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四种成鱼(三牙、带鱼、蓝圆够、马鲅)在20、4、-20℃贮藏条件下各个品质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感官评价得到,在20℃的贮藏条件下,四种成鱼的货架期分别为20、6、10、14d;在4℃贮藏备件下的货架期明显延长,分别为70、35、70、70d;而在-20℃条件下贮藏的样品货架期均大于4个月。结合感官评价,对20%与4℃贮藏条件下货架期终点的指标值进行了准确的描述:带鱼和马鲅的咀嚼性为20-30gmm,蓝圆够的咀嚼性为30~40gmm,三牙的约为50gmm;TVBN值约为40-50mg/100g;TBA值与亚硝酸盐的含量在贮藏期间具有峰值,峰值出现在货架期的不同时期。  相似文献   

2.
以两种黑牛肉为原料,采用0~4℃、7~11℃两个温度贮藏样品,通过每10d对黑牛肉进行pH值、水分含量、色泽、质构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黑牛肉感官评分一致处于下降趋势;pH值变化不大,一直处于缓慢下降;两种黑牛肉水分含量变化相反,美好黑牛肉水分含量上升,高金黑牛肉则下降;两种产品的色泽变化一致;两种黑牛肉质构变化相反,可能与水分含量有关;菌落总数处于上升趋势,0~4℃贮藏的产品菌落总数比7~11℃的增长得缓慢,但都未超过卫生标准,上述说明低温更有利于保持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肉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番茄酱的货架期及品质变化规律,在25、30、40℃条件下进行加速贮藏试验,并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色值变化以及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等主要卫生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番茄酱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色值(亮度L~*、红值a~*、黄值b~*)均逐渐下降,且温度越高下降越快;大肠菌群、菌落总数则逐渐上升,且温度越高上升越快,可滴定酸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运用回归分析法确定在30℃贮藏条件下货架期为64 d、在40℃贮藏条件下货架期为51 d。根据加速货架期试验公式θ(ST1)=θ(ST2)×Q10(T2—T1),计算出番茄酱在常温(25℃)贮藏条件下的理论货架期为403 d。由此建立了一种确定番茄酱货架期的方法,该研究方法对寻求更多果蔬酱最佳储藏温度以及掌控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米贮藏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人工模拟条件下控制大米的贮藏温度和水分,对贮藏大米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试验研究,定期检测影响大米质量的脂肪酸值等数据。结果表明:脂肪酸的变化速率与大米初始含水量、温度、贮藏时间呈正相关。研究大米贮藏品质变化规律,减少大米损失,消除劣变大米对消费者造成的安全隐患,对粮油加工和仓贮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控制鳜鱼片的品质及质量安全,研究不同贮藏温度下鳜鱼片的品质变化规律。将鳜鱼片分别置于4、7、10℃,测定总挥发性盐基氮(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含量、pH值、持水力、菌落总数和色度值,确定4、7、10℃贮藏温度下鳜鱼片的货架期。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各实验组的菌落总数、pH值和TVB-N含量均呈上升趋势(P<0.05),持水力显著下降(P<0.05);TVB-N含量的初始值较低,为6.39 mg/100 g,在9 d的贮藏期后,4、7、10℃贮藏温度下鳜鱼片分别增长5、8、9倍。结合各指标综合来看,4、7、10℃贮藏温度下鳜鱼片的货架期分别为3、2、1 d。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模拟流通环境,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对番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在流通过程中必须在不低于10℃冷链进行贮藏,,在10℃和湿度为78%±5%的条件下对番茄进行贮藏可应用于流通生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市场上低温火腿切片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不同贮藏温度的真空包装火腿切片的品质变化进行动态跟踪,分析产品在0~4、7~11℃条件下,其感官品质、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色泽、pH值、水分含量、保水性和质构特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两种产品品质变化的规律大致相同。0~4℃贮藏比7~11℃产品的菌落总数增长相对缓慢,pH值、水分含量,保水性和质构特性的变化更加稳定。低温更有利于保持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延长肉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8.
不同腌制条件下豇豆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情操  徐跃进  潘思轶 《食品科学》2006,27(10):122-125
研究了豇豆腌制过程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及菌落数的变化与豇豆腌制食盐浓度、温度的关系,探讨了腌制过程中豇豆质构与果胶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豇豆在腌制过程中硝酸盐含量逐渐下降,有亚硝峰出现,细菌菌落总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原果胶含量下降,水溶性果胶含量上升;硬度下降,脆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豇豆在腌制过程中的质构变化与果胶的含量和组成相关。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5年黑龙江产红豆为试验材料,设置11.1%、12.8%和14.9%三种水分,采用常规密闭、充氮气和真空三种储藏方式,研究在15℃、22℃和30℃三种储藏温度下储藏180d时,红豆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储藏期内,红豆发芽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电导率数值、脂肪酸值和丙二醛含量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含水量越高、储藏温度越高,四种指标值变化越明显。充氮气和真空储藏能有效减缓指标数值的变化,更好地保持红豆品质。含水量、储藏温度、储藏方式和储藏时间等四种因素对红豆发芽率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储藏时间、含水量、储藏温度、储藏方式;对红豆电导率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储藏时间、含水量、储藏温度、储藏方式;对红豆脂肪酸值、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储藏时间、含水量、储藏方式、储藏温度。  相似文献   

10.
不同冷冻方式对调味鱼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斑点叉尾鮰调理食品并考察不同冷冻方式对其冻藏品质的影响,将加工好的调味鱼进行缓慢冷冻(-18 ℃)、中速冷冻(-30 ℃)和快速冷冻(-80 ℃)处理后,转入-18 ℃贮藏。在贮藏期间,测定调味鱼的pH、挥发性盐基氮(TVB-N)、2-硫代巴比妥酸(TBA)、K值、生物胺,再结合感官评价,分析不同冷冻方式对调味鱼冻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3种处理的调味鱼pH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先降低后升高,TVB-N值、TBA值、K值、腐胺、尸胺等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断上升。缓慢冷冻的调味鱼在贮藏期间综合品质低于其他2组处理,贮藏末期感官评分已略低于可接受分值,且检出尸胺56.9 mg/kg;中速和快速冷冻的调味鱼直至贮藏末期感官评分均未低于可接受分值,但中速冷冻处理的调味鱼在贮藏末期检出尸胺33.4 mg/kg;快速冷冻的鱼肉在整个贮藏期间未检出尸胺,综合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我国市售大米贮存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及其安全性综合分析和评价方法,采用实验室贮藏抽样检测的方法对东北成品包装大米的生化和物理指标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药残留、重金属、甲苯残留和黄曲霉毒素B1在成品包装大米的整个贮藏阶段均未检测到,而脂肪酸值和还原糖值随贮藏时间显著上升.脂肪酸值虽呈增加趋势,但低于国家标准,黏度随贮藏时间延长缓慢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贮藏条件(包装材料、氧气含量和温度)对发芽蒸谷米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物质、抗氧化活性、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将发芽蒸谷米在真空和常压状态下分别包装在铝层压聚乙烯(aluminum-laminated-polyethylene,ALPE)和聚酰胺-聚乙烯(polyamide-polyethylene,PAPE)包...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模拟流通环境,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对番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在流通过程中必须在不低于10℃冷链进行贮藏,在10℃和湿度为78%&#177;5%的条件下对番茄进行贮藏可应用于流通生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不同贮藏容器(玻璃油壶、塑料油壶PET)、不同贮藏方式(油壶密封、油壶开盖)来研究菜籽油(无抗氧化剂、添加TBHQ)在食用过程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菜籽油在不同的贮藏容器中和不同的贮藏方式下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的趋势,而过氧化值的上升速度远大于酸价。密封条件下,玻璃油壶中菜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在6周之内均合格,塑料油壶则是5周;开盖条件下,所测指标均比密封时提前1周超过国家标准;添加TBHQ可以使菜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晚2周超过国家标准。当家庭购买充氮包装的食用菜籽油进行分装时,分装贮藏容器应选择玻璃油壶,用完之后立即密封,并且在6周之内食用完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肌苷酸在冷藏和冷冻期间产生和降解规律,以70日龄黄羽肉鸡为实验材料,连续7 d测量4 ℃冷藏期间胸肌IMP、HxR、Hx、ADP、AMP和IMPc含量以及-20 ℃不同冷冻时间鸡肉IMP及其代谢物含量。结果显示:冷藏第2 d和第5 d IMP含量有显著降解,分别为屠宰后4 h的66%和45%。Hx含量在第2 d和第5 d极显著增加,分别为屠宰后4 h的2.6倍和4.6倍。HxR含量第4 d达到最大值,之后快速下降。IMPc含量从第5 d开始降解趋势明显。冷冻1周内IMP、Hx和HxR含量变化均不大。IMP含量冷冻1个月、210 d和540 d后分别为屠宰后4 h的65%、41%和6%,冷冻1个月到4个月之间变化不大。Hx和HxR含量分别在冷冻30 d和300 d时最高。IMPc含量冷冻210 d和540 d时下降极显著,分别为屠宰后4 h的84%和42%。因此,建议鸡肉4 ℃冷藏保存时货架期4 d为宜;-20 ℃冷冻保存时1周最宜,鸡肉冷冻保存时间最好不超过4个月。  相似文献   

16.
以鲜活鲐鱼为研究对象,在鱼体TVBN含量变化基础上,应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TPA)试验法,采集不同贮藏温度下样品的质构特性。结果表明:鲐鱼TVBN值在贮藏期间不断升高,5℃和0℃贮藏组分别贮藏5 d和7 d后,肌肉TVBN含量超过国家标准限量(30 mg/100g);鲐鱼各质构参数(硬度、弹性、粘聚性及咀嚼度)随贮藏时间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55℃和-20℃冻藏样品质构特性变化相对缓慢,且-55℃保鲜效果优于-20℃贮藏。  相似文献   

17.
为阐明脱水甘蓝贮藏期色泽劣变的问题,研究了不同的包装材料及贮藏温度对外观品质的影响。采用铝箔真空、铝箔非真空、塑料真空和塑料非真空4种包装方式对脱水甘蓝进行包装并避光贮藏,检测脱水甘蓝颜色变化、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并建立叶绿素的变化模型。结果显示,4种包装方式下脱水甘蓝的外观品质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低温及铝箔包装的脱水甘蓝外观品质保持最好,尤其是铝箔真空包装。铝箔非真空、塑料真空次之,而塑料非真空包装的脱水甘蓝外观品质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绿茶贮藏环节易氧化、陈变的行业难点问题,以温度、湿度、含氧量、干茶含水量为控制变量,研究差异化调控对绿茶贮藏品质稳定性的影响,以期获得最大限度保持绿茶品质风味和营养价值的贮藏条件。通过均匀设计,结合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优化建立了扁形绿茶的贮藏品质控制参数。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呈下降趋势,酯型/非酯型儿茶素在贮藏6个月后增加幅度明显,咖啡碱含量变化不显著。优化获得绿茶贮藏协同品控参数:干茶含水量4.5%,温度25 ℃、相对湿度55%、内包装含氧量0.2%,在该条件下绿茶贮藏感官风味和化学物质保留率最为稳定,其中茶多酚、儿茶素和感官评分的综合评分分别为1.28、1.10、2.09。本研究可为绿茶贮藏流通、保鲜控制规程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分别采用HDPE、PET/AI/PE对番茄粉进行真空包装,在35℃、室温、5℃三种温度下进行贮藏实验,定期观察和测定其物理性状和部分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和贮藏时间的延长,番茄粉的结块现象加快,色泽褐变现象严重,有明显的焦糖味产生;所有样品在不同储存温度下,番茄红素含量、Vc含量、还原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Vc含量下降最明显;含酸量普遍升高。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羊肉宰后贮藏过程中保水性、剪切力、p H值等品质指标的变化,为羊肉工业化屠宰加工的改进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从羊肉屠宰后时间变化、温度即4℃冷藏、-18℃冷冻和15℃热鲜肉胴体取样,测定保水性、剪切力、以及p H值。结果表明:屠宰后4℃冷鲜肉在贮藏过程中,其p H值先下降后上升,蒸煮损失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剪切力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18℃时p H值总体上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下降后上升系水力、蒸煮损失保持平稳,剪切力先上升后下降,解冻损失一直呈上升趋势。在15℃时,肌肉p H值和离心损失在贮藏过程中均呈下降的变化趋势,蒸煮损失保持平稳,剪切力先上升后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