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多热源环网供热技术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多热源环网的实际运行基础上,总结经验,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多热源联合运行时的规律、管网的水力工况和运行调节方法。认为这种系统可以满足城市热网不断扩大的供热需求,既可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又可使供热量灵活调节,节能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继2002年第2期《区域供热》中“谈城市区域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供热”一文之后,根据我公司铁南热网80年代末引进芬兰的供热技术、我公司的运行实践及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作者认为:为优化多热源区域供热系统的设计及可靠的运行,建议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最好采用间接连接的环型管网。同时本文重点分析了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调节的特点,并提出四种可供选择的调节模式。  相似文献   

3.
孙春艳 《山西建筑》2008,34(3):202-203
介绍了供热系统可靠性的含义,从系统的角度与供热系统可靠性指标两个方面阐述了多热源环状管网系统的可靠性,对多热源环状管网可靠性指标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枝状管网做了比较,指出多热源环状管网的可靠性高于单热源枝状管网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几种多热源联网运行模式的分析比较,体现了多热源环状管网的优越性,并且对多热源环状管网的优越性进行了具体的论述,从而大力推广多热源联网运行技术。  相似文献   

5.
从规划设计、运行调节和模拟评价三个角度,综述了多热源环状管网的发展水平与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指出多热源环状管网正逐步取代简单的单热源枝状管网。  相似文献   

6.
多热源环状管网热源位置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热源环状管网热源分布位置、热网结构、热负荷分布及密度等都影响到热网的造价和运行费用。本文以哈尔滨市开发区热网为背景,着重分析了多热源环状管网中热源位置变化时,对系统造价和运行费用的影响。基于开发区现有管网,提出了六种不同热源位置的方案,对每种方案利用已有程序分别进行了水力计算,以及造价和运行费用计算,从而提出对于多热源环状管网在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使热源均匀分布,以减少系统的造价和运行费用,不仅对环状管网的新建或改扩建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而且对枝状管网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黄涛 《区域供热》2010,(3):45-47,51
奎屯热电厂已建成包括两个热源首站及配套供热环网在内的供热系统。奎屯热电厂热网设计时即是双热源环状管网系统,经过详细的水力计算及方案比较,具备双热源联合运行的基本条件。本文根据运行实践和理论分析,简要叙述了联合运行的综合调节方法和此种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裴俊强 《区域供热》2023,(1):64-73+90
以太原市热力集团某热力站为基础,对站内二级网调峰锅炉与集中供热系统并联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联合供热系统的两种组合调节形式进行分析和讨论,一级网分阶段质-量调节时,整个调节过程分为3个阶段,分阶段点的室外计算温度为tw=2.4℃和tw=-5.2℃;一级网等供回水温差调节时,调节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分阶段点的室外温度为tw=-5.2℃。  相似文献   

9.
分析天津市多热源供热管网调峰的形式(一级管网调峰、二级管网调峰),对设置调峰热源增大一级管网供回水温差进行经济性分析。当敷设供热管网困难时,对敷设供热管网与设置调峰热源两种方案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某市采用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联合供热系统的热网工程可行性研究为实例,阐明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管网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于单热源供热系统,为了保证设计热负荷的需要,通常供热设备要设置相当大的装机容量,这使得集中供热初投资大、可靠性差、热源效率低下。基于此,在充分掌握热源(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特性、地域特性及建筑用能特性的基础上,本文以供热系统全寿命周期内经济费用年值和社会成本费用年值最小为目标,对某单热源供热系统燃气调峰热源的设置进行了优化,得出了与调峰热源特性相匹配的最佳容量和调峰运行时间。分析可知,设置燃气调峰热源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多热源供热系统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天津市某热电公司为例,阐述其管网运行现状和遇到的问题,并着重从调峰热源设置、热负荷分配、运行和调解方案几个方面出发,对此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做了应用性方案研究,得出多热源联网供热的可行性及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秦绪忠 《区域供热》2012,(1):25-28,49
某市在集中供热多年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多热源环形网的供热格局,这一格局对于热源或管网在事故工况下的互补供热,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起到了作用。然而由于在多热源环形网的并网运行上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实际运行中只能通过在主干管上设置阀门,各热源分片割裂独立运行,环形管网也用阀门割裂,"环状管网,枝状运行"。这种运行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多热源环形网在负荷匹配方面的灵活性,不能有效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本文针对这一集中供热系统实现并网运行在设计和运行调度上进行了研究,目前该供热系统已经按这一运行模式成功投入运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1]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核供热热源的特点分析核供热管网工程的特征,包括核供热系统的规模、供热半径、供回水参数、敷设方式和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太原市供热现状为基础,分析多热源联合供热现状,探讨二次网分布式调峰锅炉与集中供热系统串、并联两种运行方式下的系统性能,建立热平衡方程和调节公式,并对相关运行参数进行求解。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串联连接,并联连接能耗更低。研究结果对区域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的设计及优化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邢鼎皇  王凤霞  王海 《煤气与热力》2023,43(1):21-25+42
采用混合均值中心反向学习粒子群优化算法(PSO-HMC算法),考虑供热管道热损失,以供热成本(主要为热源热费、电费)最小作为目标,对多热源供热系统调节方式(质调节、量调节、质量调节)进行优化。结合3个热源的算例,在用户热负荷一定条件下,对3种调节方式的优化结果进行比较分析。PSO-HMC算法的优化模型仿真计算结果可信。质量调节方式的供热成本最低。由优化结果可知:对于多热源供热量比例,量调节方式与质量调节方式接近。量调节方式下,采用不同热源供水温度时,热源A~C供热量比例的变化范围不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既有建筑供暖系统节能改造后,动态的调节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如热源系统不能与之相适应,将影响系统各环节。因此要采取可靠的供热管网控制技术,对外网及热源进行相应的改造控制,以适应室内动态控制的需要,提高供暖质量。  相似文献   

18.
谈城市区域供热系统多热源联网供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牡丹江市铁南区热网两种形式的双热源联网供热的试运行和生产运行实践开始,叙述其联网供热的基本原理,从而得出多热源联网供热的可行性有其优越性。建议多热源联网供热系统最好采用间接供热和环型管网。提出了多热源联网供热的效果如何关键是热网的调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低温地热间接供热系统为例,对调峰期内采用质调节和量调节两种集中调节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其结论进行了严格的数学论证。本文的结论不仅适用于间接式地热供热系统,而且适用于直接式地热供热系统。  相似文献   

20.
分布式变频泵系统作为一种较新的热网型式,有减少管网输送费用、降低管网运行压力、增强管网水力稳定性等诸多优点,在我国正得以不断的推广应用.本文以某大型分布式变频泵管网系统为例,讨论了在多热源联合供热的条件下,不同的热源运行方式和热网运行方式对分布式变频泵管网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