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更好地适应目前多岩性矿石用于生产机制砂的现状,在机制砂相同级配和粒形的条件下,选取6种常见不同岩性机制砂,研究机制砂岩性对胶砂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岩性机制砂对胶砂和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与机制砂颗粒表面织构、石粉吸附性、化学组成等相关性较大,且钙质机制砂整体上优于硅质机制砂;颗粒表面织构不平整,石粉吸附性大的花岗岩、凝灰岩和片麻岩机制砂对胶砂和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较大,与减水剂适应性较差;不同岩性机制砂的表面织构、石粉吸附性和化学组成对胶砂和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机制砂岩性对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岩性对高强混凝土工作性影响甚微,相比而言,石灰岩性机制砂对应的混凝坍落度和扩展度均最高,综合工作性能最佳,这与其MB值和石粉含量较低相关。机制砂岩性对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没有显著影响,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依照石灰岩、白云岩及铁尾矿的顺序呈小幅增长趋势,铁尾矿岩性机制砂的棱角性最大,因而宏观上表现为劈裂抗拉强度最高。由于机制砂的岩性未改变集浆比等关键参数,因此未对混凝土的静压弹性模量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福建地区熔结凝灰岩和中粒花岗岩两种岩性的机制砂矿物组成、物理性能及对胶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机制砂级配和粒形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岩性的机制砂对水泥胶砂性能影响较大~([1]);花岗岩机制砂因石粉吸附性大,对胶砂和易性影响更大,与减水剂适应性更差;而凝灰岩机制砂7d和28d胶砂强度不如花岗岩机制砂。  相似文献   

4.
首先通过控制石粉岩性、含量的变化得到一系列混凝土试件,然后按照相关试验规程对其进行性能测试,最后通过对比各项试验结果分析与总结出了石粉岩性对混凝土工作性、体积稳定性、强度等方面的影响,为机制砂替代河砂制备混凝土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机制砂级配对胶砂和混凝土影响,研究Ⅱ区下限、中值、上限以及1.18mm以上颗粒不同含量机制砂对胶砂和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Ⅱ区机制砂变粗,胶砂稠度增大,强度提高。用Ⅱ区上限、中值、下限机制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对于C30混凝土,采用Ⅱ区上限附近偏细砂可弥补浆体不足,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和易性。对于C50混凝土,采用中值到下限偏粗砂可提高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2015,(12)
机制砂颗粒形状是否良好是评价机制砂品质的重要方面。通过研究不同片状颗粒含量机制砂对水泥胶砂和混凝土流动性、强度、耐久性的影响,提出片状机制砂的定义及检测方法,同时提出片状含量合理控制范围,为今后机制砂相关标准片状颗粒技术指标制定提供参考。研究表明,随着片状机制砂含量的增加,水泥胶砂和混凝土的各项性能随之下降。对于水泥胶砂用机制砂,片状颗粒含量不宜超过10%;对混凝土用机制砂,片状颗粒含量不宜超过20%。片状颗粒对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影响要高于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相似文献   

7.
依托肯尼亚蒙内标轨铁路工程,试验分析了砂岩机制砂石粉含量对中等强度等级混凝土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及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处于一定范围时,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具有提高效果。对C35及C45强度等级机制砂混凝土,当石粉含量分别不超过9%和8%时,28d龄期后的机制砂混凝土干燥收缩与普通河砂混凝土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张雪楠 《北方建筑》2021,6(4):52-55
机制砂具有成本低、环保等特点,作为天然砂的替代产品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但由于机制砂原材料来源各异及机制砂存在诸如表面粗糙、颗粒棱角多、较高的石粉含量、级配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机制砂的工程应用.本文阐述了机制砂原材料来源、制备工艺和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提出了机制砂混凝土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相应解决对策.结果表明,为了有效控制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不利影响,应选择适宜的母岩作为原材料,并对机制砂的宏观形貌、石粉含量及其吸附性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机制砂混凝土中单掺粉煤灰、单掺矿粉及掺复合矿物掺合料时,对机制砂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粉煤灰对混凝土的工作性有明显的改善,但对强度的影响较大;单掺矿粉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影响较大,但对强度影响较小;掺复合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施工性得以提高,并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试验研究了机制砂参数,如细度模数、级配、石粉含量等对砂浆流动性和强度的影响,并重点研究了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强度、弹性模量和干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细度模数和级配对砂浆流动性有一定的影响,对强度影响较小.石粉含量对砂浆流动性和强度影响非常明显保持相同坍落度时,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大,混凝土需水量逐渐增大,强度逐渐下降,但混凝土弹性模量先增大后减小.石粉含量小于10%时,其对混凝土干缩影响较小,当其超过10%时,混凝土干缩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1.
结合机制砂的颗粒级配、MB值,压碎值等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测试对比。实验表明:机制砂颗粒级配良好时,合理砂率可适当降低,能保持良好的和易性;砂率提高对外加剂掺量影响较小;当MB值≤1.4时,外加剂掺量处于低位,当MB值>1.4时,对外加剂掺量的增加有显著影响;机制砂压碎值越低,混凝土抗压强度越高。  相似文献   

12.
在天然砂资源相对匮乏的今天,用机制砂替代天然砂作为细集料应用于混凝土之中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论述了我国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从石粉含量、颗粒级配、亚甲蓝MB值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及对机制砂混凝土抗冻性能、抗渗性能和耐磨性能的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现阶段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进展提供较为有意义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花岗岩机制砂(MS)对混凝土的流变性能、力学性能以及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制砂会显著影响混凝土的流变性能,增大拌合物的塑性粘度;在保证相同工作性能的条件下,机制砂用量越多则需要更多地减水剂;当坍落度固定在一定范围内时,机制砂不会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产生负面影响,适量机制砂反而会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机制砂用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基本保持不变,而干缩逐渐增大,当机制砂用量超过一定范围时,混凝土的徐变也会增大。  相似文献   

14.
2015年初,随着港珠澳大桥沉管工程的开始,周围片区采砂责令停止,连锁反应引发片区建筑行业用砂的紧张,更甚有些混凝土搅拌站无砂可用,不由得使人对未来天然砂资源的猜想,加上环境问题的限制和天然砂资源日益匮乏,从而引申到天然砂替代品的讨论。所以使用机制砂已势在必行,但机制砂与天然在形成过程中上以及本身形态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研究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和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天然砂资源日益紧缺和限采,机制砂逐渐大范围使用。安徽省建筑石料用矿产资源丰富,为发展机制砂产业、推进建筑石料机制砂一体化生产提供了基础。各地制砂采用的母岩岩石类型众多,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混凝土的性能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文章分别探讨了不同母岩岩性的机制砂和不同母岩岩性的石粉对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耐久性的影响,并针对机制砂混凝土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研究机制砂的合理应用,选取了3种不同岩性的机制砂,通过分级筛分后调配成Ⅱ区中砂,设计了三种不同级配的机制砂。研究了不同机制砂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微观形貌,以及不同机制砂对胶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机制砂颗粒的长径比和圆形度有一定的差异,个别粒级的参数差异较大;级配对钙基机制砂胶砂强度影响没有硅基机制砂显著;细度模数较大时,钙基机制砂胶砂强度大于硅基机制砂。  相似文献   

17.
以石粉部分取代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研究石粉取代量为0,10%,15%,20%,25%,30%时的机制砂混凝土性能,测试混凝土抗压强度、抗硫酸盐侵蚀、碳化深度、抗氯离子扩散系数等性能指标.结果显示,当水胶比、石粉细度固定时,混凝土性能随石粉取代量增加而降低;当石粉取代胶材量为15%、石粉细度为30%、水胶比为0.5时,2...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洗机制砂超细颗粒含量少,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能差、泵送难等问题,通过向水洗机制砂中掺入部分超细砂的方式,开展了超细砂对水洗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超细砂可以优化水洗机制砂颗粒级配,且提高了水洗机制砂混凝土基本性能。当超细砂质量掺量为30%时,混合砂级配及混合砂混凝土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9.
部分工程实践和试验结果表明,凝灰岩等硅质机制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较高、强度相对较低、且综合抗裂能力较差。为了探明其影响机理,在固定水泥、粉煤灰、外加剂和粗骨料前提下,开展了凝灰岩、花岗岩、片麻岩和石灰岩等不同岩性机制砂品质试验、石粉需水量比及其形貌测试、砂浆抗压强度及其孔结构特性测试,以及二级配C30泵送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硅质机制砂混凝土比石灰岩钙质机制砂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高且强度低,这主要与硅质机制砂中粒径小于0.16 mm的石粉和粒径小于0.08 mm的微粒需水量比较高、粒形较差,其配制的砂浆抗压强度较低、总孔体积和孔隙率较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采用振动搅拌与普通搅拌在相同材料配合比及混合时间下对机制砂混凝土进行对比试验,测试振动搅拌对机制砂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排空时间、含气量和电通量等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在不同搅拌方式下各指标的离差系数.结果表明:相比普通搅拌,采用振动搅拌时,新拌混凝土的排空时间缩短了35.6%,坍落度、含气量分别增大了9.8%、3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