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VAc为第二单体的PAN溶液聚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在NaSCN水溶液中,丙烯腈(AN)/醋酸乙烯酯(VAc)/甲基丙烯磺酸钠(MAS)溶液聚合的工艺条件。采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异丙醇(IPA)为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通过对浆液的总固含量、粘度、相对分子质量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等性能的测试,讨论了单体投料比、引发剂量、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量、聚合反应温度以及聚合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三元共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1,1,1-三甲基-2-丙烯酰肼(TMAH)均聚以及与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乙酯(E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的共聚反应,实验结果表明,TMAH易均聚,并且易与BA,EA,MMA发生共聚反应,不与St发生共聚反应。测定了80℃时TMAH-BA共聚体系中单体的竞聚率(rTMAH=0.96,rBA=1.23),研究了反应条件对转化率及共聚物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反应速率随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是共聚物的组成不变;聚合温度升高,聚合反应速率和共聚物中TMAH的摩尔分数都增加;聚合反应速率随单体中TMAH摩尔分数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原原油中高含蜡量的特点,以丙烯酸十八酯(ODA)、顺丁烯二酸酐(MA)、苯乙烯(St)和丙烯腈(AN)4种单体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反应合成了原油流动改进剂AMSA。最佳合成条件:n(ODA):n(MA):n(St):n(AN)=16:1:1:3,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1.2%(质量分数);聚合温度85℃;聚合时间7h。在中原原油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1%的AMSA可以使原油的凝固点降低14℃,25℃粘度下降92.9%,屈服值下降96.4%。  相似文献   

4.
采用阻滞阴离子聚合法,以自制多锂(m-Li)为引发剂、三异丁基铝(TIBA)为阻滞剂、环己烷为溶剂,合成了一系列星型聚苯乙烯。考察了不同聚合条件下苯乙烯的聚合动力学行为,并求出相应的假一级表观增长速率常数和表观增长反应活化能(E″);考察了阻滞剂用量对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聚合条件下苯乙烯的聚合反应为一级反应;在一定聚合温度下,随n(TIBA):n(m-Li)的增大,苯乙烯聚合速率显著降低,当n(TIBA):n(m-Li)≥1时,聚合被完全阻滞;降低聚合温度亦能降低聚合反应速率,但n(TIBA):n(m-Li)的变化对聚合速率的影响更明显;随n(TIBA)∶n(m-Li)的增大,E″增大,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加宽。  相似文献   

5.
耐热ABS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乙烯(St)、N-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丙烯腈(AN)为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St-NPMI-AN三元共聚物(SMIA)。以ABS粉料、St-AN共聚物(SAN)、SMIA为原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于190~245℃制备了耐热ABS树脂。结果表明,在St用量(质量分数)为10%~50%,AN用量(质量分数)为10%~30%的条件下,随NPMI用量的增加,SMI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呈上升趋势;增加调节剂叔十二碳硫醇用量,SMIA的Tg及特性黏数下降;随SMIA用量增加,耐热ABS树脂热变形温度、弯曲强度、拉伸强度及流动性能提高,冲击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腈与丙烯酸甲酯在二甲基亚砜溶剂中的自由基均相溶液共聚合反应。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共聚反应影响。分别用称重法和乌氏粘度计测定了反应的转化率和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制备高性能聚丙烯膊纺丝溶液最佳的反应条件是:总单体浓度25%,AIBN占总单体浓度1%,反应温度为60℃,时间为30h。  相似文献   

7.
以聚丁二烯基锂(PBLi)为引发剂、i-Bu3Al为调节剂、环己烷为溶剂,在70~120℃下引发苯乙烯聚合,研究了n(i-Bu3Al)∶n(PBLi)对阻滞苯乙烯聚合行为的影响;并用NMR方法对反应的聚合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加入i-Bu3Al时体系的聚合反应速率降低,n(i-Bu3Al)∶n(PBLi)越大,聚合反应速率越慢,甚至反应完全停滞;当n(i-Bu3Al)∶n(PBLi)=1.0、反应温度由90℃升至120℃时,聚合反应速率大幅加快,1.5 h内苯乙烯转化率达到90%以上。当n(i-Bu3Al)∶n(PBLi)较小时,两者可能形成较高活性的1∶2络合体;当n(i-Bu3Al)∶n(PBLi)较大时可能形成低活性的1∶1络合体,且1∶2络合体自身及其与1∶1络合体之间均存在构型转换。  相似文献   

8.
以苯乙烯(St)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在乙醇-水反应介质中,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粒度均一、单分散性好的聚苯乙烯(PS)微球。考察了初始单体含量、引发剂用量、分散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介质的组成等因素对PS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PS固含量和St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St加入量为15~25mL、AIBN和PVP用量分别为St质量的1.00%~2.00%和10.00%~15.00%、H2O加入量为0~10mL(固定介质的总体积为100m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4h、搅拌转速130r/min的较佳聚合条件下,制备了粒径为1.5~3.0μm、分散系数为0.020~0.100、St转化率最高达99.53%的球形、均匀且表面光滑的单分散性PS微球。  相似文献   

9.
新型聚合物防蜡剂SMANE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及酯化反应合成了苯乙烯-马来酸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防蜡剂,从分析聚合可行性入手,研究了聚合反应条件,考察了聚合反应温度和时间、单体总浓度、单体摩尔比、引发剂用量、丙烯腈含量等因素等因素对产品防蜡效果的影响,得出了最佳配比。对产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热分析,并通过偏光显微镜对防蜡过程进行了观察,该产品具有一定的防蜡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冉蓉  何杰  于游  王跃川 《石油化工》2006,35(3):226-230
合成了S,S'-二(α,α'-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TRIT),以TRIT为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RAFT)聚合反应的链转移剂,对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的热聚合反应和室温下光引发的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用凝胶渗透色谱、核磁共振(1H 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热聚合反应和光聚合反应所得聚合物的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反应具有明显的活性特征,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相对分子质量随转化率的增加呈线性增加,1n[M]0/[M](M为单体)随聚合反应时间的延长也呈线性增加,聚合物分子链中含有三硫代碳酸酯基.根据1H NMR和FTIR的分析结果,初步提出了光聚合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1.
许文静  张颖  张可达 《石油化工》2007,36(6):575-578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醋酸乙烯酯(VAc)的普通自由基聚合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碘,原位生成了碘化物α-碘代异丁腈,该碘化物在聚合过程中起可逆的链转移剂的作用,合成了含碘端基的聚醋酸乙烯酯(PVAc-I);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75℃较适宜VAc的聚合;在该温度下,VAc通过衰减链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可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可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Mw/Mn≤1.41)的PVAc-I,并用核磁共振仪对PVAc-I的结构进行了表征。PVAc-I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嵌段共聚实验结果表明,PVAc-I末端的碘具有活性,合成的嵌段共聚物聚醋酸乙烯酯-b-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Mw/Mn=1.43)。  相似文献   

12.
球型氯化镁负载型单茂钛催化乙烯与1-己烯共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现忠  李勇 《石油化工》2007,36(10):1016-1020
以球型MgCl2为载体的Ziegler-Natta催化剂与含有茂配体的硅烷化合物反应,制备了一种球型MgCl2负载型单茂钛催化剂。利用该类催化剂进行了乙烯与1-己烯共聚,并考察了配体种类、聚合温度、助催化剂与球型MgCl2负载型单茂钛催化剂的摩尔比(n(Al)∶n(Ti))、1-己烯浓度等对乙烯与1-己烯共聚的影响,并用核磁共振(13C NMR)技术对乙烯与1-己烯共聚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催化剂表现出明显的共单体效应;茂金属配体影响催化剂活性的高低顺序为Me4Ind>Ind>Cp>Me4Cp(其中Me表示甲基、Ind表示茚基、Cp表示环戊二烯基);聚合温度50℃、n(Al)∶n(Ti)=500时,催化剂的活性较高;1-己烯的浓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较大。13C NMR表征结果显示,该共聚物为无规共聚物,其分布序列为单个的1-己烯镶嵌在大段的乙烯分子链中。  相似文献   

13.
实验以氯气,异丁烯,甲苯为原料,经烷基化,氯化,脱烷基反应制备了2,6-二氯甲苯.其中烷基化温度30℃,n(甲苯):n(叔丁基氯)=1:2,收率为73%.氯化反应采用5 g m(FeCl<,3>):m(AlCl<,3>)=1:2的复合催化剂,温度50℃,收率可达82%;脱烷基过程温度50℃,反应时间8 h,产生的异丁烯...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在L酸存在下,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的丙烯酸丁酯(BA)与异丁烯(IB)的共聚合反应。结果表明,在少量的AlCl3存在下,几乎不能自由基均聚的IB单体能有效地与BA进行共聚反应。在IB与BA的摩尔比≥1时,共聚产物中的IB结构单元摩尔分数可高达40%。共聚物的13C NMR谱表明,产物中基本不存在—IB—IB—或更多个IB结构单元相连的链节,即对于IB单体来说,产物是交替共聚的。但含有—BA—BA—或更多个BA结构单元相连的链节。这说明该聚合反应体系还不是完全的交替共聚合反应。此外,UV光谱结果证实AlCl3与AIBN及AlCl3与BA之间存在络合反应,这种络合作用使得BA易于与IB进行共聚合。试验结果表明,共聚合反应是按自由基型聚合反应机理进行的,不存在IB的阳离子均聚合。  相似文献   

15.
以丙烯酸丁酯 ( BA)、丙烯酸乙酯 ( EA)、含氢聚甲基硅氧烷 ( PHMS)、甲基丙烯酸甲酯 ( MMA)、丙烯腈( AN)为主单体 ,丙烯酸 ( AA)等为功能单体 ,N 羟甲基丙烯酰胺 ( NMA)等为交联剂 ,采用种子乳液共聚法制备了自交联织物涂层剂。经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 :m( BA) / m( EA) / m( PHMS) / m( MMA) / m( AN) =6 .8/0 .5 / 0 .7/ 1 .2 / 0 .8,AA、交联剂、乳化剂和引发剂的用量分别为单体总质量的 3%、4 %、4 %和 0 .3% ,种子和外壳的反应温度分别为 78℃和 82℃ ,反应时间分别为 4 h和 6 h。应用实验结果表明 ,乳液胶膜拉伸强度可达2 .1 3MPa,涂层织物抗静水压可达 6 .85 k Pa,透湿量 ( 2 4 h)达 5 6 1 5 g/ m2。  相似文献   

16.
以甲基丙烯酸十二酯(LMA)、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为原料,Salen-Ni-Salicylaldehyde配合物/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催化体系,在甲苯溶剂中,通过溶液聚合,在Schlenk装置上合成了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共聚物(PHMA).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利用凝胶...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具有新型结构的双膦胺镍配合物N,N-双(二苯膦基)-对甲氧基苯胺二氯化镍-甲基铝氧烷(PNP-N i-MAO)催化体系对苯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考察了聚合温度、n(A l)∶n(PNP-N i)、PNP-N i的浓度和苯乙烯的浓度对催化活性、苯乙烯转化率、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并用核磁共振和凝胶色谱对聚苯乙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聚合温度25℃、聚合时间1h、n(A l)∶n(PNP-N i)=300、c(苯乙烯)=2.3m ol/L、c(PNP-N i)=0.4mm ol/L、甲苯为溶剂的适宜条件下,苯乙烯的转化率可达95%以上,催化活性达到5×105g/(m ol.h)左右。核磁共振和凝胶色谱表征结果显示,所得聚苯乙烯为无规结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Mn约为2。  相似文献   

18.
以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为原料、不对称Salen-Ni-Salicylaldehyde配合物/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催化体系,在甲苯溶剂中,通过溶液聚合,在Schlenk装置上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十二酯(PLMA)。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聚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的结构,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并对其降凝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助催化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与催化剂(Salen-Ni-Salicylaldehyde)的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为110 ℃、反应时间为8 h、单体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2400∶1时,催化剂的活性为4.087 ×104 g/(mol·h)。合成的聚合物数均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2.563×104~10.527×104。当油品中PLMA加剂量为1.5%(质量分数)时,可将300~340 ℃柴油馏分和380~400 ℃润滑油馏分的凝点分别降低5~10 ℃和2~6 ℃。当300~340 ℃柴油馏分中添加2.0%(质量分数)的PLMA降凝剂时,凝点可降低12 ℃,降凝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