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成绩,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生产企业输送了一批高层次的建设人才。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研究生教育出现了滑坡现象,不能不使从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同志感到忧虑。本文试图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的情况,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和如何解决的对策作一些分析,与同仁共同探讨。当前研究生的就业倾向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我校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636人,其中已毕业1101人。为了探讨研究生就业倾向的内在规律,我们对我校1985~1989年五届硕士研究生的分配去向作了一些统计分析,如表1所刁丈。从我校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分配  相似文献   

2.
试论硕士研究生筛选机制的建立中南工业大学王海东,廖俊规自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已培养了28万名硕士,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高层次人才资源的保证,促进了我国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GRE为核心的美国研究生招生考核制度是世界公认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成功模式之一。剖析我国现行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我们发现“统一规划“、“层层约束“、“形式主义“是其主要的弊端。我国在改革开放和加入WTO的今天,研究生招生考试应善于吸收一切人类先进文明的成果,从“行政性“选拔向“专业性“选拔过渡,从知识性考察向以能力为中心的综合素质考察倾斜,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与世界研究生教育接轨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4.
一、我校招生212作概况我校研究生教育已有34年的历史,文革前曾为国家输送159名研究生。文革后自1978年至今共招收研究生1614人,其中11届硕士生1512人(含出国预备生28人,研究生班研究生122人),8届博士生102人。已毕业硕士生793人中,有784人被授予硕士学位;已毕业博士生22人中,有21人被授予博士学位。现在校研究生683人(硕士生603人,博士生80人)。从研究生考生来源看,1982年以前的考  相似文献   

5.
1999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结构缺陷,主要表现在:学位层次上,硕士研究生发展不够;学位类型上,一定程度的重科学学位轻专业学位;培养方式上,对在职研究生重视不够;学科专业上,一定程度的脱离社会实际;区域布局上,发展很不平衡.对此,我们建议大力发展硕士教育,适度发展博士教育;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和在职研究生教育;积极调整区域布局,加强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  相似文献   

6.
相对欧美一些教育发达的国家如西德、英国、美国等国而言,加拿大的研究生教育起步不算太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近二三十年以来,它的研究生教育才迅速发展。究其原因,是在国际和国内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形势下,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各省政府逐步认识到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才对研究生教育予以大力扶植和资助。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虽然起步较迟,然而近年来发展很快。在其初始阶段,规章制度很不完善,招生人数也不多,从1949年至1965年共招收研究生23,000名。由于十年动  相似文献   

7.
高等院校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1月13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跨世纪教育发展和振兴的施工蓝图,指出高等教育要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要有大的发展,尤其要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国自1978年恢复招收、培养研究生,1981年实施学位制度以来,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年来,培养出近40万名硕士和近4万名博士,这些高层次人才已成为我国各条战线的骨干。然而与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相比,我们在培养质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在创…  相似文献   

8.
浅议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中南工业大学刘义伦,陈启元博士研究生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教育,它代表着一个学校和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从1981年我国实行学位制度以来,国家已经明确提出,我国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要立足于本国,既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及其研究的现状,我们对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及其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如统自结合的方式,不利于建立公平的考试环境;"在读一考"考核面偏窄,不利于选拔和培养优秀的本科生;考招限制,不利于考生与招生单位的有效选择;浪费较大,不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等。为建立公平、科学、高效的招生考试制度,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亟需改革。一是宏观层面要改革招生方式,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国家统考和招生学校自主组织的考试两个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衔接的阶段;二是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三是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10.
面向21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站在世纪的交汇点上,对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新世纪初我国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的客观性,并就规模发展的同时如何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出看法,此外,对新世纪我国研究生培养结构,培养模式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布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铸造》2016,(8)
作者回顾了亲身经历的我国高等教育铸造专业建立的始末。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为我国铸造专业培养师资研究生和进修教师的基本情况,列举了部分在铸造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中较突出的人才。基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和部分高等院校铸造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作者介绍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在不同时期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特点及发展变化,并指出其为我国铸造科技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根据自身从事铸造高等教育工作的亲身体会,作者对培养不同层次的铸造科技人才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全日制是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近年来其社会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至今没有得到规范.本文通过对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发展历程的考察,对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因素进行初步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站在世纪的交汇点上,对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新世纪初我国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的客观性,并就规模发展的同时如何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出看法;此外,对新世纪我国研究生培养结构、培养模式以及研究生教育的布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全日制是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近年来其社会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至今没有得到规范,本文通过对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发展历程的考察,对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因素进行初步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5.
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赵西成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的基本原则是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所以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自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研究生教育中一直存在重学位论文、轻课程教学的倾向。研究生课程不受重视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初叶,是近代"新教育"制度的产物,是在近代西方高等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过程中形成,在借鉴西方研究生教育模式和逐步本土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及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出现了建立在大学本科教育基础上、具有独立形态的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由此拉开了我国学制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序幕,开创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7.
我国研究生教育始于20世纪初叶,是近代“新教育”制度的产物,是在近代西方高等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过程中形成,在借鉴西方研究生教育模式和逐步本土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及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出现了建立在大学本科教育基础上、具有独立形态的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由此拉开了我国学制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序幕,开创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8.
任吉林 《无损检测》2008,30(11):794-798
介绍了30年来中国无损检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包括无损检测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等。反映了我国无损检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对我国无损检测技术进步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估计与思考     
恢复函授招生以来,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已经走过了十年不平凡的历程。如何正确估计过去十年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发展的状况,对今后十年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该怎样思考,是成人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想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与同行切磋,以求对过去和未来高校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一、过去十年工作的估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恢复函授招生以来,在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十年跨了两大步。第一大步是“六五”期间的“恢复、发展”,重在恢复;第二大步是“七五”期间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工程专科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曾出现过两次大起大落:一是1952年至1953年,为了适应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专科教育迅速兴起。但1954年以后,专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迅速下跌,至1957年降到最低点;二是1958年开展“大跃进”,专科招生总数又急剧上升,但到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又下降到最低点。直至1977年以后经济恢复发展,专科招生逐年回升,1983年至现在又形成了一个办专科的高潮。我国专科教育畸形、曲折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再有“大落”的危险?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