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两股流换热器网络动态特性预测多股流换器动态性能的网络法。经与实验对比,表明这是一种简便,正确描述多股流换热器动态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杜娟丽  胡晓波  崔国民 《节能技术》2013,(6):508-511,530
两股流板翅式换热器因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在许多工业领域备受青眯.但因换热器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加之复杂的换热过程,使得很难获得良好的控制品质.所以本文在传统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精确数学控制方法,其核心技术是引入反问题算法,并通过对两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的实验,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证实了精确数学控制是实现板翅式换热器高质量控制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动态数学模型,通过换热器入口温度及流量阶跃的改变,模拟过渡过程中温度场的动态响应,利用温差场均匀性因子对多股流换热器过渡过程动态特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分析内部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协同关系,揭示温差场在动态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将温差场均匀性因子与过渡时间结合,建立了自组织能力系数,并对多股流换热器控制品质进行了分析.多股流换热器在流量阶跃时,温差场均匀性因子平缓迁移,而温度阶跃时变化剧烈且存有极值.多股流换热器自组织系数越大,越易达到新的热平衡.  相似文献   

4.
在综合考虑了体积、重量和阻力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多股流换热器进行通道排列和优化设计,并运用无量纲分析法,自定义了syn因子、syn线等用以评价换热器综合性能的指标。详细分析了应用syn因子综合优化翅片结构的过程,与实际的设计结果比较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多股流换热器的综合性能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平行流多股流换热器为研究对象,考虑了多股流换热器在换热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影响因素,根据其复杂的传热机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值计算,获得了准确的结果.该模型的建立为多股流换热器的精确数学控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为多股流换热器的性能分析,结构优化及运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自组织能力对多股流换热器运行和控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洪波  崔国民  李美玲 《工业加热》2002,31(5):25-27,43
在考虑多场(如温度场,温差场和速度场等)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对多股流换热器从一个稳态过渡到另一个稳态的自组织能力进行了分析。目标流体出口温度的响应时间和敏感性,在温度控制系统中是很重要的两个参数,因此本文分析了评估上述指标的多股流换热器自组织能力及其对控制和运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科群  罗行  马虎根 《动力工程》2006,26(4):495-498
为了模拟多股流换热器自动控制过程,应用特别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状态空间方法。该方法的调节依据是状态参数的反馈,状态参数不仅包括输出参数,还包括输出参数变化的速度和加速度及高阶导数等。利用实验所得的动态特性,导出了多股流换热器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并用动态规划方法对其自动最优控制过程进行了模拟。给出了一个四股流换热器自动最优控制过程模拟实例。结果表明:状态空间方法和动态规划方法可有效地应用于多股流换热器的最优反馈控制设计。图4表2参8  相似文献   

8.
选取矩形截面平直翅片板翅式换热器的矩形单通道运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首先对不同波高和波距的三组九种几何尺寸的翅片在同一工况下进行数值模拟,选出每组中传热和阻力综合性能最优者。然后对选出的三种翅片在不同工况下进行数值模拟,最终选出一种传热和阻力综合性能最优的。并对实物换热器进行试验研究,同时将试验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多股流换热器精确数学控制的基础上,针对板翅式平行流多股流换热器,从最小能耗的角度确定辅助流体间的最佳调节组合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对其进行了运行优化的研究.即当目标流体入口参数发生工况变动后,为了确保其出口的工艺条件,通过调节不同的辅助流体及不同辅助流体间的调节组合来寻求能量投入量最小,同时引入优化算法,可以快速的求解出最小能耗下辅助流体间的最佳调节组合.  相似文献   

10.
阮伟  李振海  王政 《节能技术》2006,24(5):425-428,433
将板翅式全热换热器的传热传质模型简化为两种流体均不发生横向混合的交叉流型.利用热质传递类比律和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并绘制显热和潜热的ε-NTU线算图。通过将线算图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可知,线算图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满足工程要求。根据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面风速对潜热效率比显热效率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对间冷回热燃气轮机关键部件逆流板翅式换热器进行了动态性能的仿真研究。在考虑气体工质压缩性的基础上,根据换热器内部冷、热流体的压力、流量和温度的变化和冷热流道间隔板的热平衡,建立了逆流板翅式换热器的动态数学模型,在EASY5平台上搭建了逆流板翅式换热器的分布参数模型,并进行了动态的仿真试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逆流板翅式换热器模型较好地实现了对换热器内部流体流动和换热的模拟,可以作为部件模块,用来时间冷回热燃气轮机系统性能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300MW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循环机组加热系统焊接型板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和运行情况,针对波纹换热板焊缝开裂及腐蚀问题,对换热板材质作了判断,确认为316L不锈钢;从裂纹分布及裂纹起源着手,对裂纹和撕裂部位进行了微观形貌观察和金属元素分析。分析认为在现有工作温度和氯离子含量等条件下,换热板应力腐蚀开裂的风险较小。换热器泄漏的主要原因是焊缝腐蚀和热应力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13.
季中敏  刘晓东 《节能技术》2010,28(2):107-113
本文将计算流体力学应用到换热器领域,对具有相变换热混合工质低温板翅式换热器表面传热与流阻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沿长度方向一定温度下传热系数、压力梯度的变化曲线,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换热器设计仿真软件MUSE计算结果相比对,证明了本文所用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为具有相变换热混合工质的换热器设计和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换热板结构对冰晶两相流换热机制和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波纹倾角β=60°、波纹深度h=4 mm、波纹间距λ=12 mm为所研究的换热器适用于海水-冰晶两相流的最佳值。利用宽通道对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并采用相关试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宽通道间距为16 mm时,换热强度最大,流动阻力较小,可有效防止冰晶堵塞板内沟槽,且此时的换热效果和流动特性最佳,适合极地工况下冰晶两相流流动换热。  相似文献   

15.
壳管式换热器壳侧汽液两相流场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商业软件FLUENT所提供的多相流模型、UDF(用户自定义函数)以及相关的数值方法,对壳管式换热器内部的汽水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汽相主要集中在换热器上部,尤其是接近上端封头处壳侧内高温蒸气聚积严重,在顶部高温段加绝热套管后,可显著改善顶部流动,减少高温蒸气集聚,其热流率增加达13.04%,流量增加5.18%,出口蒸气体积分数降低4.34%,换热性能明显提高.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对壳管式换热器内部流动的认识,并作为设计与结构优化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唐逸  耿鹏云  鄂广全 《节能技术》2007,25(6):512-515
本文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建立了土壤源热泵U型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的非稳态传热模型,用所建立的传热模型对土壤源热泵冬季取热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了不同物性土壤温度及U型埋管出口流体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土壤物性对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采用间歇运行方式提高了换热器换热能力.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得出的结果,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建立了蓄冷平板相变换热器中蓄冷平板单体凝固过程变化规律的数理模型,并用一种简便方法求解了凝固过程非稳态移动界面传热问题,获得了有关传热速率,界面移动,载冷剂出口温度的变化规律,讨论了蓄冷平板相变换热器的传热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