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编码后的视频流经过封装形成数据包,并通过网络传输至接收端。在传输过程中视频序列的质量受到网络状态的影响,当网络出现剧烈的抖动或不稳定现象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数据包的丢失,从而造成视频质量的损伤。利用面向主观感知的视频质量评价指标对视频序列帧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从而定义视频序列不同类型帧的重要性级别。通过实验发现,从面向主观感知的角度,P帧的重要性大于I帧,I帧的重要性又大于B帧。得到的重要性等级可以为不等差错保护以及丢帧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AVS的发展,如何在IP网上实时传输AVS视频流对于IPTV,对于视频点播系统的应用有重要意义.利用RTP/RTCP协议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AVS编码标准的实时视频传输系统,通过应用排队论采设计接受端缓冲区并将接收端缓存区的状态信息反馈到发送端控制发送端的发送速率,从而减少由于接收端缓存溢出带来的数据包的丢失,提高传输的QoS质量.  相似文献   

3.
当立体视频流通过网络传输时,由于网络拥塞等造成的数据包丢失常常会引起整个视频帧丢失.鉴于此,本文基于H.264/AVC视频编码标准提出了两种立体视频整帧错误掩盖方案,它们分别利用立体视频序列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恢复.结果显示,利用这两种算法恢复的图像均能获得很好的主客观质量.  相似文献   

4.
一种自适应的视频流化前向纠错算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梅峥  李锦涛 《软件学报》2004,15(9):1405-1412
网络视频应用经常会受到数据包丢失或错误以及网络带宽资源不足的干扰.相关研究表明:在多数情况下,动态变化的网络带宽和丢包率是影响视频流化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为了保证视频质量,可以采用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简称FEC)编码来提高视频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同时,为了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发送端可以调节视频数据的发送速率,并在视频源数据与FEC数据之间合理分配网络传输带宽.首先通过对视频流结构的分析,在充分考虑帧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帧类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帧的解码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用于在视频源数据和FEC数据之间分配网络带宽资源的优化算法.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并通过优化分配网络带宽资源来使接收端获得最大的可播放帧率.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通过以太网帧间隙(inter-packet gap,IPG)传输同相时钟信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时钟计数方法获得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信息以及发送端的相位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通过帧间隙传输给接收端,接收端用距离信息补偿以恢复出发送端的相位。本方法在不改变传统千兆以太GMII总线帧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同相时钟信息通过帧间隙的传输。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雷达数据长距离高速可靠传输,该文介绍了基于千兆以太网的雷达数据实时高速可靠传输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了FPGA并行处理、灵活性高的特点,集成实现了两路千兆以太网控制器(MAC),用来并行传输雷达数据,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还实现了数据包的校验出错重传机制,确保数据接收端收到正确的数据包,保证了雷达数据的高速长距离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7.
以太网的帧传输在数据位出错、接收缓冲区满或其他异常情况下,接收器会简单地丢弃帧,特别是在高速传输或网络互连设备中更为明显。虽然以太网提供了重传机制,但是这样会带来延时的不确定性,为传输电路数据的时钟特性,适应以太网承栽电路数据IP包的需求,通过分析以太网数据传输特点,提出了一种包丢失及延时补偿的设计方法,并在FPGA中实现了包丢失补偿的缓冲器设计。  相似文献   

8.
嵌入式系统的通信系统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通过帧结构的数据包进行通信,数据包的构建和解析编程测试繁琐且通用性差.把传输的数据定义成一个类,给出利用C#反射机制的帧数据包的自动构建和解析的通用方法,对于不同的设备之间通信或者参数发生变化时,只需通过修改传输数据类结构即可,不需修改已经完成的构建和解析程序,减少开发工作量,提...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适合包交换网络传输的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视频编码方案,通过对SPIHT小波系数编码算法进行复杂度降低、纹理分割等修改,来适应视频编码在编码效率和鲁棒性方面的要求,为解决网络数据包丢失造成的帧质量骤降,方案对数据包的重要性进行了均衡,每一个数据包中均包含帧内信息和帧间信息,利用改进的SPIHT算法生成混合比特流。试验表明,该方案运算复杂度低,对网络传输中的包丢失不敏感,并且能很好地抑制错误传播。  相似文献   

10.
利用通用的UDP传输实时视频,接收端所显示的视频图像往往存在延时较长、丢帧及单帧图像显示不完整等问题,这些现象在无线局域网环境中尤为明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帧内压缩的视频实时传输方法.在发送图像数据之前进行帧内压缩,然后分组发送;在接收端进行数据包接收、重组并解码.在局域网环境下进行了多次实验,对相关参数进行优化和调整,最终将延时减少到0.5~2 s.结果表明,由于采用了压缩算法并提高了拆包、组包的效率,视频传输的实时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避免以太网通信中大量短帧数据包引起通信阻塞问题,LwIP 协议栈采用了 Nagle 算法和延迟 ACK 策略提高以太网通信效率.嵌入式以太网通信以短帧数据包为主,Nagle 算法和延迟 ACK 策略大大降低了通信的实时性,这在单向数据传输的应用中尤为明显.本文将 LwIP协议栈中的延迟 ACK定时器独立出来,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统计的自适应延迟 ACK定时算法,该算法可以根据上位机发送数据包的周期自主修改延迟 ACK 定时器周期.最后设计了通信实时性测试实验,证实了延迟 ACK定时周期可以在1 s 左右跟踪上位机的数据发送周期,自适应的定时周期约为发送周期的80%~100%,且通信延迟小于1 ms,该改进在保证 ARM使用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以太网通信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RapidIO网络和万兆以太网网络之间的高速数据通信,文章提出了10GE-RapidIO网关的设计方案,采用IP-over-RapidIO的方法即将以太网数据包封装进RapidIO数据包中实现以太网数据包在RapidIO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此网关能够高效的连接万兆以太网和RapidIO网络,实现RapidIO传输数据包和万兆以太网数据包的转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以太网(Ethernet)环境下的TCP/IP(其中IP协议的版本是IPv4)数据包的截获与分析技术。通过使用该技术,可以让一台主机能够接收流经该主机的所有数据包,而不理会数据包包头中目的地址的内容。这种技术在网络安全及网络管理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系统利用套接字(Socket)对网卡的编程来实现对数据包的截获及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前以太网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存储器和CPU的发展速度,存储器访问和CPU处理网络协议已经成为TCP的性能瓶颈。网络带宽的不断增大对CPU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大约需要1GHz的CPU处理资源对1Gbps的网络流量进行协议处理。为此,使用多核NPU作为NIC,实现TCP接收数据路径中的校验和计算、报文乱序重组功能,并将合并之后的大报文经Linux网卡驱动程序交由协议栈处理,从而减少协议栈处理报文和网卡产生中断的数量,提升端系统的TCP性能。在10Gbps以太网络中,实验取得4.9Gbps的TCP接收数据吞吐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以太网技术在高速图像传输中常见的带宽利用率低,传输协议受限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实现千兆以太网传输系统的方案,分析了基于IEEE802.3标准的以太网帧格式和循环冗余校验(CRC),实现了MAC数据包的封装和PHY芯片88E1111的配置,完成了千兆网络系统的设计和高速数据的传输。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成本低,传输速率快且传输协议不受限制的优势,并最终成功应用于某水下高速图像传输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利用TCP/IP协议缺陷进行欺骗攻击是目前网络中常出现的攻击方法,通过与网络监听的结合,攻击者能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实现对被攻击者通信数据的截获并篡改,给当今网络通信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本文分析了在交换式以太网中利用ARP欺骗突破交换网络对数据监听的限制,成为“中间人”截获DNS报文,进而伪造DNS报文进行DNS欺骗的技术,并给出基于WinPcap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对海洋战场的监测要求实时性较强和路由时延较小。针对水声信道传输特点,将路由选择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表驱动路由协议设计思想的选优能量路由协议。该协议在数据传送时总是选取目标函数解较优的路径,从而能够高效利用传感器节点的能量,同时均衡各节点的能量消耗。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能量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18.
以太网上的多媒体传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在以太网上有效地传输多媒体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位于传输层的基于动态优先级调度的令牌传递策略,对发向以太网的数据包进行控制,避免碰撞的发生,保证数据的定时发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以太网(Ethernet)环境下的TCP/IP(其中IP协议的版本是IPv4)数据包的截获与分析技术。通过使用该技术,可以让一台主机能够接收流经该主机的所有数据包,而不理会数据包包头中目的地址的内容。这种技术在网络安全及网络管理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系统利用套接字(Socket)对网卡的编程来实现对数据包的截获及分析。  相似文献   

20.
The concept of mov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TDM) slots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method of avoiding collisions on an Ethernet system carrying voice and data packets. This paper describes a technique for implementing a type of moving TDM slot system with currently available VLSI Ethernet devices. The technique is hardware based and has the advantage of operating within the standard Ethernet parameters and of having a low cost of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