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3.
1 前言 邯钢4号高炉大修扩容后,炉容由620m~3扩大到900m~3。大修扩容后的高炉采用无钟炉顶,设有18个风口,1个铁口,2个渣口。4号高炉于1997年7月2日投产,投产初期炉况顺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逐步改 相似文献
4.
信钢4号高炉(100m~3)自1996年10月以来,由于原料条件恶化,高炉长期低料线作业,导致高炉炉况频繁难行,多次悬料,高炉不接受风量,通过综合判断认为炉墙出现结厚现象,生产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严重恶 相似文献
5.
6.
7.
8.
主要分析了邯钢公司邯宝炼铁厂一高炉因为原燃料质量变差、长期发展中心抑制边缘气流,慢休风等原因引起炉墙结厚.其主要表现为炉墙温度、冷却壁水温差逐渐走低,风氧量萎缩,风压升高,偏尺、滑尺次数多,布料制度调剂达不到预期效果等特点,高炉通过上下部调剂疏导边缘气流,并使用萤石洗炉等措施成功处理了炉墙结厚并快速恢复了高炉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9.
攀钢高炉近年来发生的炉墙结厚,除原燃料质量差、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缺陷等原因之外,还有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特有的“钛结厚”。其结厚部位主要发生在炉体中下部的炉腹、炉缸部位。消除中下部炉墙结厚的方法主要是上部疏松、下部吹活,逐步加重。采取的积极的防稠、消稠措施,以防止中下部炉墙结厚,实现一代炉龄的长期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0.
11.
12.
南钢3号高炉大修扩容后,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条件、增加风量、维持适宜的鼓风动能、扩大矿批、提高风温、进行富氧大喷煤等措施,高炉冶炼不断强化,2000年1~7月份利用系数达到2.831. 相似文献
13.
梅山1号高炉炉前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山1号高炉大修后(第三代)于1997年10月8日开炉,有效容积由1080m~3扩至1250m~3。由于场地、经费、时间等限制,仍采用单铁口、双渣口的配置形式。这种配置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炉产量的提高,1号高炉通过强化炉前管理、抓好渣铁口的维护及主沟的修补工作,并在炉前工作中开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安钢6号高炉发生异常炉况的过程和采取的应对措施,分析探讨了出现本次异常炉况的原因和在高炉操作技术方面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措施,总结了处理体会. 相似文献
15.
16.
17.
攀钢1号高炉无料钟炉顶布料设备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攀钢1号高炉于1990年6月改造性大修,用无料钟炉顶取代了钟式炉顶。投产后充分发挥了无料钟炉顶的灵活布料优势,实现了高炉强化冶炼、多环布料和中心加焦等多项新技术,为1号高炉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实现了高炉长寿化。但是,国产无料钟炉顶的核心设备——布料器(又称气密 相似文献
18.
昆钢6号高炉工艺技术装备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昆钢6号高炉工艺技术装备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在"优质、低耗、高产、长寿、清洁"的方钳指导下,通过引进国外二手设备以及国内的修配改,昆钢6号高炉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了国内同类型高炉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鞍钢新1号高炉喷煤系统采用双系列三罐重叠、硬连接、喷吹主管加炉前分配器的喷吹形式。按喷吹混合煤设计,喷吹装置的最大能力为66.67t/h。主要特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喷吹连续性好,计量准确,维护方便等。喷吹系统2003年4月投产,10月份喷煤比达到171kg/t,半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该装置工艺设计合理,整个系统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