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壳聚糖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的有机物之一.常用的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大,不易溶于水等普通溶剂,使其应用受到极大限制.使用γ-射线(3x1015Bq钴-60装置)辐照壳聚糖,研究了溶液浓度、辐照剂量、辐照气氛、pH值和样品状态等因素在壳聚糖γ-射线辐照过程中对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辐射降解产物的平均分子量随着溶液浓度增加和辐照剂量增大而降低,而与溶液的pH值无关.水对于壳聚糖辐射裂解有加速效应,溶液态壳聚糖辐照降解比固态辐照可以提高效率约50倍.  相似文献   

2.
利用纤维素酶催化水解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纤维素酶催化降解壳聚糖,分别研究了pH值、温度、酶/糖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为5.6、n(酶)/n(糖)为0.1/1.0、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6h。用纤维素酶催化降解壳聚糖只能得到最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8000的低聚壳聚糖。为了得到更低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在壳聚糖酶降解后加入一定量双氧水继续降解。研究了双氯水加入量及加入时间的影响,最终可得到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的低聚壳聚糖。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几种吸附载体对炼油废水COD降解菌的吸附效果,确定以麦麸作为该菌种的吸附载体。固态菌剂保存在5℃条件下存活菌数较高,添加脱氧剂对菌种存活有促进作用。固态菌剂保存1 a后,菌种浓度仍能达到8.3×10~8CFU/g,比液态保存菌种高4.15×10~3倍。以保存期为1 a之内的固态菌剂降解炼油废水,其效果与新培养的液态菌种相当,COD去除率均在82%以上;当保存时间1 a时,固态菌剂对炼油废水的降解效果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氯苯类是重要的有机污染物,采用常规处理方法难以降解。利用束流为1mA、电子束能量为1 5MeV的高能电子束辐照处理氯苯、邻,间,对 二氯苯、1,2,4 三氯苯5种氯苯类化合物的模拟废水。辐照剂量分别为35、70、105、140、210kGy。实验表明,电子束能够降解氯苯类废水,邻二氯苯、间二氯苯、对二氯苯、氯苯降解率为50%时所需剂量分别为:38、35、46、206kGy。相同剂量下各化合物的降解率顺序为:氯苯<二氯苯<1,2,4 三氯苯,辐照降解过程中氯离子的质量浓度增加,辐照后溶液呈强酸性,pH=2~3。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组分的降解壳聚糖作为亚麻织物无甲醛防皱整理剂,通过织物折皱回复率、白度、断裂强力保留率、断裂伸长率的变化,探讨降解壳聚糖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对整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平均聚合度为9.787,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 590.15,w(整理剂)%1%的降解壳聚糖进行亚麻织物整理后,折皱回复率为30.15%,白度为57.900%,断裂强力保留率为96.47%,断裂伸长率为12.73%。  相似文献   

6.
γ射线辐射脱除油品中的硫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提出利用γ射线辐射的方法对油品进行脱硫的新技术,并以十二硫醇为对象考察了主要工艺条件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硫醇的降解率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上升,在总辐射剂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低剂量率进行辐照可得到较高的降解率;氧气对十二硫醇降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降解率为90%时有氧及无氧辐照所需的辐射剂量分别为250kGy和700kGy;对硫醇的分析发现,有氧辐照时有硫酸根产生,无氧时则部分转化为硫化氢,所产生的其他含硫副产物也较容易去除.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讨论了利用HPLC、特性黏度、动态黏度3种方法的关联来推导测定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简便方法。对6种壳聚糖样品,采用HPLC凝胶系统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利用乌氏黏度计一点法测定特性黏度,得出MHS方程为[η] = 3.72 × 10-5Mw1.37。同时还建立了10 mg/mL壳聚糖溶液降解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和动态黏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立彦  芮汉明  张玲 《化工进展》2011,30(2):390-395
为了改善壳聚糖/胶蛋白复合海绵辅料的性能,研究了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胶原蛋白配比、交联剂用量的影响,并得出最佳条件.优化后的制备条件为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5×105Da、壳聚糖与胶原蛋白质量比为2:3,戊二醛添加量为1.5%,得到的复合海绵的各项性能都较好.扫描电镜观察复合海绵的孔径大小为100~150μm...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机膨胀型和无机金属氢氧化物型2种阻燃剂进行复配,制备了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复合材料,克服了有机膨胀型阻燃体系辐照后阻燃性能明显下降和强度较低的问题,以及无机金属氢氧化物型阻燃体系断裂伸长率降低和阻燃性能效率低的问题。结果表明:当辐照剂量为30~90 kGy时,复合型聚烯烃体系的氧指数逐渐增加,当辐照剂量为90~150 kGy时,复合型聚烯烃体系的阻燃性能逐渐降低,当辐照剂量为90 kGy时,其综合性能最佳,氧指数为34.3%,拉伸强度为13.6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了200%,而且该体系的击穿场强、体积电阻率和热稳定性等均有明显提高,碳层的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真空、空气和氮气气氛条件下,γ射线辐照剂量对F2311型氟橡胶相对分子质量、凝胶质量分数、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γ射线辐照剂量的增大,F2311型氟橡胶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扯断伸长率和拉伸强度均减小;凝胶质量分数先减小后增大,在辐照剂量为750kGy时降到最低点,动态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与凝胶质量分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纤维素酶降解结合膜法制备低聚壳聚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永萍  林强 《化学世界》2007,48(2):98-101
研究纤维素酶降解结合膜法制备低聚壳聚糖。采用正交设计优选酶降解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分析超滤产品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收率。纤维素酶对壳聚糖降解的最佳条件为:温度50℃,酶糖质量比为0.1,pH=4.6。纤维素酶催化降解结合膜法制备低聚壳聚糖。在5 h内即可获得收率超过75%,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5000左右的优质低聚壳聚糖产品。该工艺简单可行,运行时间短,产品相对平均分子质量小而且分布窄,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使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氧化降解法制备液体天然橡胶时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降解胶乳相对分子质量的因子主次顺序为反应时间、温度、丙醛用量和引发剂用量。最佳降解条件为引发剂,2份;丙醛,30份;反应条件80℃×24h,得到Mn为1.2×104。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降解胶乳相对分子质量先下降后上升;随丙醛用量的增加或温度的升高或反应时间的延长,降解胶乳相对分子质量都下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对PP、EPDM及EPDM/PP共混物的动态流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辐照剂量的增加,PP降解断链,呈现出“类液态”黏弹响应,而EPDM逐渐交联,呈现出“类固态”黏弹响应;对于共混体系,Palierne模型可以预测辐照前的动态实验结果,对辐照后的预测在低ω区域偏离测试值较大,这在于辐照后共混物分散相由可形变“液滴”向“刚性”粒子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及其降解产物黏均分子质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降解前、后壳聚糖的分子质量,用0.1mol·L^-1乙酸-0.2mol·L^-1氯化钠溶液做溶剂,采用黏度法进行测定。测得未降解壳聚糖[η]为407.6,分子质量约为5.7×10^5,降解180min壳聚糖[η]为26.0,分子质量约为2.9×10^4.采用黏度法测定壳聚糖的分子质量具有原料处理简单,仪器易于清洗,实验数据重现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絮凝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秀华  徐初阳 《化工时刊》2008,22(12):30-31
壳聚糖作为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具有无毒、不存在2次污染、使用方便等优点;但生产和应用成本高,具有一定限制。而相对分子质量是壳聚糖的一个重要分子参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性质差异很大,研究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对生活污水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高相对分子质量壳聚糖的絮凝效果较好,且随着壳聚糖用量的增加絮凝性能也随之增加,但是5×10^-6后絮凝下降,其在pH值为6.5时絮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塑料科技》2017,(2):63-67
以~(60)Co-γ射线辐照玉米淀粉为主要材料,甘油为增塑剂,通过挤出造粒、熔融吹塑工艺制备了辐照玉米淀粉降解薄膜。探讨了~(60)Co-γ射线辐照剂量对淀粉分子结构,降解薄膜力学性能、亲水性和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能够有效破坏淀粉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辐照剂量为40 kGy的辐照玉米淀粉降解薄膜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在微波辐照下,采用NaNO2氧化降解壳聚糖,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NaNO2用量等不同条件对壳聚糖解速率的影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能明显促进壳聚糖的降解,适当增加NaNO2用量和提高反应温度均能加快壳聚糖的氧化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8.
在微波辐照下,采用NaNO2氧化降解壳聚糖,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 NaNO2用量等不同条件对壳聚糖解速率的影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能明显促进壳聚糖的降解,适当增加NaNO2用量和提高反应温度均能加快壳聚糖的氧化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NaNO2/HAc与H2O2/HAc两种体系降解壳聚糖工艺,探讨了反应时间、NaNO2及H2O2用量、醋酸质量分数、壳聚糖浓度等因素在不同体系下对降解速度及壳聚糖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NO2/HAc体系最佳降解条件为:降解温度30℃、醋酸质量分数5%、壳聚糖浓度0.02 g·mL-1、NaNO2体积0.20 mL、降解时间45 min,降解所得到的低聚壳聚糖平均分子量约为1.7×104.H2O2/HAc体系最佳降解条件为:降解时间4 h、降解温度60℃、醋酸质量分数5%、壳聚糖浓度0.02 g·mL-1、30%H2O2体积0.50 mL,降解所得到的低聚壳聚糖平均分子量约为2.1×104.  相似文献   

20.
以营口本地对虾虾壳为原料,用稀HCI和NaOH溶液分别脱去钙和蛋白质及脂肪得到甲壳素样品,使用浓碱加热处理得到壳聚糖。通正交试验设计计优化了壳聚糖的制备过程。结果表明壳聚糖制备的最佳条件是先用稀酸脱盐,再用稀碱脱蛋白得到甲壳素,随后用45%NaOH溶液,在95℃、反应时间6 h下得到壳聚糖。自制壳聚糖与市售壳聚糖的红外光谱图一致。用酸碱滴定法和红外光谱法分别测定了样品的脱乙酰度。重量法测定壳聚糖的水分。乌氏粘度计测定壳聚糖大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所得壳聚糖的水分含量为14%,脱乙酰度为74%,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30×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