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杰  刘教民 《低压电器》2004,(7):11-15,56
燃弧时间是开关电器的一个重要参数,电器的可靠性和寿命直接受燃弧时间的影响.根据燃弧时间可将电器分级,而燃弧时间取决于材料、设计、运行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介绍了一种综合的电器质量监控方法,取燃弧时间的影响因素为样本属性,以燃弧时间确定样本类别,在同类别样本中利用FICSEM方法提取关键影响因素,并获得达到相同燃弧时间的影响因素组合.提高关键影响因素以提高产品质量,利用最优影响因素组合降低产品成本,规避生产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出AgNi触点材料.系统研究了镍含量、初始镍颗粒尺寸、添加物对AgNi触点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及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镍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但团聚镍颗粒尺寸增大,增加材料的燃弧时间、燃弧能量及熔焊力;镍颗粒细化可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缩短材料的燃弧时间、降低燃弧能量并较少熔焊力;微量高熔点添加物对力学性能影响甚微,但可改善纵向镍颗粒分布,增加材料的燃弧时间、燃弧能量并减少熔焊力.  相似文献   

3.
燃弧时间是影响电弧能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电弧的燃烧会造成触头熔焊、侵蚀等失效现象,进而影响继电器的工作可靠性和电寿命.分析了电流、电源电压、电路电感、触头材料和分断速度等是如何影响燃弧时间的,指出电流与燃弧时间之间呈指数或线性关系,分断速度与燃弧时间之间表现为负指数或倒数关系.  相似文献   

4.
介绍粗细调压方式的工作原理和分接开关结构特征.变压器绕组布置存在的漏磁感应现象,造成分接开关触头切换电流与恢复电压相位移和触头燃弧时间延长,探讨限制粗细调"临界中间位置"下触头开断强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种断路器开断燃弧时间检测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确测量断路器燃弧时间的关键是确定电弧的起弧时刻.根据断路器开断时开断电弧的模型,详细分析了断路器开断前后电流的变化过程和开断相角等因素对燃弧时间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暂态电流的燃弧时间检测方法.通过对线路发生故障后的部分故障线路的三相电流录波数据滤波后进行拟合,预测之后的电流变化,并与实际电流数据比较,求得电流畸变量.当畸变量大于设定阈值时,即可认为该时间点为断路器的触头始分点;断路器首开相的触头始分点即起弧时刻.开断完成的时间点即熄弧点为相电流小于设定阈值的时间点,末开相的熄弧点为熄弧时刻.起弧时刻与熄弧时刻之间的时间差为断路器的燃弧时间.利用电磁暂态分析程序EMTP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黄莉  杨建红  张认成 《低压电器》2013,(20):21-23,37
为了研究负载功率、负载类型对电弧面积变化的影响,基于CCD高速摄像机,构建了高速图像采集系统.通过电弧图像的连续采集获取一个完整的燃弧过程图像.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去噪、图像增强、边缘检测、图像分割等处理,得到电弧图像面积.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负载功率越大,电弧燃弧面积越大,燃弧时间越长,电弧危害程度越大;不同负载电弧燃弧面积和燃弧时间不同,为定量判定电弧危险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分别利用RC并联电路和RL串联电路模拟汽车起动器的通断过程,测试了不同闭合浪涌电流和不同电源电压条件下的闭合燃弧时间和分断燃弧时间。试验结果表明,闭合燃弧时间明显小于分断燃弧时间;分断燃弧时间随分断电弧能量的增加而单调增加。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检测继电器燃弧时间的目的意义,燃弧时间对继电器触点工作电寿命与可靠性的影响,燃弧时间分布的规律性。燃弧时间的检测可定量地评估每对触点的工作性能,能预测与分选继电器的质量水平。文中介绍了所研制的燃弧时间微机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实例对一继电器进行试验检测,得出了其燃弧时间分布直方图,对该试品的工作性能作出了正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前断路器标准中的试验方式T100a主要有两种试验程序,其中一种在额定非对称度小半波末确定最短燃弧时间,例如GB/T 1984—2014《高压交流断路器》;另一种在中等非对称度大半波末确定最短燃弧时间,例如GB/T 4473—2018《高压交流断路器的合成试验》。通过比较发现两种试验程序使用的最大燃弧窗口差异较大,GB/T 4473—2018中的最大燃弧窗口明显小于GB/T 1984—2014中的最大燃弧窗口。为了研究GB/T 4473—2018中较小的燃弧窗口能否覆盖实际开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长燃弧时间工况,文中对开断三相非对称电流时可能出现的最长燃弧时间工况进行系统参数计算,并从最后电流半波参数、燃弧窗口、电荷转移量以及电流能量4个方面与GB/T 4473—2018中长燃弧试验的试验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以下结论:一是GB/T 4473—2018中长燃弧试验对实际工况的覆盖情况与最短燃弧时间有关;二是当最短燃弧时间较短时,GB/T 4473—2018中的长燃弧试验可以覆盖实际开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长燃弧时间所对应工况。  相似文献   

10.
为了检验温度开关产品的同步特性,针对燃弧时间测量技术问题,分析了燃弧时间与电路参数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研制了一种燃弧时间传感器。详细介绍了燃弧时间传感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过程,采取多种抗电磁干扰的软硬件技术措施,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X51的微控制器软件设计方法,满足了实时性要求。测量结果表明,燃弧时间测量精度达到0.01 ms,燃弧时间传感器不仅可以单独工作,而且可以很方便地与PC组成分布式测量系统,用于同时测量多个温度开关的燃弧时间,为温度开关产品的质量检验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