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玉全  王春华  张秀华 《炼铁》2003,22(4):43-45
1 概述 通钢1号高炉于2000年10月25日大修改造结束,炉容扩至304m~3,炉顶采用PWⅡ型串罐无料钟炉顶,炉腹至炉身采用乌克兰大型冷却模块结构。高炉生产到2002年7月份,出现了炉墙结厚现象,技术经济指标变差(见表1)。针对炉墙结厚,7、8月份相继采取了缩小布料角度、发展边缘煤气流、提高炉温、降低炉渣碱度、缩小料批、减少喷吹量及  相似文献   

2.
3.
王竹民  王书彬 《炼铁》1999,18(4):38-40
1 前言 邯钢4号高炉大修扩容后,炉容由620m~3扩大到900m~3。大修扩容后的高炉采用无钟炉顶,设有18个风口,1个铁口,2个渣口。4号高炉于1997年7月2日投产,投产初期炉况顺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逐步改  相似文献   

4.
杜良和  姜开敏 《炼铁》1997,16(4):59-60
信钢4号高炉(100m~3)自1996年10月以来,由于原料条件恶化,高炉长期低料线作业,导致高炉炉况频繁难行,多次悬料,高炉不接受风量,通过综合判断认为炉墙出现结厚现象,生产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严重恶  相似文献   

5.
对武钢1号高炉炉墙结厚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冷却设备严重漏水、入炉原料质量差以及调剂措施不到位是导致高炉炉墙结厚的主要原因。采用发展边缘煤气流、提高炉温水平、降低炉渣碱度、控制冷却强度、改善入炉原料质量、加净焦和锰矿洗炉等综合措施消除结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唐钢2#高炉炉墙结厚的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当高炉炉墙出现轻微结厚的防警时,应该及时并准确地进行操作调整,采用上部布料制度调整和下部送风制度调整相结合的方法,[Si]控制在0.45%~0.60%的上限,炉渣碱度控制在1.15左右,提高炉缸的活跃性。逐步克服初始炉型不合理的客观条件,总结出预防、应对以及处理炉墙结厚的规范操作,处理炉墙结厚的时间由长到短、由繁到简,快速恢复了炉况状态,减少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南钢1号高炉炉墙结厚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经文波 《江西冶金》2001,21(6):6-8,25
研究了南钢1号高炉生产中遇到的炉墙结厚问题,运用理论指导逐步将生产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8.
主要分析了邯钢公司邯宝炼铁厂一高炉因为原燃料质量变差、长期发展中心抑制边缘气流,慢休风等原因引起炉墙结厚.其主要表现为炉墙温度、冷却壁水温差逐渐走低,风氧量萎缩,风压升高,偏尺、滑尺次数多,布料制度调剂达不到预期效果等特点,高炉通过上下部调剂疏导边缘气流,并使用萤石洗炉等措施成功处理了炉墙结厚并快速恢复了高炉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9.
陈铭铨 《攀钢技术》1996,19(5):18-26
攀钢高炉近年来发生的炉墙结厚,除原燃料质量差、操作不当、设备故障或缺陷等原因之外,还有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特有的“钛结厚”。其结厚部位主要发生在炉体中下部的炉腹、炉缸部位。消除中下部炉墙结厚的方法主要是上部疏松、下部吹活,逐步加重。采取的积极的防稠、消稠措施,以防止中下部炉墙结厚,实现一代炉龄的长期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0.
11.
安钢6号高炉长期休风33.5 h计划检修,送风后近9 h恢复正常生产,整个过程避免了风口烧坏事故。本文对这次休复风操作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全开风口送风等恢复炉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赵伟 《炼铁》2001,20(Z1):39-41
南钢3号高炉大修扩容后,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条件、增加风量、维持适宜的鼓风动能、扩大矿批、提高风温、进行富氧大喷煤等措施,高炉冶炼不断强化,2000年1~7月份利用系数达到2.831.  相似文献   

13.
梅山1号高炉炉前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彬 《炼铁》2003,22(1):28-30
梅山1号高炉大修后(第三代)于1997年10月8日开炉,有效容积由1080m~3扩至1250m~3。由于场地、经费、时间等限制,仍采用单铁口、双渣口的配置形式。这种配置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炉产量的提高,1号高炉通过强化炉前管理、抓好渣铁口的维护及主沟的修补工作,并在炉前工作中开展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安钢6号高炉发生异常炉况的过程和采取的应对措施,分析探讨了出现本次异常炉况的原因和在高炉操作技术方面为什么要使用这些措施,总结了处理体会.  相似文献   

15.
1 炉役后期生产情况 安钢4号高炉自1996年6月中修开炉达产后,高炉利用系数一直保持在2.8以上,冶炼强度在1.55以上。因原料条件不好,操作调整不及时,1998年4号高炉开始出现炉墙结厚,1999年炸瘤时,炉衬遭到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6.
邯钢4号高炉对炉身上部及炉喉部位进行了遥控喷补造衬,喷补后高炉煤气流分布趋于合理,消除了突然悬料和频繁崩料,炉况稳定、顺行,生产技术指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攀钢1号高炉无料钟炉顶布料设备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明兴 《炼铁》2003,22(5):26-27
1 引言 攀钢1号高炉于1990年6月改造性大修,用无料钟炉顶取代了钟式炉顶。投产后充分发挥了无料钟炉顶的灵活布料优势,实现了高炉强化冶炼、多环布料和中心加焦等多项新技术,为1号高炉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实现了高炉长寿化。但是,国产无料钟炉顶的核心设备——布料器(又称气密  相似文献   

18.
昆钢6号高炉工艺技术装备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立江 《炼铁》2002,21(Z1):2-7
对昆钢6号高炉工艺技术装备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在"优质、低耗、高产、长寿、清洁"的方钳指导下,通过引进国外二手设备以及国内的修配改,昆钢6号高炉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了国内同类型高炉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潘颖轶 《炼铁》2004,23(1):35-37
鞍钢新1号高炉喷煤系统采用双系列三罐重叠、硬连接、喷吹主管加炉前分配器的喷吹形式。按喷吹混合煤设计,喷吹装置的最大能力为66.67t/h。主要特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喷吹连续性好,计量准确,维护方便等。喷吹系统2003年4月投产,10月份喷煤比达到171kg/t,半年多的生产实践证明,该装置工艺设计合理,整个系统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20.
1 概述 莱钢3号高炉(750m~3)是2001年11月底破土动工开始建设的。该高炉采用了如下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①PW紧凑型串罐无料钟炉顶;②俄罗斯“卡鲁金”顶燃式热风炉;③俄罗斯图拉法炉渣粒化技术;④干法布袋煤气除尘;⑤TRT发电;⑥矿用卷扬机技术;⑦复合棕刚玉陶瓷杯炉底;⑧软水闭路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