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征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陈杰  周改英  赵喜亮  何成 《特种油气藏》2005,12(4):11-14,i0007
岩石孔隙结构特征是影响储层流体(油、气、水)的储集能力和开采油气资源的主要因素,因此明确储集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是充分发挥油气产能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的关键。介绍了研究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的方法:室内实验(毛管压力曲线法、铸体薄片法、扫描电镜法及CT扫描法)和利用测井资料(电阻率测井资料和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评价岩石孔隙结构的两大类方法,综合分析这2类方法的优越性和不足,并指出利用电阻率测井资料研究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为减少井涌现象的发生,提高钻井、固井质量和堵漏一次成功率,开展了漏失压力预测方法研究。根据破裂压力计算模型对漏失压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漏失压力计算公式,并给出相关参数的确定方法。利用该计算模型,在杏树岗油田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实际检测,在喇嘛甸、萨尔图、杏树岗油田又进行了现场实际验证。实践证明,该方法既有一定的现场适用性,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符合率较高,易于在现场实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压力资料有助于确定储层的驱动力和连通性.在套管设计过程中,地层压力的预测是非常重要的.孔隙压力受孔隙度、流体类型、储层连通性和储层致密性的影响.因此,孔隙压力剖面对储层评价和钻井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孔隙压力的预测是根据考虑应力的纵波速度方程,然而这些方程的共同缺陷是预测结果受正常压实趋势速度的影...  相似文献   

5.
有效地求取地层孔隙压力,是油藏工程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对油气运移成藏研究、油藏物性与剩余油分布预测、井壁稳定性评价、套损预测预报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注水开发油田套损预测预报工作要求出发,通过现有测井资料预测地层压力方法考察,明确了典型的等效深度法、统计分析法求取水淹油藏孔隙压力不适应的根源所在,提出了原始油藏压实趋势线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思路,给出当前水淹油藏孔隙压力计算方法。经4口井RFT测试资料检验,平均绝对误差0.61MPa,为地应力评价、套损预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J函数的思想和经典SDR模型,通过对37块同时进行压汞实验和核磁共振测量的岩心样品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构造储层毛管压力曲线的方法并建立了毛管压力曲线构造模型,通过与实际压汞毛管压力曲线形态特征的对比,验证了新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套损层位异常压力的形成及预测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为了解决套损层位存在异常压力情况下发生油气水浸、井涌、井喷、井漏等复杂工程问题和保证固井质量 ,在充分研究油层非开采层位、可疑油层 (萨零组 )套损区套损层位异常压力形成的 3个原因基础上 ,经推导给出了预测套损层位地层孔隙压力的数学模型 ,同时把预测技术用于指导钻井生产和寻找剩余油富集区。通过对 5 7口井预测值与实际结果的比较 ,预测地层孔隙压力系数误差小于0 0 8。该项技术不但对油田开采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而且取得了 6 5 7 2 7× 10 4元的经济效  相似文献   

8.
9.
林伟川  冯春珍  赵惠  赵静 《测井技术》2006,30(4):334-337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上古生界地层特点,建立了一套全新的适合该地层的孔隙压力评价技术.孔隙压力流体评价方法所涉及到的孔覆比和裂缝延伸梯度等参数均为首次定义.该方法数据来源于常规测井的三孔隙度测井及相关测井曲线,利用重点井的地层孔隙压力实验测试结果,结合阵列声波测井,推出了利用地层孔隙压力参数评价储层的新方法.综合应用孔覆比、裂缝延伸梯度和地层孔隙压力梯度等3个重要的孔隙压力参数进行地层评价,可明显提高测井解释的符合率.在识别储层含流体性质和确定非储层岩性方面给出了孔隙压力参数具体判识数值.储层含可动流体时,孔覆比变化范围0.40~0.43,裂缝延伸梯度0.027~0.034,地层孔隙压力梯度0.09~0.110.在结合其它解释方法的基础上,孔隙压力参数的流体分析解释方法应用效果更佳.选取了靖边气田18口井的上古生界地层进行了实例效果评价,解释结果与地质实际吻合良好,使其解释符合率大幅度上升,该方法可推广到其他类似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地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测井资料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预测地层孔隙压力不但为钻井参数和井身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压力技术数据,并且对保护油气层、提高钻井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对异常孔隙压力的产生机制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并对目前存在的基于测井资料的孔隙压力预测方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价,认为单纯利用声波测井数据进行预测而不分析异常压力的地区性将不能获得很好的预测结果,并探讨了建立多重高压机制孔隙压力预测模型的可行性,以期为地层孔隙压力预测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油气的勘探开发过程中,针对低孔、低渗的储层均需要采取水力压裂措施才能获得工业油流、提高油井的产能。压裂效果的好坏能严重影响着油气田勘探开发的进程,尤其对于块状巨厚储层的底水油藏,工程施压控制不好,很容易造成底水上窜,使试油资料难以真实代表储层的含油性,产生错误的结论,推迟油气田的发现,延误地质储量的探明。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压裂效果,为压裂施工提供出合理的泵压增量及地层破裂压力参考值,优化压裂措施,使压裂作业结果既能达到增产的目的,又不压穿水层,避免底水上窜淹没油层,确保油藏高产稳产。同时,对破裂压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用钻井参数实时监测地层压力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计算地层压力的方法很多,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地质和沉积环境下计算结果有很大的变化,甚至于在某些地区地层压力的计算精度小于其常用的经验公式。综合考虑了由欠压实、流体膨胀和它源异常引起的异常地层压力,使用遗传算法,利用钻井参数数据,实时地从钻速中分离出井底压力变化的信息,实现地层压力的实时计算,从而剔除了正常泥岩趋势线的概念。现场应用表明,采用新方法提高了地层压力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3.
储层压力敏感表皮系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于压力敏感储层,当地层压力降低时,储层渗透率显著降低,其作用相当于固体颗粒或流体损害储层,降低储层渗透率,产生一储层压力敏感表皮系数。研究发现,储层压力敏感表皮系数与压力敏感系数、试油压差成正比,当储层压力敏感系数为零时,储层压力敏感表皮系数也为零;试油(生产)压差愈大,储层压力敏感表皮系数愈大。对于压力敏感储层,尽量控制试油(生产) 压差。  相似文献   

14.
从IPR曲线着手 ,运用在两种不同工作制度下求取的地层流压及产量 ,推导出一种新的地层压力求解方法。该方法在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且产量递减的情况下求取地层压力 ,具有不停抽 ,计算误差较小等特点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5.
地震资料预测地层压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地震资料经处理提取地层层速度数据,然后进行地层孔隙压力的预测,在此基础上利用史蒂芬法进行地层破裂压力的预测,该方法在塔里木和吐哈油田的两个构造上使用,预测精度达90%以上,能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准确的地层压力剖面是合理钻井工程设计的基础,是钻井液及井身结构设计不可缺少的关键数据。而测井资料是有效确定地层压力的基础性资料。为此,通过地层压力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结合DrillWorks2005软件中压力预测分析系统的应用,提出了利用自然伽马、电阻率、声波时差等测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预测地层孔隙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地层坍塌压力的模式。经吉林油田部分井次的实际验证,预测精度可满足工程要求,为钻井工程技术路线的确定和钻井施工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密井网条件下影响固井质量的主要地质因素,笔者应用多井作用于地层任一点的压力势差为各相关井单独作用于这一点的势差总和原理和地层任一点孔隙流体渗流速度为多井共同作用的流体渗流速度矢量迭加理论,给出了地层孔隙压力和地层孔隙流体渗流速度的计算方法,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控制技术。应用该计算方法和控制技术对大庆油田待钻修井地层孔隙压力和孔隙流体渗流速度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计算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8.
岩石可钻性是钻头选型和钻速预测的重要参数.岩石可钻性与其声波时差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层孔隙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可由测井声波时差来反映.若能建立岩石可钻性与地层孔隙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就可由地层孔隙压力对岩石可钻性进行实时预测.鉴于此,从测井估算地层压力的等效深度法和岩石可钻性模型出发,推导了岩石可钻性与地层孔隙压力的理论关系模型,并利用川东渡口河构造的Du4井和S油田实际资料建立了两者间的回归统计模型,进一步印证了该理论关系的正确性,为利用地层孔隙压力实时预报岩石可钻性提供了依据,也为岩石可钻性的测井解释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前钻井系统中使用的关井地层破裂压力允许值计算方法存在缺点,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有其它条件,根据“U”形管原理、压力平衡方程和气体状态方程,推出关井地层破裂压力允许值计算的新方法。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高,简单实用,应用范围较广,能为下一步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