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美国选煤厂煤泥分选工艺特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美国多数选煤厂采用重介选煤工艺(浅槽和旋流器),脱泥粒度一般为1.0~2.0 mm。细粒煤的分选有三种典型流程:一段水力旋流器+螺旋分选机流程,分选下限0.147mm;两段水力旋流器+螺旋分选机流程,分选下限0.045mm;一段水力旋流器+螺旋分选机+浮选流程,分选下限为0。文章旨在介绍美国选煤厂典型煤泥分选工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某矿务局A选煤厂粗煤泥回收系统生产状况的分析,得出捞坑分级和水力旋流器分级过程中存在较强的分选作用,该作用对粗煤泥回收有不良影响,并且得出分选作用强弱与煤泥粒度间的关系。为了了解水力分级过程中分选作用的影响,笔者对A选煤厂进行了考察,并针对回收的粗煤泥灰分偏高问题,对该厂煤泥水处理流程中各产品进行了取样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考查颗粒粒度与密度对旋流器分级、分选的影响,采用20°锥角的分级旋流器与130°锥角的分选旋流器对3 mm粒级的煤泥进行了分离试验,对其产品进行筛分及分粒级浮沉,得到了不同粒度、密度颗粒在旋流器产品中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20°锥角旋流器以分级为主,但对各粒级均存在一定的分选作用,其中对0.125 mm粒级分选作用最强,这是导致溢流低灰精煤跑粗及底流细泥夹带的根源;130°锥角旋流器以分选为主,对较低密度颗粒不存在分级作用,随密度的增大,分级作用开始显现,对高密度颗粒存在明显的分级作用,这是导致溢流高灰细泥污染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褚良银  余仁烯 《金属矿山》1995,(12):38-41,62
离心力强度是影响充气水力旋流器分选性能的一个关键操作变量。本文首先对充气水力旋流器心力强度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测定,然后,不仅从理论上研究了离心力强度对分选过程行为的影响,而且进行了探讨离心力强度对分选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指出,若要使某一粒度段的物料在充气水力旋流器得到有效的分选,其离心力强度应处于适中范围。  相似文献   

5.
为考查颗粒粒度与密度对旋流器分级、分选的影响,采用20°锥角的分级旋流器与130°锥角的分选旋流器对<3 mm粒级的煤泥进行了分离试验,对其产品进行筛分及分粒级浮沉,得到了不同粒度、密度颗粒在旋流器产品中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20°锥角旋流器以分级为主,但对各粒级均存在一定的分选作用,其中对<0.125 mm粒级分选作用最强,这是导致溢流低灰精煤跑粗及底流细泥夹带的根源;130°锥角旋流器以分选为主,对较低密度颗粒不存在分级作用,随密度的增大,分级作用开始显现,对高密度颗粒存在明显的分级作用,这是导致溢流高灰细泥污染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溢流管旋流器的概念,结合前人对煤泥旋流重选柱的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两段旋流器分选分级装置,一段溢流经分流后一部分直接由一段溢流管排出,另一部分沿切线由侧溢流出口进入二段旋流器进行再一次分级,可一次给料同时实现一段底流排矸,二段底流出精煤,一、二段溢流排细泥的目的。以麻家梁选煤厂粒度-3 mm煤泥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一段溢流管插入深度和侧溢流连接口径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上试验条件对该装置的分选分级效果均有显著影响,要保证一段分选分级效果,溢流管插入深度不能超过套筒深度;过大的连接口径会造成二段底流精煤灰分偏高和二段旋流器分级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力旋流器在选煤厂煤泥水分级浓缩中普遍存在溢流跑粗或底流夹细的问题,分析了煤泥的密度、沉降末速、等沉比等几个因素对水力旋流器分级效果的影响,认为颗粒密度对分级过程中有一种分选副作用,并提出了一些提高分级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配曲线是重力选煤效果评定的基础,分配曲线形态可用分选密度、可能偏差、四分位偏度、尾态系数4阶特性参数表示,粒度对重选效果的影响可分解成粒度对分配曲线形态参数的影响。以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在不同粒度下的分配曲线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四分位数的广义正态分布分配曲线数学模型,利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分别提取了精煤段和中煤段不同粒级下分配曲线的4阶形态参数,揭示了粒度对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效果影响的基本规律:分选密度随粒度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可能偏差随粒度的增大而减小,偏度与尾态系数随粒度增大而趋近于0。即粒度越大,分选精度越高,分配曲线对称性越好,长尾程度越小,分配曲线形态越接近于正态分布。采用幂函数与指数函数相结合的形式,构建了分选密度-粒度数学模型;采用幂函数形式,构建了可能偏差-粒度数学模型;采用幂函数形式,给出了四分位偏差-粒度、尾态系数-粒度数学模型。在4阶形态参数下将重选过程中密度、粒度相互影响统一在基于四分位数的广义正态分布函数中,建立了一个模型参数可扩展的高精度的密度-粒度双变量分配曲面数学模型,为量化分析各类水力分级和重力分选过程粒度密度的相互影响,提供一个通用的数学工具,对...  相似文献   

9.
采用锥段加筛网的充气式水力旋流器对煤泥进行了分级、分选和脱除高灰细泥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证明,样机能够起到对煤泥进行0.25mm粒度分级、对煤泥进行闪速浮选和脱除部分高灰细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将8个洗煤厂使用的低分离密度的重介质旋流器的给料、沉砂及溢流中的介质样品进行了粒度及分析,以期对循环介质中磁铁矿、页岩及煤在旋流器中的分配曲线进行比较。所得各组分的分配曲线表明,当介质密度较低时,磁铁矿及页岩根据水力级原理进入沉砂,且满足斯托克斯粒度-密度关系,即是说,由于页岩密度比磁铁矿低,页岩的分配曲线相当于磁铁矿的分配曲线向粒度较粗方向平移。然而,密度更低的煤却出现反分级现象而进入溢流  相似文献   

11.
磁珠分选原理与分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炳鑫  杨毅 《中国矿业》1997,6(5):65-69
在对磁珠的磁选原理和磁选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磁珠在磁场中所受磁力和从磁选机中分离出磁珠所需磁力的计算公式,给出了不同分选次数和分选工艺的分选效果,得出了采用弱磁场磁选机能够有效回收粉煤灰中磁珠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2.
The floatation of the minerals diaspore and kaolinit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dodecylamine as the collector.Separating diaspore and kaolinite in a neutral pH pulp is difficult since they then have similar floatability.A depressor consisting of an AlCl3/Na2SiO3 mixture is demonstrated to solve this problem.Diaspore sinking may be seen when the ratio of AlCl3 to Na2SiO3 is 3:1.We refer to this mixture as ATNO.The influence of Al/Si ratio in the feedstock and the grain size of fed minerals on separation was exa...  相似文献   

13.
干扰床分选机对粗煤泥的分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粗煤泥分选是选煤生产的重要环节,其分选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煤泥产品的产率和质量.针对古交矿区粗煤泥含量逐渐加大的现状,结合干扰床分选机的工作原理,对西曲矿区8号主焦煤粗煤泥进行煤泥筛分实验、干扰床分选实验和煤泥浮沉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及分析,评价干扰床分选机对西曲矿区8号主焦煤粗煤泥的分选效果.结果表明:干扰床分选机对西曲矿区8号主焦煤1~2mm和1~0.3mm这2个级别粗煤泥可能偏差Ep分别达到0.152和0.242,分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粉煤灰中磁珠的微观结构及化学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煤灰通常含有硅、铝、铁、钙及其它元素。为了更好地利用粉煤灰中的铁,利用磁选将粉煤灰中的铁分离出来。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研究了磁珠的粒度分布。采用带有能谱的扫描电镜观察了磁珠的外表面、断面、内表面及内包裹微珠形貌。利用X-衍射分析仪分析了磁珠的矿物相。研究发现:磁珠的平均粒径比粉煤灰的平均粒径大10μm,磁珠主要分布在粗颗粒中。磁珠表面析晶体形貌呈粒状、针状、块状、片状和鱼鳞状多种。除了少量的实心磁珠外,粉煤灰中大部分的磁珠是空心的,内部包裹有小微珠。不同形貌磁珠和磁珠不同位置处的铁元素分布不同。表面有粒状析晶的磁珠中铁含量最高,针状析晶磁珠次之。  相似文献   

15.
粉煤灰制多孔玻璃微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摘要:以电厂的废弃物粉煤灰为原料,研究了1273K温度下,粉煤灰和添加剂粉末制得了孔隙率较高的多孔玻璃微珠的过程。并对其吸附性能做了初步研究。用氮吸附静态容量法,测得该多孔玻璃微珠的氮吸附等温线、比表面和孔分布曲线。探讨了多孔玻璃微珠吸附特性和成珠条件。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indings of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nto size segregation in a 200 mm diameter batch jig that was conducted to provid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stratification model that accounts for the effects of both particle size and particle density on separation performance. The investigation focused on a simple system in which the only variable was particle size; i.e. binary systems involving 50% mixtures of two differently sized spherical glass beads from 14 mm to 4 mm diameter in 2 mm increments. The density of all beads was 2520 kg/m3. The study revealed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size segregation patterns that may occur in a jig bed, and gave some indication of the factors that determine the transition from one type to another under the specific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f the test work carried out. It also developed a conceptual picture of the dynamics affecting size segregation in batch jigs operated under equilibrium conditions and highlighted three mechanisms: the interplay between stratification and dispersive processes; interstitial tricking of smaller particles; and convective remixing of smaller particles in the bed. Interpretation of the findings suggests a compositional regime where one segregation mechanism dominates, i.e. the stratification/dispersion interplay, and that our modelling efforts should concentrate on this mechanism and this regime.  相似文献   

17.
西曲矿12315运输巷成巷后围岩变形破坏严重,通过现场勘查和矿压监测研究表明,临近工作面采动影响下,顶板严重下沉,底板遇水膨胀底鼓严重,采用“强顶强底”的支护理念,增加顶板锚索数量提高顶板的支护强度,采取底板隔水措施抑制底鼓。现场应用后矿压监测结果表明,采动影响下巷道顶板离层量很小,底板底鼓量最大为208 mm,顶板下沉量小于60 mm,两帮总相对移近量小于73 mm,巷道变形量能够满足工作面回采期间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8.
煤层顶板次生离层水周期突水致灾过程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煤层顶板离层水害防治效果,分析了离层水害的动态周期性特征。根据关键层理论,推导出主采煤层覆岩中产生离层的判别式,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手段,模拟了离层形成过程,总结了顶板次生离层水害的周期性特征。研究表明:离层是由于主采煤层的覆岩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当煤层开采致使覆岩产生不协调一致的弯曲下沉而产生。随着工作面的推进,离层形成后持续发育至极值,当上方有充水水源时,则形成离层水。此时,若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凸跃发展导通离层水体时,该离层水将溃入井下造成离层水害。然后离层逐渐压实萎缩,水体流失殆尽。随着煤层顶板周期性破断,离层水害周期性发生。离层动态周期出现的规模各不相同,其中以第1次出现的离层空间规模为最大,对应的离层次生水害亦最大。研究区工作面每推进100 m,离层水害动态发生1次。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基多孔玻璃微珠研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徐岩 《非金属矿》2006,29(5):31-33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立式成珠炉反应装置、热分相和酸浸析方法制备了多孔玻璃微珠,探讨了其吸附特性和成珠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1273K温度下的立式成珠炉内,在833K热分相温度、3mol/LHCI酸浸析条件下,粉煤灰和添加剂粉末可制得孔径分布在12nm左右、孔隙率较高的白色多孔玻璃微珠。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VSM沉井井壁受力变化规律,结合施工工艺特点对VSM沉井的下沉过程及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首先,依据VSM沉井下沉特点对其施工过程中所受荷载进行梳理,同时划分了沉井一个下沉循环中的典型运动状态|之后以G.G.Meyerhoff公式和规范为基础,对沉井下沉阻力进行分析计算,提出了考虑井内淹水的刃脚端阻力计算公式,并建立了井壁典型状态施工力学模型|最后,以矿山竖井工程为算例计算得出沉井几何参数、下沉阻力、下沉深度以及悬吊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VSM沉井悬吊力大小随着下沉深度的增加并不是一直增大的,而是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极大值|井壁厚度直接影响着刃脚端阻力大小和侧壁摩阻力变化规律,进而间接影响沉井的下沉深度|沉井悬吊力大小随着施工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对于沉井设备悬吊能力的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对于内径6m,厚度0.5m的矿山沉井井壁,在f=8kPa条件下,其最大下沉深度为56m|根据下沉深度设计减阻泥浆性能是控制下沉阻力、实现系统优化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