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丽  汪晓晖 《山西建筑》2016,(7):132-134
分析了新农村建设雨水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雨水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和综合利用三方面,对现有的雨水利用技术进行了效益分析和方案优化,从而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琳 《城市建筑》2013,(22):20-20
在现代住宅设计中,众多高新技术在住宅设计中的投入使用满足了人们对住宅建筑设计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节能技术、太阳能技术、雨水利用技术、玻璃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希望对于提高住宅建筑设计水平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江淮地区新农村住宅资源节约方案举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淮流域新农村住宅规划为例,阐述了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的方法.对农村低压无塔卫生供水设备的原理及其经济特性进行论述,介绍了污水沉淀处理技术.结合农村住宅及环境特点,论述了秸秆资源、沼气能、太阳能和风能等自然资源在农村住宅建设中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住宅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广东省新农村住宅设计竞赛中,通过对农村住宅设计关注重点的分析,浅谈在新农村住宅建设中应按照经济性、实用性、地域性三个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绿色住宅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住宅设计是住宅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建设新农村绿色住宅——即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的"节能省地型"住宅,实现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显得尤为迫切。在总结以往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新农村绿色住宅概念、特征,及实现途径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新农村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雨水是一种开发性极强的资源,如何科学利用雨水资源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重视。城市雨水利用是减少城市洪灾内涝、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本文从雨水利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城市内涝的诱因,城市雨水利用的意义以及通过雨水利用应对城市内涝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金虹  邵腾  金雨蒙  康健 《室内设计》2016,(1):115-118
随着农民对居住环境日益提高 的要求及农村能源的缺乏,农村住宅的节 能设计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 容。在城乡发展不均衡、农村经济技术相 对落后的背景下,被动式技术以其低成本、 低技术的特征易于被农民所接受。本文结 合课题组在严寒地区农村住宅设计方面的 工程实践,分析了被动式节能技术、被动式 太阳能利用技术、被动式通风技术在农村 住宅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旨在为严寒地区 农村住宅的被动式节能设计提供指导,从而 推动严寒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新农村的住宅建设问题。使新农村住宅成为“四节一环保”节能省地型”住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实施和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就地取材不失为一项符合国家“四节一环保”理念的切实手法。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稻草、小麦秸和玉米秸为两大农作物秸秆。据统计,l998年全国各种秸秆的产量达6.05亿吨,约占全世界秸秆总量的30%左右。目前,我国有相当部分的秸秆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开发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仅为33%,经过技术处理后利用的仅占2.6%。农作物秸…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目前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选取已建住区这一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载体作为研究对象,以厦门为例,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运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与适宜技术,从雨水住区现状及其设计层面上分析了小区内住宅、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的设计层面的雨水利用问题,将有助于居住区实现有效的雨水管理,发挥居住区在城市中的绿色海绵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最近,大和(House)工业公司开发出一种适应环境的住宅,名称为“环境光房”,是二层建筑,很引人注目。这种新型住宅,不仅是适应防止地球温暖化,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而开发的,而且是一种居住舒适、健康型住宅。这种住宅有效利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利用太阳能供热水、取暖;利用雨水、部分下水冲刷厕所、洗刷车辆;采用垃圾处理机处理垃圾及分类收存,资源再生利用等。现将其特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冀北严寒地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冀北严寒地区农家住宅围护结构构造的技术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本区农村住宅的围护结构构造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雨水资源化以其处理成本经济、处理方法简单等优点,成为一种新的可利用水资源。雨水资已成为源应用于补充城市景观营造用水的途径和设计理念。以厦门市某工程为实例,介绍了城市雨水在城市景观水体建设中的应用技术,对缓解供水紧张和节约用水有着重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基于节能减排理念的新农村住宅优化设计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农村建筑能耗与城市建筑能耗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农村住宅占我国建筑总量60%[1],而且多数属于能耗较高的建筑。适逢国家对节能减排的倡导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尝试基于节能理念和传统住宅的基础上优化农村住宅设计,期望通过优化改良的新型住宅设计更好地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作为碳排放大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乡村的低碳化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发展高碳排放加剧,同时亦展现了生态系统碳汇资源与新能源发展的空间资源优势。碳中和与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应构建“碳中和-新乡村”战略耦合机制,推动城市资本、人才、技术与乡村的丰富的生态碳汇资源、广袤的空间资源的良性互动,开辟城乡资本、资源流动的新途径。基于新的视角,依托广东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存量农房数量巨大的资源特性,探索了建设“乡村分布式光伏”的技术体系、实施路径及运营模式。最后从乡村新能源发展延展到对乡村绿色发展新模式——“碳中和新乡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庾汉成 《工业建筑》2011,41(7):50-53
太阳能供暖是太阳能利用领域中比较简单实用、行之有效并且在经济上能与常规能源相竞争的一种应用技术。在村镇住宅建设中应用,对节约能源,保护大气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深入细致地研究传统民居与自然融合的特点,是现阶段编制村镇规划的基础,是在村镇规划层面指导太阳能供暖技术在村镇建筑建设中应用的前提保证。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太阳能农宅设计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农村的自然条件,根据太阳能房的工作原理,通过对农村住宅进行合理的户型设计和构造设计,有效利用太阳能解决冬季农宅采暖和夏季降温,并对太阳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通过试点工程表明,太阳能住宅设计大大提高了农宅的热工性能,既降低了冬季农宅的采暖能耗,也调节了夏季的室内温度,达到了节能、环保、经济的目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新民居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新民居建设作为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的重要措施之一,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文章主要从农民的角度研究新民居建设的影响因素,建立农民参与新民居建设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找出农民参与新民居建设意愿的主观及客观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建筑场地设计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节能建筑的效果,同时,对使用者的舒适以及建筑的性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山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选取六盘山地区的水磨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实测,结合当地地形特点及气候条件,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和因地制宜、创新完善的设计原则,提出适应六盘山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场地的选择方案,为广大农村群众营造更加和谐舒适、生态节能的生活环境,并为其他山区的新农村建设中场地的选择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房利用太阳能的必要性,介绍了太阳能工作的原理及应用,指出目前太阳能推广面临的问题及提出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