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lanning》2019,(2)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在学生实习期间面对实习时间长以及学生党员数量大、分散、流动频率高等诸多不利因素,组织生活执行不到位、党员教育管理落实不严的现象相对突出。如何切实加强实习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学生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文章通过对高职生实习期间党建工作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在"互联网+"时代加强实习期间党建工作的对策;"互联网+"进行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机制优化和载体创新,既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开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弥补传统党建工作方式不足和应对实习期间诸多不利因素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信息时代到来。信息技术已经在社会各领域生产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互联网应用于高校党建工作中也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模式,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长足发展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在高校党建工作创新中应用的可行性,然后针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具体途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领域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5)
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加强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使得这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获得较为良好的基础保障,在实际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加强这两项工作时,不仅需要通过其在这两项工作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分析,同时还需要针对"互联网+"信息技术为这两项工作的开展而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出其在这两项工作开展时所发挥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学生作为新媒体技术的主要受众,党建工作理应探索利用"互联网+"的模式来探索创新工作方式以顺应时代需求,建立起具有学校特点的且与时俱进的党建工作机制,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从"互联网+"模式下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发,探讨在该模式下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7)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推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同样应当与"互联网+"理念开展充分融合,紧随时代发展脚步进行创新发展。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推行"互联网+党建"模式的意义,对"互联网+党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策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2)
"互联网+"将改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传统模式,我们必须把握机遇,乘势而上;面对挑战,提前谋划。通过分析"互联网+"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挑战,探讨如何综合运用互联网的理念、技术和手段,构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7)
随着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到今日"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中国这个时代的标志,"互联网+"已经走进了我国医疗、教育、商业、生产等各个方面,而"互联网+"所带来的升华效应也为我国各行各业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所应用于高校管理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通过这一大好时代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应用于高校管理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发展。以下,本文以"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及启示为题,从"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应用两方面展开论述,深刻研究"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在逐渐提高,"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改革步伐加快,"微思政"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改革。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互联网以及其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不仅实现了教育形式的创新,而且还推动了思政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思政"优势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现阶段思政教育现状,分析"微思政"优势。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4)
近年来,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提供的主要场所,其教育管理工作也是至关重要。而在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中,党建工作十分重视,而互联网的发展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也产生了很大的挑战,同时在实际党建工作中也是存在诸多问题,下面,本文就针对"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工作创新路径,希望对其党建工作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3)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新趋势对思想教育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各大高校辅导员应该认识到"互联网+"模式的重要性,结合自身实际的工作需要,把"互联网+"有效的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本文简述了"互联网+"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并对高校辅导员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2)
"毛目显"是刘勰对《文心雕龙》下篇的主旨的概括,是指对那些关涉文学创作的细目进行论述。但是长期以来,龙学界忽视了下篇的"毛目"属性,将其概括为"剖情析采"或者创作论、批评论、文学史论、文德论等等,有的甚至在此基础上调整《文心雕龙》的篇章结构。这些做法欠妥当。将"毛目"概括为"剖情析采"是建立在对"剖情析采"与"笼圈条贯"的误解之上的;将"毛目"概括为创作论、批评论、文学史论、文德论等,把"毛目"变成了"纲领",是今人文学观的投射,也不符合刘勰的本意。  相似文献   

12.
"十次小组""流动性"解析与延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十次小组关注的流动性概念的研究,从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组织性、历时性以及社会的流动属性出发,对城市流动性理念进行解析。流动性以其表象中物质性的可视运动方式与隐性中非物质性不可视的流动并置,为当代城市与建筑设计实践带来启示性思路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王冬 《城市建筑》2009,(6):31-33
本文分析了西部建筑师群体的心理状态和意识观念,将其专业工作状态定位为——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进而剖析了这种状态的几方面表现。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2,(3)
在汉语中,"二"和"两"作为数词,常常互换使用,但从二者的来源和发展状况看,"二"和"两"并不相同,它们在使用上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结合大连城市色彩的地域性建设与规划,论述了大连城市色彩的主题色彩,存在的问题以及世界各城市关于应对"地球变暧",低碳经济解决的渠道.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4):109-114
针对信息技术与建筑业的深度融合,安装工程计价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完善,因此,作为培养高素质安装工程计价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要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信息化体系的构建。文章立足于构建"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信息化体系视角,以论述信息化技术在"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中的应用价值作为切入点,阐述构建"安装工程计价"课程信息化模型的框架,最后提出优化课程信息化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据说目前有关部门发布了一个关于在建材中“和”、“合”标准用法的规定。但其中,“掺合料”、“拌合”这种用法在汉语用词上是有误的。这两个字的读音与国家规定的普通话“以北方音为基础”有关。“和”在汉语中有五个读音:h(如温和、和平、共和),h(如一唱一和)、h(如打麻将和  相似文献   

18.
李华 《新建筑》2010,(6):121-123
此文是一篇非严格意义上的对《不分类的建筑》的书评。与一般的评价式书评不同,它试图通过重构书中阅读的线索,探讨建筑写作的一种立场,即作者所关注的"游牧",在拓展建筑学的知识中所具有的价值,带来的思考和问题。  相似文献   

19.
剥落历史的封存,我们找寻这里的记忆 对“四合院”,我们总有一些印象中的固有记忆:垂花门、照壁、抄手游廊、层层递进的院落,围着院子的家长里短和小生活.而当我踏足水车胡同24号的时候,所有对四合院的幻想都破灭了.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22,(1)
人民是唯一的吗?人民是人还是民?人民是谁?对人民的审视,关联着现代国家的行政合法性与正当性,也构成了公共性的价值根基。基于学术史的梳理,重新将"人民"引入行政学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到在理论和实践取向上,"人民"总是在形式和口号上成为行政目标的代名词,其价值蕴涵经历了数次内部的分化与流变,最终实现了行政公共性等同于人民权力与价值的理论确认。"人民至上"作为一种行政价值,在实践和价值的双重维度上引领了我国公共生活与行政变革的良序发展,让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中显示出正当性与确证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