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石伟国 《施工技术》2006,35(2):19-21
介绍了某高位大跨度转换梁模板支撑体系方案的选择过程,支撑体系的设计和采用钢桁架支撑的施工技术,达到了预期的施工质量效果。  相似文献   

2.
黄建西 《四川建筑》2012,32(4):256-258,260
桁架式模板支撑体系在大荷载转换梁模板施工中的应用,主要以钢桁架作为梁模板支撑系统的主承力构件,将梁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时的荷载通过钢桁架传至框支柱,这种荷载传递方式更为明确、简单和合理,解决了大荷载框支转换梁模板支撑困难的施工难题,与传统的模板施工方法相比,桁架式模板支撑体系受力更简单、施工更安全、质量更易保证、施工更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3.
转换梁因钢筋密集、混凝土量大、模板及支撑体系要求高,造成施工难度大。合理的采取施工措施,对保证结构转换层的质量及整个主体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介绍了转换梁规范要求及施工难点,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转换梁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工程建设中,为了提高环梁支撑体系的承载力,环梁支撑体系普遍采取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工程进入下序,环境支撑体系作用发挥完毕,为了保证下序施工正常进行,需要对环梁支撑体系进行拆除。通过了解发现,环梁支撑体系的拆除质量关系到后续施工是否能够正常进行。因此,在环梁支撑体系的拆除过程中,我们应把握环梁支撑体系拆除原则,采取科学的环梁支撑体系拆除方法,保证环梁支撑体系的拆除质量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5.
结合某高层建筑的梁式转换层施工,对大截面转换梁模板支撑体系运用ANSYS软件进行模拟设计、分析,通过监测转换梁模板支撑体系在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受力情况,为架体安全性的评判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关键性结论,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梁式转换层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梁式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施工的难点。重点介绍了转换层梁模板支撑体系、密集钢筋绑扎方法、大体积混凝土浇捣中的一些关健的施工技术。结合多层模板支撑体系各楼层受力分配原则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验算、提出合理转换梁钢筋绑扎顺序以及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浇倒质量和防止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厦门长庚医院病房楼结构转换大梁施工中,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大断面转换大梁采用分层浇筑,并通过对模板工程支撑体系复核验算,从而解决了浇筑梁的施工荷载的传递,对大断面转换大梁砼的施工从设计、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成型后的养护等多方面综合采取措施。保证了结构转换大梁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重庆某超高层建筑转换层在施工中综合应用的多项施工技术,主要有迭合梁施工技术、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模板及其支撑体系设计与支护技术、钢筋镦粗直螺纹连接技术、杜拉纤维添加技术、二次振捣与二次抹压收平技术、混凝土养护技术等。从而有效控制了转换层梁板裂缝、下挠、露筋、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的产生,达到了超高层建筑转换层无质量缺陷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陈正国 《建筑》2009,(14):60-60
本文结合某小区的施工实践,从钢筋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以及混凝土浇筑等施工过程入手,介绍了高层商住楼转换层框支梁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厦航总部大厦项目酒店塔楼F 3. 5层设计有6根超大型转换梁(最大截面1. 2m×4. 55m),其荷载达181. 5kN/m,采用普通扣件式钢管满堂架无法确保安全,同时对质量控制难度也较大。基此,从转换梁支撑体系的选择、钢筋施工穿插、钢骨节点、分次浇筑施工缝补强处理、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养护以及施工全过程的架体监测,并辅以BIM模拟施工过程来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措施,探索一种安全性高、费用低,又能保证转换梁整体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孙德杰 《中国建材科技》2013,22(3):87-89,124
支架现浇制梁法目前是我国较为常见的铁路桥梁建造施工方法。这种方法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施工质量标准体系,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但是不影响这种设计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发展。笔者以多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实践的经验,对支架现浇制梁的设计技术做一浅议,以供桥梁建筑设计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支架现浇制梁法目前是我国较为常见的铁路桥梁建造施工方法。这种方法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施工质量标准体系,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但是不影响这种设计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发展。笔者以多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实践的经验,对支架现浇制梁的设计技术做一浅议,以供桥梁建筑设计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碧  余平 《四川建材》2013,(6):193-195
本文结合某公铁两用桥南岸合建段引桥工程采用移动模架现浇简支箱梁的工程实际,对南京三桥使用的旧移动模架的油顶支撑、支腿、外模和底模等构件进行了改造。将改造后的移动模架用于现浇40m铁路简支箱梁的施工。工程实践证明,经改造后的移动模架工作性能稳定,保证了工程进度和质量,而且节省材料,降低了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14.
青岛环海凯莱酒店项目转换层层高8.25m,转换大梁的构件尺寸远大于普通混凝土梁,普通钢管扣件支撑体系施工此类大梁存在诸多缺陷.为了确保转换大梁的顺利施工,满足工程在安全、质量、进度和效益等方面的要求,确立了一种新型超高层转换层大梁工具式支撑体系.经专家论证并结合现场实际施工应用,证明该支撑体系工作性能可靠、传力路线明确、受力计算简便、施工操作快捷、缩短施工工期,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施工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大体积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的施工质量,防止和控制在张拉前出现裂缝,对混凝土的浇筑工艺、温度及裂缝控制方法作了认真分析研究,并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施工过程温度监测,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文中还结合转换梁的预应力施工特点进行了介绍,最后给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某住宅楼转换层梁截面尺寸大、配筋量大、梁柱节点配筋复杂、结构超长等施工难点,通过技术、经济和工期比较,选择转换梁整体施工法.通过计算确定转换层支撑体系,严格制订钢筋材料检验及安装方法,梁板混凝土分区浇筑,严格控制浇筑及养护措施.采用不设梁侧模、增设钢板网及分层浇筑等方法避免混凝土流入后浇带.浇筑过程中支架稳定,墙、柱、梁模板完好.  相似文献   

17.
李泉 《江苏建材》2010,(2):43-44,6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军路校区东区北2号教学科研楼工程两侧房屋的连廊构架总高度为20.5m,混凝土大梁的跨度为30m,截面尺寸为500×1800,梁顶标高20.50m,支模高度为19.6m,通过高大模板排架支撑体系的方案优化及控制,采用了合理有序的施工工艺,保证了高支模排架的安全,并确保了混凝土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8.
某超高层塔楼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环带桁架结构"体系,目前已施工至26层。针对原有的结构方案,考虑到型钢混凝土梁支模复杂,施工难度较大且施工周期长,将30层(含30层)以上的外围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替换为H型钢梁,变更后的结构方案既满足了国家现行规范和和超限审查对关键指标的要求,又方便施工和缩短工期,对结构整体施工质量和进度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通过合肥某工程,分析了转换层高大截面梁结构支模体系的施工技术,系统地阐述了施工过程中支模体系的安全措施与控制,指出转换层高大截面梁结构施工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超高、超重满堂支模架的钢管材质、设计和施工要点,以及针对支模体系在施工中的安全控制,作出了一系列分析与论述,经过设计计算,选用钢管与扣件等合格的材质,同时在施工中加大管理力度,强化过程控制,达到了预期的施工、质量安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深圳新亚大厦地下室基坑属于大型深基坑,场地周边环境复杂,工程采用中心区域顺作,周边环板逆作的施工方法。地下室围护结构采用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利用裙楼周边地下1层楼面梁板作为深基坑围护体系的水平内顶撑,实现内支撑梁与楼面结构梁的结合。详细介绍了半逆作法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和关键节点处理方法,并对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整个施工过程安全可控,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