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多功能水库生态调度决策目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庄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同时承担城市用水、灌溉用水,兼顾发电、天然养殖等多功能服务的大型水库,为当地的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库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水库下游河流生态环境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河流长期处于干涸状态,河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近年来,朱庄水库向下游河道有计划适当放水,为保证下游生态环境和缓解下游生产和生活用水,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保证水库服务功能的前提下,搞好水库生态调度,是水库调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水库无论在防洪、供水、灌溉等方面,还是在对下游河流生态健康方面,都发挥其水利工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万安水利枢纽位于江西省赣江中游万安县城上游约2公里。它是一个具有发电、防洪、航运、灌溉及水产等综合利用枢纽,并列为国家“六五”开工的大型工程项目之一。目前正进行一期工程的施工。赣江是江西省主要的内河航运干线,万安水库兴建后,改变了河流的自然面貌,无疑将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同时由于泥沙的冲淤变化又必然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诸如水库的寿命、回水对赣州市的影响、下游河道的冲刷,以及河道冲淤变化对航运的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水电工程的建设运行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江西省最大的赣江流域为例,根据栋背水文站实测径流资料计算各类别的水文改变指标(IHA),结合变异范围法(RVA),分析并评估万安水库建设运行对流域水文情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万安水库施工运行后综合改变度为49.24%,属于中度改变.  相似文献   

4.
1引言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是农业大省、水利大省。境内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水库密布。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河五大河流为省内主要河流,纵贯全区。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境内中小河流、小型水库(简称"两小")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多数"两小"水利工程防御洪水标准低、病险多、灾害损失重.为此根据江西省"两小"水利工程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列出凉山州已运行的大桥及瓦都这两个龙头水库的建设情况及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并以会东县为例.探讨小河流规划建设龙头水库的问题与效果,提出规划与建设龙头水库急待解决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水利工程建设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河流生态系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为了减轻水利工程对水生态系统造成的不利影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建立了在考虑水库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兼顾河流生态需求的水库生态调度模型。计算了河流最小生态流量、适宜生态流量和生态洪水。本文将建立的生态调度模型应用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丹江口水库,采用逐步优化算法求解生态调度模型,分析计算生态目标的加入对水库原有功能的影响。研究通过水库调度满足河流适宜生态流量,尽量不低于最小生态流量的调度方式;探讨通过水库调度模拟“人造洪水”,为鱼类的繁殖和生长创造适宜的水力条件。计算结果表明,丰水年在满足生态流量的情况下,对水库原有功能影响不大,然而平水年和枯水年在考虑生态需求时,对水库原有功能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在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之间均衡利用水资源,通过水库的生态调度保持河流天然适宜的径流过程,维护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字:水库生态调度;河流生态需水量;生态洪水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吉庆峡水库为例,从水库建设对区域水资源配置的影响、对区域内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对区域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库的建设及运行期内局部地下水流量将发生改变,但地下水补给源、排泄方式和径流等均不会改变,工程建设对区域水文水资源及地下水的影响并不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对嫩江流域同盟(二)站年均流量进行突变性检验,采用RVA方法从河流水文情势指标和生态多样性指标两方面分析尼尔基水利枢纽运行对下游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研究表明:尼尔基水库运行后,下游河流极值流量、低流量脉冲的频率及历时、径流涨、落水率次数和流量涨落逆转次数都发生了明显改变,尼尔基下游河流整体水文改变度为51%,为中度改变;受尼尔基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下游河道内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值由水库运行前的24减小到水库运行后的18,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减少,生态系统呈现退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城市河道型水库常作为城市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城市景观等紧密相连。健康的城市河道型水库是城市人口、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维持正常水生态系统的运转,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流健康的内涵,构建出含水文水资源、库岸结构、水质、生物和社会服务功能等5个方面14个指标的城市河道型水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赣州市八境湖水库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河道型水库健康评价。结果表明:2017年八境湖水库评价结果为(0. 451,0. 491,0. 034,0. 022,0. 002),处于健康状况,其中社会服务功能是该区域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日本琵琶湖保护治理的基本思路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日本琵琶湖治理为实例,介绍日本在已修订的《河川法》指导下,正在举其全力恢复湖泊的生态水环境,努力建设具有自循环功能的生态河流、湖泊的情况.通过对日本琵琶湖保护治理的研究和思考,归纳出日本琵琶湖治理的主要经验:在全民参与的基础上,确立流域为治污主体,充分发挥国家行政、企业团体和市民群体的作用,从法律政策、经济投资、工程建设、宣传教育等各个不同角度采取措施和对策,最终达到建设具有自循环功能的生态河流、湖泊目的.简言之:源水培育、湖水治理、生态建设、政府主导、全民参与.  相似文献   

12.
大西线调水难以实现的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制约大西线调水工程建设的若干问题,认为大西线调水难以解决大坝和水库漏水问题,以及水渠、倒虹吸等水利设施的安全性问题;由于大坝漏水,水库蓄水高度无法达到隧道进水口高度,大规模调水将难以进行。区内大规模调水,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将引起沙漠化、草原退化、植物群落消亡等问题;从经济角度看,由于不是自流调水,可调水量不大,工程建设与工程维护的投资巨大,调水的经济效益有限;从社会角度看,调水将改变西南与西北地区、我国和邻国之间的利益关系,会带来社会和政治问题。指出:大西线调水方案低估了施工难度和工程成本,夸大了可调水数量和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水库移民引起的水保生态环境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已成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新问题.加强水库移民工作中水保生态建设和保护,是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长治久安的关键.通过对水库移民水保生态建设和保护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做好移民安置区水保生态建设的原则和对策措施,促进水库建设、移民安置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相似文献   

14.
浅谈京津冀都市圈区域水资源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作亮 《中国水利》2007,(9):44-45,60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发展已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在全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京津冀都市圈面临着水资源缺乏、生态恶化、水污染等一系列水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构建区域新型水资源配置格局,提高城乡供水保证率;积极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加强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功能区管理;做好跨省河流的水量分配。  相似文献   

15.
许新发 《江西水利科技》2005,31(1):34-36,42
阐述了目前在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应该合理地考虑河流系统生态需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实例介绍了河流系统生态需水的简单计算方法,并进行了综合分析,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玉林市目前面临的资源性缺水现状及南流江生态环境用水的困境。论述了玉林市龙云水资源配置工程的规划范围、目标和工程布局,通过水资源配置工程,连通北流河与南流江,形成两江、五湖、百库、一横、一纵、一湿地的水网连通体系。提高玉林城镇居民用水水平,促进工业园区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加快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全面掌握我国城市河湖水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隶属度函数计算等分析方法,建立了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并以江苏省为例,利用历史数据以及监测资料,对城市河湖水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对城市河湖水生态环境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可为城市河湖水污染综合治理和城市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疆内陆河泛流域水利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阐述了新疆水利发展的特点和现状,指出了新疆水利发展的泛流域化特征,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与环境保护等角度分析了新疆水利发展的动因,探讨了新疆内陆河泛流域化的水利发展态势,提出了内陆河泛流域的水资源调控体系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水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及国际河流开发等新疆水利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三门峡水库的地位和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红宾 《人民黄河》2003,25(12):1-2
三门峡水库投入运用以来,在确保黄河下游防洪、防凌安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水库调度、机组抗磨蚀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多泥沙河流水库如何长期保持有效库容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小浪底水库修建后,根据黄河治理开发规划及黄河下游洪水处理调度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三门峡水库仍须承担相当繁重的任务:①按照小浪底水库设计要求,只有当小浪底、三门峡、故县、陆浑4座水库联合调度时,黄河下游才能达到千年一遇防洪标准。小浪底水库死库容淤积完后,需要三门峡水库配合运用的防洪库容将更大。②当黄河下游发生严重凌情时,小浪底正常运用后的库容不能满足下游防凌的要求,仍需要三门峡与小浪底两水库联合控制。③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三门峡水库将在未来的供水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④三门峡、小浪底和西霞院3座水利枢纽将组成梯级水库群,小浪底水库承上启下,发挥中心枢纽的作用,但小浪底水库库容也是有限的,一些问题仍需要三门峡水库配合才能得到解决。此外,三门峡水库建库初期,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而投入运用40多年来,非汛期蓄水,汛期降低水位,经过自然的修复和人工的建设,在库区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在库周形成了依托水库发展的社会经济模式,因此三门峡水库不仅承担着流域治理开发而赋予的任务,而且对库区自身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①保护和改善库区湿地生态环境。②为库区沿岸工农业用水提供保障。③改善库区水质。④支撑三门峡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水库大坝工程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与水库大坝工程有关的生态文明建设技术路径研究,是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新要求和实现水利工程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挑战。为正确认识水库大坝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和技术方法,收集整理了中国知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等生态文明相关的文献资料,调研了国际典型案例,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国外和国内水库大坝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提炼总结了水库大坝工程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总体思路和核心内容,识别了水库大坝工程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退役等不同阶段的生态文明总体建设路径、具体技术要求和关键指标。研究成果可为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和推动水库大坝工程绿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