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比较对象,从教学体系、专业建设思路、人才需求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建筑节能与技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回顾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历程,分析现代建筑业发展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探讨面向未来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提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效举措。分析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加强专业宣传的重要性,并提出强化专业宣传的方法与途径。论述专业教学理念应由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能力培养。阐明将大数据等创新技术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提出利用互联网教学软件解决各课程之间知识点交叉衔接的问题。阐述构建完善的专业实训教学及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以毕业设计为抓手,分层次多方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研究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结合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工作,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包括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环节的建设与实践、行业专家与校内专业技术教育互补与结合等方面。教学实践表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4.
建筑环境学课程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通过建筑环境学课程培养学生建筑节能分析能力是专业培养的重要一环。介绍了在课程讲授过程及多方面的实践环节中相关的教学经验,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发展,原来的培养方案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文章介绍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新方案对课程和课程设计进行了整合,强化了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实践教学,体现了专业知识的宽口径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技术主干课之一.针对该课程课堂教学特点,文章通过引入项目化方案设计的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内容、课堂组织方式以及课程成绩评定方法进行了探讨和改革,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建筑环境与设备参数测量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测量技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了在学分制培养计划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具体内容,从独立设置专业实验课、专业实验课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在专业实验教学中增加工程实训内容、专业实验课的管理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方法.通过这些实验教学改革,增强了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从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介绍了清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建筑自动化课程的教学探索.课程以一系列实际工程问题为线索,通过4个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教学循环,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流体输配管网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课程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息息相关。教师应切实结合教学大纲、培养方案、教学时数、开课时间、教材情况等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将工程实践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优化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流体输配管网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体输配管网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在新一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构建的一门专业平台课,亦是该专业的主干课。针对流体输配管网课程的特点和具体情况,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合理组织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结合暖通学科人才培养特点,探讨空调冷源课程教学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文章详细论述了从教学方案改革、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型教师引进等多方面,将实践教学融入空调冷源课程教学的具体做法,目的在于培养全面的适应性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2.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重要环节之一,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能力的提升程度。文章基于对东华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的调查,找出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以提高学生创新、独立思考与工程实践能力。实践证明,重点加强力学基础教学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升有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3.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以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案例,探索如何通过科学的目标定位、多层次的培养模式以及依托学科优势,以科学研究带动理论及实践教学改革等措施,积极推进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努力为国家输送理论基础强,综合素质高,有较强的实践及创新能力,有良好的发展潜质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当前研究型大学工科专业面临的现状,以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对工科专业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工科专业应增大数学、力学等基础理论课程比重,注重学生国际视野的开拓,在教育思想、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不断进行系统全面地探索、改革与实践,以期为国家培养出既有创新能力,又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工程教育开始实现深度融合。为满足工程人才能力的培养需求,通过分析工程人才能力结构,构建对接工程教育毕业要求的人才"能力树"。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对接课堂教育和继续教育,实行E-SPOC工程人才教学模式。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E-SPOC工程人才教学模式在工程教育教学和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并依据"能力树"探讨E-SPOC工程人才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当前大学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土木工程创新型人才,对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学好土力学课程,可以帮助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后续课程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及实践创新能力。基于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针对土力学课程的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等方面对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应的改革与实践方法,旨在提高土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为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建设目标是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哈尔滨工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立足工科,借助建筑学院一级学科群资源,在新一轮本科培养方案调整中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反思专业核心价值,明晰本科教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思路,突出专业教学核心线索,不断优化具有自身特点的课程体系,探索基于“卓越景观师”培养的本科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为符合“通才教育”培养目标,对于工科研究生掌握项目管理与项目评价的知识十分必要。以哈尔滨工业大学面向工科研究生开设的《项目管理与评价》课程的教学过程为例,从该课程的特点着手,对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剖析,运用知识嫁接学说探索为非管理类研究生开设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对工科研究生的教学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有利于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武汉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实行文工交叉,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实行主辅修、双学位、国际化办学,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文章提出了涵盖"知识结构、实践技能、能力结构、综合素质"4维度28要素的"土木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全程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主体,以"校企协同创新实践平台"为依托的培养体系,建立了健全的培养体系运行机制。经过八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好,创新与实践能力强,就业质量高。  相似文献   

20.
基础工程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实践性较强的工程技术类课程。在坚持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深入探索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为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