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为《建筑学报》老编辑人员之一,今天虽然离开了原岗位,但我的心还是和学报息息相通的。 回顾三十年,《建筑学报》虽然经历了多次停刊、复刊等曲折道路和磨难,但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引和广大读者作者的爱护支持下,无论在开展学术讨论,交流技术经验、传播科技信息等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受到国内外同行的赞誉。学报已发表过的大量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和重要科研成果,很多已在我国四  相似文献   

2.
《建筑学报》自1954年创刊到现在已经整整五十年了,半个世纪以来《建筑学报》虽然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但是,当我们看到今天的学报时,她已经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与此同时,她也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赞誉。我开始和《建筑学报》结识是在1960年进入大学以后,大学读书期间,建筑专业的资料奇缺,国内只有《建筑学报》等极有限的几本专业杂志放在图书馆书架上供学生翻阅,因此我对《建筑学报》的印象极其深刻。自结识《建筑学报》以来,我就是学报的长期订阅者,是一位忠实的读者,时而也为学报写些稿件,此间还担任过一段时间的通讯员。不能不…  相似文献   

3.
《云南建筑》已创刊30年,从无到有,既是历史的记录,又是历史发展征程的见证。值得回忆,值得纪念,值得欢庆。  相似文献   

4.
您好比建筑领域.里一支新开 凿的河流, 由千万条小溪汇成*, 条条小溪都洒满辛劳的汗水。 您同其它领域里的河流, 同祖国版图上许许多多的河 流, 交汇在一起,浩浩荡荡, 融和成通向“四化”的新长 江。 这哄作者将篇篇文稿比作·条条小溪小溪——纪念《建筑技术》创刊十周年@王铁  相似文献   

5.
继往开来,更上一层楼──为纪念《建筑技术》创刊20周年而作许溶烈建筑业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最具开发潜力的行业,尤其对因坚持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而使经济得到持续发展的中国来说,为建筑业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更大的机会和需求。预计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  相似文献   

6.
建筑新园地,十年开盛花,刊出百余期,技播全中华。纪念《建筑技术》杂志创刊十周年@袁镜身~~  相似文献   

7.
《建筑学报》创刊50周年学术研讨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学报》2004,(7):23-27
《建筑学报》主办的2004年学术研讨会于6月22日在北京举行,研讨会主题是“新焦点:适用、经济、美观”。会议由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建筑学报》主编周畅主持,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张锦秋、何镜堂以及20多位中国建筑界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作了精彩发言。与会专家认为50年代初期“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方针对于推动我国城乡建设、繁荣建筑创作和理论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新时期应该有明确的方针来指导建筑创作。《建筑学报》发起的“新焦点:适用、经济、美观”的讨论对于引导建筑师的深入…  相似文献   

8.
<浙江建筑>杂志创刊于1984年10月,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年代,历经艰辛和不断发展,终于迎来了20周年诞辰.  相似文献   

9.
《建筑学报》从1954年创刊到现在已整整三十年了。这三十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前十年为创业、奠基的时期;中间近十年是先后停刊甚至工作陷于停顿的时期;而近十年多则是重新复刊获得发展的时期。 在今天纪念《建筑学报》创刊三十周的时刻,在庆祝以往成就和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建筑学报》2004,(7):22-22
6月22日晚,《建筑学报》在北京举行的创刊50周年庆典酒会隆重地拉开了帷幕,《建筑学报》本届编委、特约组稿人,老编委,在《建筑学报》工作的老编辑,建筑学会的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兄弟刊物、新闻媒体等相关单位的代表100多人出席了酒会,与会嘉宾高朋满座、欢聚一堂。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宋春华、编委会主任马国馨进行了简短的致辞后,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前任主编张祖刚、老编辑彭华亮、《世界建筑》主编王路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吴良镛在讲话中提到:中国人是聪敏的,中国的建筑师在国外的建筑事务所中有很多是挑大梁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  相似文献   

11.
从1955年到1969年这段时期,我在《建筑学报》编辑部工作了整整15个年头.这15年中,往事件件,历历在目,令我终身难忘.抚今思昔,不禁感慨丛生! “三停”和“三复” 《建筑学报》是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1953年10月中国建筑学会成立时,同时组成了第一届《建筑学报》编辑委员会,主任为梁思成,副主任为汪季琦、朱兆雪,编委有林徽因、陈伯齐、莫宗江等13位专家,编辑为章宏序、葛毓麟.在梁思成和汪季琦的领导下,第一期创刊号于1954年6月出版,季刊,八开本,白色封面,红色刊名,四边印有一圈金色框线,故有“金边学报”之称.同年12月底出版了第二期.  相似文献   

12.
把一本杂志当作信息载体的时候,其基本承载的信息即为文字与图像.本图解以《建筑学报》创刊60年来逐年的信息流量及总目录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统计信息转换为视觉方式呈现,由此来反应其信息结构与信息量的变化. 在从数据统计到视觉呈现的转化中,本图解分3步实施.1)设立杂志最大的年度信息流:即以目前大16开128页、每年12期的信息承载量作为最大年度信息流;2)确定逐年信息流量:将往年的信息流量与最大信息流通过页码、开本、期数进行比较与折算,确定该年信息区域与最大年流量之间的比例;3)确定逐年的信息结构:通过每年杂志的总目录数的统计与分类,将其以不同色系及相近色块的方式,并以目录数量在该年目录中的比例,在年度的信息区域中进行呈现.  相似文献   

13.
<正>《建筑学报》编委座谈会于2014年12月23日在北京西苑饭店召开,会议由主编周畅主持。周畅首先介绍了《建筑学报》杂志社的基本运行状况、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近年的工作。他指出《建筑学报》始终坚持综合性、学术性、权威性的办刊方针,目前是建筑学专业唯一一本进入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名录的学术期刊。在建筑类期刊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建筑学报》保持了自身的特色,巩固了已有的学术权威地位。2014年,  相似文献   

14.
2002年9月,学报完成了编委会换届工作,成立了第6届编委会(延续至今),周畅秘书长出任主编.这标志着学报又一个新时期的开始. 随着共事多年的前辈张祖刚、齐立根、顾孟潮、曹达那一年的先后退休,不觉中我突然由编辑部最年轻的一员成了元老,随后被任命为编辑部副主任,从此和周畅一道担起了学报编辑部的领导重任. 学报的编辑团队一直以来都是以精干著称,尽管也有盛有衰,但是最盛时也超不过10人.记得当时科协对所属学术期刊的要求是月刊的专职编辑不能少于7人,而我们总是达不到,在年检时经常把兼职或编务人员填上凑数.到2002年底,人员少到了极限,由于老编辑相继退休,编辑部只剩我和周畅加上3名兼职编辑,周畅还要同时做秘书长的工作,我们只能疲于应付出刊,当时的工作状态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5.
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和阅读《建筑学报》? 《建筑学报》如何伴随您的职业生涯? |关肇邺| 我是一名《建筑学报》的长期读者.我于1948年入清华大学营造系学习建筑,当时基本上没有什么书刊可看.《建筑学报》建刊之前,在清华大学建筑系只能读到几种美国的建筑杂志如Pencil Point、Architectural Record、Architectural Forum及法国的Architecture dau jourd hu等.解放之后,又增加了苏联的几种杂志,如《莫斯科建筑与建设》等.从《建筑学报》发刊第1期起直至现在,我始终订阅.其中由于自第1期至1956年间我的住处在学校的分配下搬过7次家,丢失了不少东西.由1957年起,我便将每年的《建筑学报》装订起来以便于保存,以后再没缺失过.但是50多年来的“学报”占去了我不大的书房一大片墙面.对我来说它不仅是一种读物,也带有纪念和文物收藏的意义了.  相似文献   

16.
吴宇江 《建筑学报》2015,(3):117-118
<正>为缅怀莫伯治大师建筑创作的卓著成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了《莫伯治大师建筑创作实践与理念》一书,以下为有关专家结合该书出版对莫伯治大师的评价,从中可以体现其不断创新的建筑思想和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17.
1960年代初,我随中国城市设计研究院程世抚先生代表国家计委前去广州,审核该市新建火车站的建筑高度问题,以解决同附近白云机场飞机起降的矛盾,广州市接待我们的人员中有莫伯治先生.此前,我在《建筑学报》上翻阅过他撰写的“广州海珠广场规划”和“广州北园酒家”的文章,并耳闻到广州市林西副市长非常关心北园酒家这座建筑,每逢风雨天都要亲自打电话嘱咐关好门窗;莫伯治先生亦知晓程世抚先生是留美学过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的大专家.因此,我们一见如故,亲切地谈论起城市与园林的问题,他还专门带我们参观了一些广州传统园林.我们相识、相知从此开始.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对我们建筑设计界来说是个重要的阶段。2013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发表就引起了业界广泛的关注,2014年9月初习主席在内参清样上的批示更引发了热烈的反响,大家都感到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甚至可能会超过1960年代初刘秀峰部长的文章对全国建设领域的广泛影响。近几个月来我参加了一些学术活动,大家凑到一起都会议论这个话题,但我也发现由于主席批示没有正式传达,不少人只是从各种渠道听到只言片语,容易产生误解,所以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把我从前辈那儿看到的批示复印件非正式地展示一下。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个人建筑学习对建筑杂志的感受,概述华南建筑学科发展中的杂志因素。结合作者对建筑教育的理解以及建筑杂志教育作用的分析,提出对《南方建筑》进一步发展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