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国内最大的污泥厌氧消化系统--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系统的调试启动为依托,研究了两种无污泥接种启动方案的效果.当消化罐内的初始状态为原污泥,且在10 d后以不同投配率投加原污泥时,约需25 d便可实现系统的成功启动,但启动过程中存在酸化的风险,而采用变投配率方式投加污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VFA的积累.当消化罐内的初始状态为清水,且在之后以不同投配率投加原污泥时,用时超过40 d才可成功启动系统,且污泥浓度达到设计值所需的时间较长,不过其酸化风险较小.该研究成果可为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及国内同类工程的启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系统恢复运行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期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在长期停运后,恢复运行过程中进行的检修、测试及启动等方面的情况。总结了二期消化系统恢复运行所需的检测流程、消化系统启动时厌氧菌的培养过程以及提高污泥培养效率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污泥厌氧消化/热电联产是一项重要节能工艺技术,对于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意义重大。完善的管理是保证污泥消化及热电联产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麦岛污水处理厂将Multiflo?Trio初沉污泥与生物滤池剩余污泥进行混合,形成沼气产率较高的混合污泥,并进行中温厌氧消化,所产沼气进入热电联产系统用于发电及沼气锅炉,回收余热作为污泥消化及厂区采暖热源。10余年来,麦岛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消化及热电联产系统实现了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保证了污泥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及利用。介绍了青岛麦岛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及热电联产的运行情况,探讨如何在污泥消化及热电联产间做好运行管理和调控,使之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运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上海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该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设计规模为204 tDS/d,于2011年5月完成启动调试,稳定运行后的产气量受进泥流量和性质的影响呈现较为规律的季节性变化,单位污泥实际年均产气量为10.73 m3/m3污泥,沼气产率为0.82 m3/kgVSS。厌氧消化系统运行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包括浮渣泡沫、鸟粪石结晶、池内积砂等,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厌氧消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以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研究对象,对该污泥的理论产气量进行了估算,考察了投加接种污泥和未投加接种污泥条件下污泥厌氧消化的产气情况,并分析了污泥消化前、后的泥质特点。结果表明:与未接种条件相比,污泥厌氧消化前采用投加接种污泥的方式可大大促进消化反应的进行,加快污泥的产气速率,使厌氧消化周期缩短近1/4,但对污泥的总产气量影响较小;在厌氧消化正常运行条件下,污泥产气量达到总产气量的90%时所需反应时间约为16d,可将其作为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较为理想的消化周期;剩余污泥的消化性能差、产气率低、试验产气量占理论产气量的比例〈50%,在工程上单独的剩余污泥不宜采用厌氧消化工艺处理。  相似文献   

6.
7.
8.
上海市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的启动及污泥培养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上海市竹园第二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50×104 m3/d,采用改良型A/O处理工艺.由于实际进水水质与设计值相差较大,加之调试时间短,给活性污泥培养等调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主要介绍了污泥培养驯化过程和经验,可为类似大型污水处理厂的调试和试运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成熟消化污泥和牛粪作为接种物,研究了两种污泥中温厌氧消化系统的启动过程。结果表明,采用成熟消化污泥作为接种物的厌氧消化系统在第20天时达到稳定运行状态,整个启动过程中各指标变化平稳;而以牛粪作为接种物的厌氧消化系统在第30天时才达到稳定状态,启动过程中各指标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启动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高温/中温两相厌氧消化处理混合基质的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中温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用于同时处理城市污水厂污泥和其它高浓度有机废物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特别是将高温水解产酸相反应器的温度提高到75℃、水力停央2.5d更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污水厂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运行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400余座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工艺的调查表明,目前采用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的仅46家,主要采用浓缩/中温厌氧/脱水工艺,采用一级厌氧消化和二级厌氧消化的厂家数量接近,其中仅25家的污泥消化系统正在运行,沼气产量约为14×10^4m^3/d,另有6家在调试。污泥厌氧消化工艺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着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沼气产率低和利用率不高大大削弱了该工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The challenge of stricter wastewater standards is resulting in configuration changes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As facilities upgrade, the type of sludge produced is changing, with growing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and chemical sludge at the expense of primary sludge. It is already understood that secondary sludge is harder to treat than its primary equivalent; therefore, increasing the quantity of this type of sludge will have detrimental impacts downstream. As legislation tightens further, extended aeration times may be required during processing to remove more nutrients. Work has shown that extended aeration further exacerbates the treatability of secondary sludge. This paper explains how tightening wastewater legislation fundamentally alters the nature of the sludge produced, and how these alterations impact further processing, especially with respect to sludge production and type; sludge energy content; performance of anaerobic digestion and dewatering, and potential for thermal energy recovery.  相似文献   

13.
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龙港污泥处理工程主要处理白龙港污水处理厂200×104 m3/d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采用浓缩、中温厌氧消化、污泥脱水和部分脱水污泥干化处理工艺,消化产生的沼气用于加热消化池污泥,多余的沼气作为能源干化脱水污泥。干化处理后冷凝水的余热回收辅助用于污泥消化系统供热。介绍了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设计参数、工艺特点及调试情况,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市政污水处理中的沼气发电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青岛麦岛污水厂的工程设计,介绍了沼气综合利用方案、发电机房/锅炉房设计参数,并对污水处理厂利用沼气发电进行了经济分析.结果表明,沼气发电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连续式污泥热水解工艺——ExelysTM工艺的系统构成和工艺原理,并结合实际工程说明其工艺优越性。工程实践表明,污泥热水解技术是一种污泥减量化程度高、能源回收率大、安全可靠、清洁和环保的污泥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6.
处理柠檬酸生产废水的MIC反应器的快速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多级内循环厌氧反应器(MIC反应器)处理柠檬酸生产废水,以城市污水处理厂消化池厌氧污泥为接种污泥,采用逐步提高进水负荷的方法启动反应器。经过2个多月的调试运行,反应器的泥床区内已充满颗粒污泥,进水容积负荷达8 kgCOD/(m3.d)左右,对COD的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实现了MIC反应器的快速成功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