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春伟 《复杂油气藏》2022,(1):48-52,57
辫状河油藏是河流相油藏的主要类型之一,进入高含水期后,储层的非均质性严重制约着老油田的高效开发,因此,对辫状河油藏的层内非均质性研究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岩心分析、测井解释资料为基础,充分结合动态开发数据,进行了孔店油田馆陶组辫状河油藏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沉积单元辫状河道及心滩储层非均质性受控于...  相似文献   

2.
《石油化工应用》2017,(3):90-93
选取孔隙度、夹层密度、渗透率变异系数、渗透率突进系数、砂层厚度、泥质含量共6种参数来求取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利用储层非均质综合指数较全面地表征了研究区C3储层的平面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3.
多维非均质砂岩油藏聚合物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大庆油田开发的相控建模软件(ISGR)建立了四种河流相非均质砂岩油藏概念模型:辫状河、曲流河、低弯曲分流河、顺直分流河。应用全隐式聚驱油藏数值模拟软件对这四种模型进行了从水驱到聚驱的整个驱油过程的模拟,使用ECLIPSE的FLOVIZE插件对驱油过程进行了三维显示。并对水驱后聚合物驱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了模型中的沉积微相、废弃河道、水平夹层、侧积夹层、韵律等因素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党胜国  黄保纲  王惠芝  权勃  郑浩 《海洋石油》2015,35(2):66-71,90
锦州9-3油田主要含油层系为三角洲前缘相储层,多期砂体叠置,平面非均质性强,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生产矛盾突出,剩余油富集且复杂。通过研究油田小层平面分布特征、夹层分布规律、层内渗透率非均质性、层间沉积旋回的差异性和粒度韵律等参数,对油田主力油层三角洲前缘相储层非均质性进行综合表征。研究认为油田主力油层整体上属于强非均质性储层,造成储层强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为原始沉积环境下沉积旋回差异性和粒度韵律的差异性。结合各小层的水淹程度分析认为剩余油较富集的区域主要在Ⅰ2、Ⅰ4、Ⅱ11、Ⅱ12、Ⅱ2、Ⅲ1、Ⅲ2七个主力小层和油田的西侧、东部裙边带井控程度较低的区域。综合考虑造成剩余油分布差异的储层非均质性因素,制定了合理的总体调整方案和注采井网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5.
坨七断块91储层非均质性与剩余油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胜坨油田坨七断块沙二段9~1层为例,通过对储层层内韵律性、层间差异性、层内层间隔夹层进行定量评价,揭示了9~1砂体储层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特征,指出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到沉积相带、砂体展布和隔夹层分布的控制。研究了在储层非均质影响下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在层内、层间非均质性影响下,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物性较差注采不完善的储层中;在平面非均质性控制下剩余油分布在平面上非主流线部位和渗透率较差的侧缘相带。  相似文献   

6.
以胜坨油田坨七断块沙二段9^I层为例,通过对储层层内韵律性、层间差异性、层内层间隔夹层进行定量评价,揭示了9^I砂体储层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特征,指出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到沉积相带、砂体展布和隔夹层分布的控制。研究了在储层非均质影响下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在层内、层间非均质性影响下,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物性较差注采不完善的储层中;在平面非均质性控制下剩余油分布在平面上非主流线部位和渗透率较差的侧缘相带。  相似文献   

7.
储层的非均质性是影响油气藏油、气、水渗流及油气采收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进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找出其影响规律,对于搞清油藏剩余油的分布、采取合理性措施、提高采收率显得十分必要。利用测井多井评价资料求取的储层参数,结合岩心分析资料,对濮城油田沙一段储层层内、层间、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上属于强非均质性储层,其储层非均质性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控制,是影响注水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针对砂质辫状河内部不同级次的砂体构型模式及其内部夹层、韵律特征影响油田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的问题,基于野外露头岩性、沉积构造等特征研究,对山西大同铁路桥剖面中侏罗统云岗组砂质辫状河砂体进行精细解剖和岩相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可识别出9个岩相类型,确定出河道砂体、心滩砂体和边滩砂体等3种成因砂体,通过精细解剖剖面砂体和详细研究现代河流沉积特征,将边滩砂归入辫状河河道主要成因砂体中;同时结合砂体4、5级构型界面特征及注采井网部署情况,建立了9种剩余油富集模式。研究结果可对云岗组砂质辫状河储层进一步挖潜剩余油及提高采收率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6,他引:28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自产生以来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①研究内容不断扩展,由早期的分类及储集空间刻画,向储层非均质性对油气成藏及剩余油的影响扩展;②研究领域逐渐拓宽,由常见的河流、三角洲和滩坝等,向古潜山、礁灰岩、砂砾岩体等更加复杂与隐蔽的储集体延伸;③研究方法与技术日益成熟,由定性分析向半定量及定量研究过渡,由单一的描述手段向多种技术配套、多个学科结合的趋势发展。随着油气田勘探形势的日益严峻,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将向更深层次发展,储层在油气藏形成时期的原始面貌及其受成岩、构造等因素影响所产生的变化将是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莫北油田三工河组为本区的主要目的层段.通过铸体薄片、储层物性及扫描电镜等资料对储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储集砂岩主要为不等粒岩屑砂岩和细-中粒岩屑砂岩,其中岩屑以凝灰岩为主;研究层段砂岩总体物性属中-低孔、低-特低渗储集层;储层喉道的典型特征是大喉道发育,且不同渗透率级别的岩样喉道半径大小及分布规律差异大.并对宏观的层内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及平面非均质性这些方面进行研究发现,三工河组三角洲沉积的储层中夹层主要有3类:泥岩夹层、泥质夹层,致密夹层.研究目标区的夹层较为发育,非均质较为严重.物性的平面展布亦反映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的长条带状,水下分流河道中心微相物性要明显好于河道边缘及道间沉积,总体来看储层物性参数平面非均质较强.  相似文献   

11.
用真实砂岩微观模型进行微观水驱油试验.研究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形成微观剩余油分布的模式有:细小孔隙网络结构中的局部死油区、细小孔道中的原油、与流向垂直孔道中的原油段塞、大孔道中的油斑或油膜、盲孔中的原油;影响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因素有:储层孔隙网络结构、压力场分布、原油性质、岩石润湿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双河油田非均质厚油层特高含水期的主要开发特征,从揭示厚油层层内结构、剩余油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入手,通过厚层层内三维定量化精细描述、精细数值模拟和全方位评价,认识非均质原油层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富集部位、类型及形成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3.
砂质辫状河储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总被引:29,自引:9,他引:20  
河流相储层常具有较难描述的几何结构,这往往可归结为砂体伴随着复杂的沉积环境:在开采过程中,主要流动路径是通过砂岩进行的,在特定的井位构形下,砂岩的连通性和非均质性对于油气采收率至关重要。以FJC油田砂质辫状河Y9储层为实例,采用确定性内插与随机模拟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建立的地质模型揭示了河流相叠置砂岩分布连通性和传导性的一般特征由于具有多个沉积微相分布的储层属性参数有较大差别,通过沉积微相的条件约束模拟,合理体现了微相内地质特征的相似性,使地质模型更符合实际。利用流动单元识别原理和方法,划分出表征不同存储性和渗流性的流动单元,从宏观角度阐明砂体内部剩余油的分布,反映出流动单元与剩余油的内在联系。应用表明,三维建模在揭示砂体空间非均质性方面具有优势,对其它油田同类储层精细描述和潜力分析研究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河流相储层常具有较难描述的几何结构,这往往可归结为砂体伴随着复杂的沉积环境。在开采过程中,主要流动路径是通过砂岩进行的,在特定的井位构形下,砂岩的连通性和非均质性对于油气采收率至关重要。以slg气田砂质辫状河盒8储层为实例,采用确定性内插与随机模拟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建立的地质模型揭示了河流相叠置砂岩分布连通性和传导性的一般特征。由于具有多个沉积微相分布的储层属性参数有较大差别,通过沉积微相的条件约束模拟,合理体现了微相内地质特征的相似性,使地质模型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5.
以大港油区板北地区为例对重力流沉积油藏沉积和砂体分布特征以及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油藏注采方式研究,总结了该类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和开发潜力,同时针对油藏剩余油的分布特点及其受控因素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油藏挖潜开发对策,实践表明,所提开发策略可明显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高非均质油藏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6.
辫状河储层中隔夹层的层次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胜坨油田三区东营组三段为例,对辫状河储层中隔夹层的层次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精细油藏描述阶段,隔夹层有砂层组间的隔层、小层间的隔层、单砂层间的隔层及层内的夹层4个层次.不同尺度的隔夹层在岩石类型、发育程度、厚度及展布特征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其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不同.其中,砂层组间的隔层全区稳定分布,厚度较大,对油气能起到完全封堵的作用,而单砂层间的隔层稳定性差,虽也是连片分布,但出现多个砂体连通区,易发生窜流,使纵向非均质性增强.小层间的隔层则介于两者之间.层内夹层则因为东三段地层已精细划分到单砂层,发育程度中等,仅在局部使油水关系复杂.  相似文献   

17.
双河油田厚油层发育,在目前特高食水期开发阶段厚油层内剩余油分布主要受井冈完善程度、地层纵向渗透性、砂你沉积特征、微构造及区域地层压力因素控制。剩余油在井网不完善井区、纵向中低渗透层、注采状况较差的分流河道沉积问及沉积末端、微构造高部位及局部注水压力平衡区相对富集。在完善井冈的基础上根据地层地质特征加强注来结构调整及注水合理调配,是汉河油田油层挖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濮城油田东沙二上4-7是一个复杂断块油藏,投产以来一直存在层间干扰严重,水驱程度低的问题.为进一步深入认识濮城油田东沙二上4-7,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多学科集成研究的工作方法,根据该油藏动静态资料,进行了精细油藏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确定出该区块的剩余油分布,为下一步方案实施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平面上,剩余油潜力主要集中在井间未动用的部位、构造高部位以及曾经动用过但水淹不是太严重且有效厚度较大的部位,而构造低部位水淹严重;纵向上,剩余油主要集中在动用相对较差的二、三类层,砂体发育较好的层位水淹严重.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地质方法研究小断块油藏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八面河油田北区小断块油藏断裂系统复杂,剩余油分布认识难度大的特点,提出利用断层分析法、构造形态分析法、测井二次解释法等地质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在油田开发中后期,地质研究方法是剩余油分布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