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将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2.
21世纪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对人才的综合素质、适应性、创新能力要求更高。培养这样的“复合型”和“创造型”人才必须实施素质教育 ,而创造性教育正是它的最高形式。江泽民同志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国家、民族的进步靠创新 ,创新依赖于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依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因此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是教育的发展趋势。金属材料塑性成型及控制专业 (即原金属压力加工专业 )是培养从事金属材料成型及控制工艺设计与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 ,而只有创新式的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当今金属材料成型技术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专业课的教学是直接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途径 ,更应该以培养学生专业上的创造能力为目标。为此 ,本人在本专业的专业课程轧钢工艺学教学过程中 ,结合专业及课程的特点 ,对创新教育方法作了初步的探索与应用。一、改革传统教育观念思想观念是先导。传统教育观念的基本特征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 ,以学生应试能力为目标 ,由此形成了教师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表现为以“教”为主进行“填鸭式”的满堂灌...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决定一个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未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事关国家民族兴衰的大事。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创新.创新教育是指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的新要求,也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人就当今计算机教育的现状,谈谈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的确,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前提条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当今时代,衡量一个国家的强弱,不是看资本的多少,而是看创新人才的多少.创新人才需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而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是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为保证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作出贡献,培养青年教师的创新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是培养现代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当今数学教学的主要特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则需要通过教学的途径来实现,不断探索与实践,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的人才是世界各国为了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战略目标。在当代,国家实力的竞争,关键是科技,基础是教育,焦点是人才。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表明了我国政府对科技和教育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创新能力的培养呼唤新的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一段讲话。目前针对“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各高校都在进行认真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就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愉快中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中学;要注重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学;要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在鼓励中学。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对人的必然要求,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主席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希望在全民族创新素质的提高,在于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涌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依靠创新教育.但是我们现行的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深,最主要的弊端就是束缚、压抑甚至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创造性 ,具有不同于前人或超越自我的独特的途径和方法 ,其活动产品与先前相比 ,有实质性的进步。人类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创造史 ,人类创造力发展的高度 ,决定着历史阶段发展的高度。时代发展到今天 ,创新更有重要意义。江泽民主席说过 :“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主席在北大建校 10 0周年谈到一流大学时又说 ,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 :“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 ,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学生有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应当成为判断一个学校教育水平的基本标志之一。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发挥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功能。高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创新成果 ,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活动提高师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以及培育新的创新组织和创新模式。因此 ,高校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应更注重创新源头的培育 ,注重创新的发展过程。高校应该是新学科、新人才的发源地 ,以源头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一、提高高...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 ,它将使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要求的核心素质之一。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 ,我国要发展 ,要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就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明确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最近几年 ,我国教育正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5.
在去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提出了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高等教育要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基地”等目标。这些目标给高校的高层次人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6.
更新教育观念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更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是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前提。在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正确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采取“加强基础,强化理论应用”,“注重实践,强化工程能力培养”,“产学研合作,适应行业需求”等培养途径,切实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措施.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影响着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和人才构成.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已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导思想.下面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是教育的两大核心问题.这两大问题的实质就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推动学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接班人的重要突破点.2010年7月29日,国务院制定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十二条明确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这一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完成,探究式学习是创新教育的有效方法,要找到学生探究动机切入点,帮助学生形成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探究式学习讲究合作,离不开信息的整合,探究式学习关系到国家教育大计,下一代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素质教育的推进.  相似文献   

20.
梳理了研究生“双创”教育模式研究态势,强调加快中国研究生教育从规模化发展向高质量提升对于提高创新人才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支撑并引领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厘清“并行工程”基本理念及其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建构了“定位、标准、方案、培养、评价”并行的研究生“双创”教育模式。这种并行不能只是各向度之间的并行,而应是各向度、各指向间的全方位交错并行,相互修正、相互促进,有效提升研究生“双创”能力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