用力.按照铲斗底刃的轨迹把铲掘过程分为平铲和斜铲2种类型,分别建立了插入阻力和铲取阻力的计算公式.在料堆的物理性质和铲斗的几何特性一定的情况下,平铲时插入阻力是插入深度的三次函数而铲取阻力是二次函数,斜铲时插入阻力和铲取阻力都是插入深度的三次函数.通过实验和数字仿真可知,基于土力学的插入阻力和铲取阻力的数字仿真曲线比基于经验公式的数字仿真曲线更加接近实验曲线.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土力学原理分析了装载过程及料堆对铲斗的作用力.按照铲斗底刃的轨迹把铲掘过程分为平铲和斜铲2种类型,分别建立了插入阻力和铲取阻力的计算公式.在料堆的物理性质和铲斗的几何特性一定的情况下,平铲时插入阻力是插入深度的三次函数而铲取阻力是二次函数,斜铲时插入阻力和铲取阻力都是插入深度的三次函数.通过实验和数字仿真可知,基于土力学的插入阻力和铲取阻力的数字仿真曲线比基于经验公式的数字仿真曲线更加接近实验曲线.  相似文献   

11.
水力压裂是提高储层产能的有效措施,而其效果与支撑剂性能相关.破碎率是水力压裂用支撑剂性能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遵循有关测试标准的规定,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支撑剂铺置浓度、铺置方式、闭合应力加载速率、支撑剂湿度和粒径分布等因素对石英砂、陶粒类支撑剂破碎率测试值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这些因素对支撑剂破碎率测试值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中的抗力分项系数反映了结构抗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异性,其取值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结构可靠度设计的精确性。由于我国现行公路钢桥设计规范已经过时,新的规范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势在必行。故本文在对现行规范下公路钢桥结构五种基本受力构件的可靠指标校准的基础上,优化计算了各类构件的抗力分项系数,并将结果与国内外相关规范的取值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给出了建议取值。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现场实测挡墙位移,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建立了三维模型,使基坑挡墙位移的计算值与实测值逼近,从而计算出各工况下能反映土体变形总体效应的综合参数——等效水平抗力系数Kh.结合武汉某深基坑工程的特点,分析了在基坑几何形状不对称、周边荷载分布不对称和被动区土体加固等因素影响下Kh值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Kh值的变化具有显著的三维空间效应,且土体的被动抗力随时间而不断衰减.在基坑施工过程中,考虑时空效应的影响并充分利用土体的被动抗力分布规律,对维持基坑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电阻电路的Y-△等效代换方法,计算出六角形分布无限电阻网络的等值电阻。  相似文献   

15.
浆体的流动阻力是浆体输送管道设计的重要参数,其大小直接影响到输送的费用.因此研究不同流态下浆体的流动阻力机理并采用适当的减阻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总结国内外对管道中浆体流动状态分析的基础上,对完全分层和完全混合两种流动状态下的阻力机理进行了探讨;针对影响浆体流动阻力的影响因素,对适当粒径级配减阻、减阻剂减阻、升温减阻等减阻技术做出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6.
研究碳纤维水泥试块两电极电阻和三电极法测得的体积电阻与表面电阻。结果表明两电极电阻接近于体积电阻,表面电阻不稳定,对两电极电阻存在一定影响,采取相应措施可减少其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用两电极电阻变化来表征体积电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但作者以抒情、含蓄等诗的笔法以及诗文并用等手法来写史,使纪传体史书具备了诗的因素,充满了诗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基于队列和负载因子的动态参数随机指数标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随机指数标记算法(REM)队列抖动大,对动态数据流响应慢,以及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分析了算法的控制属性,并提出了一种参数动态调整的随机指数标记算法(DREM).基于控制理论的分析表明,REM算法具有比例积分(PI)控制属性.通过引入队列因子和负载因子的概念,对队列调整状态进行实时划分,能够有效地判断当前网络的拥塞状况.同时,利用队列和负载因子设计了关键参数的调整率,以协助基于"和式增加积式减少(AIMD)"规则的TCP拥塞控制策略,有效增强了REM算法的控制性能.NS2平台中的仿真实验表明,相对于标准REM算法,DREM提高了队列长度的响应能力,减小了丢包率,增强了主动队列管理算法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喷洒方式对花岗岩残积土进行表面处理并进行耐崩解试验和抗冲刷模型试验.结合扫描电镜观测和颗粒粒度分析等微观测试技术,研究了喷洒式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ly?Induced?Calcium?Carbonate?Precipitation?,MICP)表面处理对花岗岩残积土的耐崩解性和抗冲刷性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求解梯形电阻网络中的递推关系,推导出梯形电阻网络中等效电阻及节点电压的计算通式;证明了无穷梯形电阻网络等效电阻为常数,且给出其计算公式;提出梯形电阻网络按无穷网络简化计算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