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印染》1977,(6)
由日本通商产业省明确的,由日本机械安全、无公害化委员会印染设备分会归纳的“无公害印染设备的报告中”,规定了对9种印染设备的研究工作。 该会根据实地调查,将选定的9种印染设备分为3种类型。 甲类为无公害效果高,而且研究、试制已在大量进行; 乙类为无公害效果高,但在研究、试制上尚存在较多问题,以及对降低公害有效的设备;  相似文献   

2.
按照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的印染行业目标,对2006年中国两大国际咎织机械展览会上展出的设备进行了调研,重点介绍了印染设备在高效、节能、低耗、环保方面的新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3.
《网印工业》2011,(8):54-55
近日,在滨海工业区的“盛鑫印染”,在1000多平方米的空地上,施工人员们正头顶烈日加紧安装新设备。“这是新的中水回用改造技术——膜处理技术。”盛鑫印染公司有关人员介绍说,整套设备预计在2011年8月底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4.
《网印工业》2011,(10):50-50
2011年9月初,在滨海工业区的“盛鑫印染”,在1000多平方米的空地上,施工人员们正头顶烈日加紧安装新设备。“这是新的中水回用改造技术——膜处理技术。”盛鑫印染公司有关人员介绍说,整套设备预计在2011年8月底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5.
2008年3月,在国家科技部网站的“国家863计划”页面上出现题为“智能无水印染设备研制成功”的通讯稿。内文报道,丹东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在“国家863课题”的重点支持下,经过两年技术攻关.完成了无水印染装备的研发,并就此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  相似文献   

6.
简讯报道     
《丝绸》1993,(11)
由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组织召开的“全国丝绸印染新技术、新设备推广会”,于10月29~31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19个省、市的1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推广会的推广项目共计37项,项目内容基本反映了我国“六五”、“七五”的丝绸印染成果水平。参加项目推广的单位有浙江新昌印花机械厂、浙江丝绸工学院、杭州汽轮机厂印染设备桐乡联营厂、杭州喜得宝丝绸有限公司、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杭州丝绸炼染厂、中国纺织大学、安徽红星丝绸厂印染分厂、江苏  相似文献   

7.
由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和常州印染研究所共同承担的“七五”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多层次叠层技术和产品开发” 已经取得成果,1990年2月28日~3月3日在上海通过了部级技术鉴定。 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研制的火焰复合机及其配套的钻孔机、刨片机,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运转稳定,造价低,设备的各项技术性能达到了八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该院与常州印染科学研究所分别在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上进行了工艺技术研究,开发的聚氨  相似文献   

8.
祖国各地     
《丝绸》1984,(9)
中国丝绸公司于9月8日至10日在苏州召开了“赴意学习丝绸印染后整理情况汇报座谈会”。到会代表听取了赴意学习小组成员对意大利的真丝绸印染后整理生产工艺、设备选用以及丝绸花色和服装款式设计等情况介绍;讨论研究了我国丝绸印染后整理的生产、设备改  相似文献   

9.
会讯预告     
《丝绸》1994,(8)
会讯预告由全国丝绸科技情报研究所、《丝绸》杂志社组织召开的“全国印染后整理设备及助剂应用交流会”,拟于1994年10月20日左右在杭州召开。届时将特邀并组织国内外专家介绍真丝针织物印染后整理工艺技术、系列助剂及设备,丝绸印染整理新设备、新机械,印染助...  相似文献   

10.
《印染》1997,(9)
中国纺织总会于1997年9月17~19日在无锡市组织召开了“全国印染产品开发与发展趋势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广东、河南、河北、辽宁、安徽、四川、湖北等省市纺织厅、印染协会和企业中负责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有关人员与应邀参加会议的化工和服装行业的同志一起交流探讨了国内外印染产品开发与发展趋势。会议由中国纺织总会经贸部主任马玉良主持,中国纺织总会副会长许坤元出席会议并作了大会总结报告。会上,全国印染科技信息中心作了“国外印染工业技术发展趋势”的报告,介绍了国外在前处理、染色、印花及后整理设备和工艺上的发展趋势,同时还介绍了近来国外印染业日益重视的纺织生态问题。全国棉纺织印染产品调研中心作了“立足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投产纺织印染上档次产品”的报告,从提高纱线质量,提高纺纱支数和增多纱线品种、纯棉类中高档次产品  相似文献   

11.
棉化纤印染生产联合机,包括生产化纤混纺的印染设备安装质量对产品质量的优劣有着一定关系,尤其是产品外在质量,如纬斜、起皱、幅宽等。棉化纤印染联合机,如何防止“先天性不足”,做到“优生优育”,除了符合工艺设计,选材,精心制造外,就是做到科学安装,系统管理,实施设备在安装中所规定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编者的话     
《印染》1975,(1)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各地区的支持下,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的热潮中,《印染》刊物同大家见面了。 《印染》是一本交流全国印染科学技术的情报刊物。它是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指针,报道全国印染行业“工业学大庆”的先进经验;报道印染企业大搞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挖掘生产潜力的经验;报道印染行业的生产和科研成果;印染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印染基本知识讲座;同时选登国外有关印染科技资料。  相似文献   

13.
杨栋樑 《印染》2006,32(8):58-58
酝酿已久的“印染史话”从这一期起将不定期地与您见面。诸如“我国最早的机器印染厂”、“我国第一所印染专业学校”、“远东第一大印染厂”、“我国引进的第一家染料制造厂”、“我国第一台液氨整理设备”、“泡泡纱和人造棉的发明”……,您都将在“印染史话”中寻到其踪影。 织物生产和染色的历史要早于人类有记载的历史。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有些事件是你我所熟悉的,而有些也许是你不了解或被你忽视的。“印染史话”旨在挖掘历史,拾遗觅陈,以史为镜,藉以励志。她将引领你去了解行业发展中的故人旧事、逸闻趣事以及新染料、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诞生的小故事,为您在阅读本刊时平添一份知识性和趣味性。我们真诚地希望“印染史话”能成为您的朋友,也欢迎您为我们提供史话的线索和资料。[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简讯快报     
中国纺织印染、机械行业:节能、减排关乎未来“节能减排”已成为当前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肩负纺织行业节能减排重任的印染设备及技术成为关注的焦点。“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国印染工业蓬勃发展的时期,提高产品档次和节能、减排是未来印染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也就要求我国印染机械在保证所加工的纺织品品质不变或提高的前提下,向环保、节能、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实际上,在节能、减排方面国产印染设备有很多事情可做。印染设备的热效率较低,如烘燥机的热损失为40%,蒸化机的热损失达80%,热定形机的热效率只有18%~26%,且大部分损失…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七五”期间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具有八十年代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印染主机设备——LMH085型低张力绳状练漂联合机,日前在陕西第一纺织机械厂研制成功,并已通过机械鉴定。 我国印染行业绳状练漂使用的设备多为型号陈旧的绳状练漂机,这些设备耗能大、效率低、工艺效果差,只有五十至六十年代水平,严重影响着印染工业的发展。为了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前印染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主要存在产品供大于求,中低档产品及加工能力偏大,企业缺乏技改能力等问题。“九五”期间行业面临压缩总量、调整产品结构、采用适应现代印染加工方式、技术改造、减少进口纺织品的冲击,以图行业的生存与发展。“九五”印染行业对工艺装备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开发资金、缺乏试验场地,尤其缺乏自主开发能力,缺乏与印染厂工艺结合的习惯、缺乏与用户技改相适应精神,尽管近年来开发制造了部分有较高水平的染整设备,但整体上我国染整设备水平不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小批量…  相似文献   

17.
信息之窗     
信息之窗涤纶仿真丝印染废水治理获重大突破广东省“八五”攻关项目“涤纶仿真丝印染废水治理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日前在汕头市通过省科委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项技术解决了长期困扰国内外在印染废水处理上的一大难题,填补了国际空白。涤纶仿真丝印染废水,其...  相似文献   

18.
耿燃 《印染助剂》2021,(4):I0003-I0003
印染艺术在中国有着长远的发展历史,凝结着历代中国人民的生活智慧。在现代社会中,印染艺术的发展更具规模,充分利用机器生产。随着印染技术的提高,人们对印染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不仅体现在图形设计上,更表现在对印染品的色彩选择与搭配上。因此,生产者在印染品颜色的选择上偏向大众喜爱、符合中国消费者审美习惯的颜色。于是,民俗美术色彩便被大量运用到了现代印染技术中,生产者借鉴民俗美术的色彩美学,将其大量应用于印染过程,制作出颜色绚丽又不失协调性的工艺品。“民俗美术色彩如何应用在现代印染艺术中?”“怎样被应用?”是关键问题,不仅关乎民俗色彩的特性研究,还与实现民俗色彩和印染艺术的融合有密切关系。《印染技术》一书针对民俗色彩在现代印染艺术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韩国化学研究所历时3年,耗资2.5亿韩元研制成功“碱性防拔染印染法”。这种先进的印染技术可替代强酸性染料,在织物精致优美的花纹上染色后也不排放重金属污染物质,可防止环境污染和提高织物的品级。将颜色或花纹染在织物上有2种方法:一是将花纹印在织物上的“直接印染法”;另一种是用单一的颜色将织物处理后,将要印染的部分脱色,然后用另外的颜色着色的“防拔染印染法”。  相似文献   

20.
钱同源 《丝绸》1997,(5):6-7
丝绸印染后整理,是个老话题,却有许多新问题。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平民百姓,至少在我接触到的方方面面的人士,总有那么一句话:“唉,我们的丝绸后整理不行。”“我们的丝绸深加工不如意大利”。实在使人难过,一是我们的染整加工水平总体上确实不如意大利,甚至还不如日本、韩国;二是我们有的企业生产的印染绸已经赶上国际先进水平,他们还不知道。丝绸印染后整理一直是我国丝绸行业要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经过“六五”“七五”“八五”的重点科技攻关和企业技术改造,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星形架精练技术与设备获得lop年国家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