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魏凤娇 《建筑创作》2006,(2):162-163
2006年1月12日,由《建筑创作》杂志社发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建设报》社和《建筑创作》杂志社三家媒体共同主办的“建筑媒体服务建筑师2006年新春研讨会”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成功举办。这是建筑媒体与建筑师“面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在建筑创作学术繁荣的今天,建筑媒体不仅要紧跟时代潮流,在立足国内做大做强的基础上,更应关注同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加强与国外建筑媒体的合作,尤其要在认清外国传媒开始进驻中国市场的情形下,如何促进建筑服务社会理念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城市环境设计》2011,(1):22-28
2010年12月10日.京沪穗三地知名建筑师齐聚广州大剧院.围绕”多数人的建筑”,通过“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建筑这点事”.“为人民服务——做一名好建筑师”三个主题的热烈讨论.进行了专场大型学术活动.现场气氛多次被推向高潮。本次论坛活动由《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相似文献   

3.
2010年12月10日,京沪穗三地知名建筑师齐聚广州大剧院,围绕多数人的建筑,通过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建筑这点事,为人民服务——做一名好建筑师三个主题的热烈讨论,进行了专场大型学术活动,现场气氛多次被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4.
主要阐述了建筑装饰行业室内设计现状,室内设计师的培养.注册执业制度.管理组织和法律法规完善五方面的想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庞伟:做一名好建筑师是不够的做一名好建筑师是不够的,要做一群好建筑师,当所有的建筑师都是滑头、都是很精明的人,都是没有理想、没有分寸、没有底线的人,个别的  相似文献   

6.
《建筑创作》2011,(7):4
2011年5月15日,由《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主办,北京墨臣建筑设计事务所协办的程泰宁建筑作品展暨论坛在北京佟麟阁路85号中华圣公会教堂隆重开幕。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院主持人程泰宁先生发表了跨越发展与中国现代建筑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彭礼孝:多数人的建筑一个大型公共建筑,我们是盖给领导,展现宏伟魄力,还是盖给老百姓,让他们有一个交流游玩的空间?我想对这个问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这次我们从全国最发达的地区齐聚在这里,共同讨论这个话题。我相信在后面的论坛里,各位嘉宾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8.
乔婧 《建筑创作》2012,(12):37-40
2012年6月,《建筑创作》杂志通过email的形式对普利兹克奖评委凯伦斯坦进行了采访。采访除了涉及普利兹克奖有关的敏感话题,还针对凯伦斯坦作为资深建筑媒体人的背景,试图了解美国建筑媒体的运作,并引发对纸质杂志未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环境设计》2013,(Z1):180-181
英国建筑设计在世界建筑界的地位,如同英伦摇滚在世界音乐史所创造的辉煌一样无可替代。在这个有着灿烂历史的古老国度,创新的精神却始终蓬勃生长,这一点从英国的建筑教育、绿色建筑设计、建筑事务所制度构建等均行走于世界前列,便可见一斑。来自英国建筑教育界的教授和来自英国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分享了他们对于英国建筑的理解。此外,Cooley Architects事务所总裁拉尔夫·库勒(Ralph Cooley)先生也将带领我们体验他一周繁忙的生活,从细节处感知英国建筑设计的独特文化和强劲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建筑》2012,(15):2-F0002
马立东,中共党员,1969年2月生.199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先后获得该校建筑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加工作.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院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第六届专家委员会专家,国资部门中央企业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设计分会副秘书长。因企业经营有方.业绩突出,马立东同志于2004年被评为“中央企业劳动模范”、“2007年度中国建筑规划设计行业北京地区影响力领军人物”,2009年获得“全国建筑设计行业国庆60周年管理创新奖”。  相似文献   

11.
1970年代后期伊丽莎白迪勒和瑞卡多斯科菲迪欧(Elizabeth Diller and Ricardo Scofidio)开始了建筑实践没有任何实际工程。那是专业界不景气的时候,即使著名建筑师也少有工程可做,更不要说那些激进或者先锋派们。但是他们决意把构想诉诸实践.尽管这可能意味着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最初的15年间,迪勒和斯科菲迪欧的创作集中于现场表演和艺术环境中的建筑装置。正如迪勒所说,这样他们才得以“在真实空间中建筑构想”,才能获得观众的回应。  相似文献   

12.
建筑美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天建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谐共生”成为关键的主题,本文就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试图重新思考建筑美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非常感谢《世界建筑》给我这个机会通过这篇文章从密斯·凡·德罗奖看欧洲的建筑状况,并且广泛地谈一谈建筑师在工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文章还追溯了巴塞罗那馆及其建设过程,末尾简要地介绍了奖项的缘起以及在1980年代创立这个奖项的幕后工作者们。  相似文献   

14.
15.
杨晔 《城市环境设计》2010,(11):198-199
威尼斯,这座美丽的水上城市的历史相传始建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中世纪为地中海最繁荣的贸易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6.
把建筑与文化联系起来在营造学社时代就开始了,朱启钤强调中国建筑是人类文化成果中的一部分。但将建筑整个概念归入文化则是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既是对文化革命的反动也是吸纳当代文化人类学思想与理论的成果。文化产业的兴起把各种文化都带入了资本流通的领域,但文化的深层意义又不是用资本的价值可以表征的。  相似文献   

17.
林涛 《工业建筑》2005,35(4):97-99
从建筑技术的发展进程、技术性美学观的形成和演变及技术性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三方面探讨了建筑技术在建筑创作中的重要性 ,并对我国建筑创作的现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虎年的夏秋之交,我们参观了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庞大的信息量令人目不暇接,在小小的水城威尼斯汇集了来自世界53个国家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们的精彩作品,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了对建筑、艺术、文化和自然的理解。作品承载着设计背后的故事和设计者对生活的感悟,闪烁着无数令人称奇的智慧火花。观展之余感触颇多,这里姑且分两点描述一下我对观展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好玩还是好看?有关今日建筑观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好玩的建筑与好看的建筑XX:好看的建筑,当然不用我多说,希腊神庙和盖蒂中心是美的,泰姬陵和流水别墅也是美的;好玩的建筑,弗兰克·盖里的音乐体验中心,埃森曼的大哥伦布会议中心,库普·希梅尔帕劳的屋顶展室,够好玩了,却往往给人一种形式上的错觉,你无法将它们与前面提到的那些永恒美丽的建筑一同分析评价,好象它们不能使用同一语言。YY:你是说,在后者那里建筑成了一种即兴的创作,一种随意的拼凑,一种“在搬运中被损坏的模型”,一种甚至未完成的张狂草稿。XX:甚至游戏到疯狂,变异,碎裂,甚至荒诞,甚至是恶作剧。YY:记得我们评价建筑的一…  相似文献   

20.
提起意大利建筑,联想起的必定是古罗马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辉煌,或是当今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师,像伦佐·皮阿诺、阿尔多·罗西、维多利奥·格莱高蒂等。但当代意大利建筑文化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即这些著名建筑师的有影响力的作品大部分建造在意大利水土以外。而当今意大利本土建筑究竟是什么样子?你可以从《意大利当代百名建筑师作品选》一书中找到答案。 《意大利当代百名建筑师作品选》一书选取了一百余名建筑师,介绍了一百余座建筑,把近几十年来完成的最有意义的建筑作品作了一个简明的介绍,揭示了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