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当前棉纱纱疵定量分析方法精度低、可靠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异构集成学习的纱疵定量分析方法。首先,建立基于电容传感器的纱疵检测二维动态仿真模型,分析纱疵尺寸对纱疵信号的影响规律。其次,针对非平稳、非线性的纱疵信号难处理以及纱疵量化特征不明显的问题,采用时域分析方法,提取纱疵信号的时域参数作为纱疵定量分析特征,针对传统阈值和数值分析方法对纱疵定量精度低的问题,以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和径向基神经网络算法组成初级学习器,集成梯度提升决策树为元学习器,建立用于纱疵定量分析的异构集成学习算法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比其它单模型回归拟合方法的检测准确率提升约10%,验证了本文方法对纱疵定量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偶发性粗节纱疵的形成原因及降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偶发性纱疵是指成纱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粗节、细节、双纱等长短、粗细程度较常发性纱疵严重的一种纱疵。分级仪将偶发性纱疵按照粗细、长短的不同分为23级,其中粗节纱疵16级,称为偶发性粗节纱疵。一般以10万m纱疵中九级有害纱疵之和S(A3+B3+C3+D2...  相似文献   

3.
叶霖 《纺织器材》2022,(2):30-34
为了更好地控制粗节纱疵,介绍纱疵的概念与分类;从原料、工艺设计、设备状态、运转操作、环境、检测等方面分析粗节纱疵产生原因;从布面、数据对比、切割、纱体4方面探讨粗节纱疵的分析方法;强调防止突发性密集型粗节和偶发性随机型粗节、优化电清清除功能,建立纱疵样卡档案,树立无疵管理理念,建立粗节纱疵防控机制。指出:影响粗节纱疵的因素多且复杂,其控制工作应长期坚持;掌握纱疵系统控制的方法,保持纱疵在较好水平,就是保持高效率与高质量。  相似文献   

4.
张少辉 《纺织导报》1997,(5):20-20,22
中纺机械和技术进出口公司于1995年初出口越南丰富的纺纱厂1200头FA601A型气流纺纱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不少纱疵,该公司认真调查产生纱疵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最后向越方用户提出了减少纱疵的具体措施,并在该厂生产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1两类纱疵随着棉纱质量与国际标准接轨,纱疵的内容、含义、标准、控制等也在变化和扩展,其内容正趋向广义化。按国际标准分,纱疵可为常发性纱疵和偶发性纱疵。例如,乌斯特条干仪测试显示的细节/km、粗节八m、棉结几m为常发性纱疵;纱疵仪测试显示的23级纱疵为偶发性纱疵。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出口布的实物质量对管纱的纱疵控制要求,建立在电清清纱工艺设定下的纱疵剪切数与自动络筒机效率和布面竹节数之间的关系,并对清纱工艺进行了优化选择,对降低布面竹节纱疵、提高出口布实物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减少10万m纱疵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贾峰 《棉纺织技术》2000,28(11):686-687
目前 ,国际纱布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用户不仅对成纱的常发性纱疵指标要求很高 ,而且对偶发性纱疵指标也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出口产品 ,如何降低 1 0万m纱疵是棉纺厂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我公司在降低 1 0万m纱疵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目前所纺CJ 1 4.6tex品种达到了乌斯特 89公报 5%以上水平。现将降低1 0万m纱疵的措施介绍如下 ,供同行参考。1  10万m纱疵产生的原因分析在偶发性纱疵中 ,短粗纱节按截面大小与长度不同分成 1 6级 ,其中A3、B3、C3、D2以上九级纱疵在 1 0万m纱的长度内所含的纱疵数量称为1 0万m…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纱线纱疵产生的原因、检测方法以及在纱线中的表现形式,分析了原料性能、加工工艺条件以及设备条件对纱线纱疵的影响,提出了减少纱线纱疵的方法并介绍了控制纱疵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棉纱中的短粗节纱疵及布面竹节疵点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从解剖纱疵的结构和分析纱疵的外观形态两个方面去识别,判断竹节纱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纱织疵是影响棉布下机一等品率和入库一等品率的主要内容,是布面外观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效益有着密切关系。纱织疵水平是衡量企业产品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各项生产技术基础管理工作的综合反映。长期以来,纱织疵的分析处于手工处理阶段,职能人员每日只能做日常的统计工作,没有系统的分析,若需要产品纱织疵各阶段对比情况分析或与上年同期某阶段的对比分析时,手工处理往往需要一日甚至几日才能完成,这样显然不能及时找出影响产品质量规律性的纱织疵。为了加强纱织疵分析,应用微机技术结合数理统计技术,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