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合理有效地开展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综合风险评价,以云模型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风险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建立了流域防洪体系风险评价的云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优点在于利用云模型理论中的隶属函数和超熵概念分别描述了评价等级的模糊性和隶属程度的随机性,并通过可变模糊集理论中的变换组合参数进行综合评价,使得评价结果可信度高。将云综合评价模型应用到某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风险综合评价中,并与物元模型、模糊可变模型、集对分析-可变模糊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云模型方法有效可行,体现了评估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为流域防洪安全风险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可变模糊集对立统一定理的水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与集对分析法得到的关于水安全评价的结果作比较,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中的对立统一定理和水资源系统评价理论、模型与方法,研究了水安全综合评价问题,并列举了实例进行比较。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理论严谨、概念清晰、计算简便,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应用上都优于基于集对分析的水安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立足全局的系统观,提出防洪工程体系综合评判的模糊可变集合方法,该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与防洪工程体系相关的各个评价指标处于级别标准值区间的相对隶属函数,并根据工程模糊集理论,建立指标重要性二元比较与量化模型,从而合理地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得出以流域为单元的防洪工程体系综合风险评价的级别特征值.实例证明本文所提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最后证明了可拓学(物元模型、物元分析)中基于“距”与“位值”概念为基础的关联函数基本公式的错误,指出该公式不能应用于防洪工程体系综合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4.
可变集及水资源系统优选决策可变集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守煜 《水利学报》2012,43(9):1066-1074
将可变模糊集发展到可变模糊清晰集,简称可变集,研究建立清晰性与模糊性两者动态变化统一的可变集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水资源系统优选决策实践。提出动态与模糊对立公理和基于可变集的水资源系统优选决策原理与方法。给出两个应用实例,并与可拓学、模糊集对分析优选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可变集不仅对水资源系统优选决策,而且可推广用于其他系统,如水利水电、土木建筑工程系统等众多领域的优选决策,具有广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陈守煜  王子茹 《水利学报》2011,42(3):253-261,270
根据可变模糊集理论导出的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与质量互变规律的数学定理--对立统一与质量互变定理,提出水资源系统新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文中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和水安全综合评价两个评价实例,说明了新方法的原理、模型与计算步骤.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集对分析评价法进行比较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理论严谨、模型简洁和计算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根据可变模糊集理论导出的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与质量互变规律的数学定理——对立统一与质量互变定理,提出水资源系统新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新方法理论严谨、概念清晰、计算简便。文中列举水资源系统两个评价实例,(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综合评价,(2)水安全综合评价。说明了新方法的原理、模型与计算步骤。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集对分析评价法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指出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与集对分析评价法存在的问题与数学逻辑错误。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系统可变集评价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笔者建立的可变集及其辨证法基本规律数学定理,提出事物相对差异度演变定理和可变集模式识别矩阵,在此基础上提出水资源系统可变集评价原理与方法。列举了广东省东莞市4个水平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程度评价实例,并与模糊集对评价法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指出该法存在的问题与错误。实例与比较表明,以可变集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系统评价原理与方法,具有理论严谨、概念清晰、计算简便的优点,可以推广应用于环境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等众多学科的多指标(目标)评价领域。  相似文献   

8.
汪哲荪  金菊良  魏一鸣  吴开亚 《水利学报》2010,41(10):1173-1178
针对受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综合作用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风险评价问题,提出用防洪工程体系风险评价指标样本与评价标准等级之间的多元联系数,定量描述样本与标准等级之间隶属关系的层次性和模糊性,用三角模糊数和多元联系数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处理风险评价中以区间数形式表示的评价等级标准的模糊性,用三角模糊数定量表示联系数的差异度系数的连续变化过程和各指标权重的不确定性,最后通过随机模拟三角模糊数的方法建立了三角模糊数随机模拟的防洪工程联系数风险评价模型(CN-SSTFN)。研究结果表明:CN-SSTFN模型综合利用了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风险评价过程的各种主客观不确定性评价信息,在评价结果可靠性方面,以置信区间形式表示的评价结果比现有方法提供了更多的重要信息,能反映受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综合影响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风险评价的客观实际情况;本模型的计算方法简便、通用,在各种系统风险等级评价问题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三角模糊数随机模拟的防洪工程联系数风险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受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综合作用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风险评价问题,提出用防洪工程体系风险评价指标样本与评价标准等级之间的多元联系数定量描述样本与标准等级之间隶属关系的层次性和模糊性,用三角模糊数和多元联系数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处理风险评价中以区间数形式表示的评价等级标准的模糊性,用三角模糊数定量表示联系数的差异度系数的连续变化过程和各指标权重的不确定性,再通过随机模拟三角模糊数的方法建立了三角模糊数随机模拟的防洪工程联系数风险评价模型(CN-SSTFN)。研究结果表明:CN-SSTFN综合利用了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风险评价过程的各种主客观不确定性评价信息,以置信区间形式表示的评价结果比现有方法提供了评价结果可靠性方面的更多重要信息,能反映受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综合影响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风险评价的客观实际情况;CN-SSTFN的计算方法简便、通用,在各种系统风险等级评价问题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有利于促进集对分析和可变模糊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立区域抗旱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确定各指标和子系统的权重,将集对分析(SPA)与可变模糊集(VFS)的相对隶属度函数结合构建了基于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评价法的区域抗旱能力评价(SPA-VFS)模型,并将SPA-VFS模型应用于合肥市抗旱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合肥市抗旱能力的评价等级为3级,抗旱能力一般;SPA-VFS与属性数学的置信度准则评判方法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两者联合应用可保障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指出应进一步提高合肥市的抗旱组织管理水平,推广节水技术,控制人口增长,增强市民抗旱意识,以进一步提高合肥市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