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海底光缆通信系统、传输设备、中继段长度与远距离供电、海底光缆结构以及海底光缆的敷设与保护。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日本最近生产的气象雷达,主要内容有雷达设备、雷达中继链设备、系统的组成和性能以及气象雷达的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引言“松鸡”系统中无线中继的功能是为构成干线网的交换机、独立交换机及其有关设施提供多路连接。该系统使用的无线中继有二种,它们通常安装在无线中继设施车辆内。这种车辆最多可安装5台无线中继设备。本文介绍了“松鸡”系统中无线中继的作用及其设备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介绍微波传输的特点,微波站主要设备和微波中的中继系统,并且剖析了电视信号微波调制传输理论以及CATV系统应用的微波联网原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用于山区及隧道弱场区通信的漏泄同轴电缆传输系统的基本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中继器的类型和技术性能;典型中继段配置以及铁路漏泄同轴电缆传输系统的特点与应用情况等。  相似文献   

6.
在超密集D2D通信中,目前的中继选择方案主要假定中继设备具有主动意愿参与数据转发,但部分理性中继设备出于自身考虑,可能会存在时延或拒绝转发的自私行为,进而影响用户体验效果。从中继设备自私行为角度出发,提出了D2D通信中自私中继设备识别方法,进而提出了基于自私行为分析的超密集D2D中继选择算法。首先,定义了联合兴趣度、转发历史比率和中继物理状态3个中继识别属性因子,并通过三角模糊函数计算三者的权重,从而对具有自私行为的中继设备完成识别。其次,基于理想解相似性偏好排序方法实现了中继设备的最终选择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更有效地识别D2D通信中的自私中继设备,与其他中继选择算法相比,在D2D通信转发成功率、系统平均吞吐量和平均时延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步。  相似文献   

7.
中继测试是指利用交换局内的专用中继测试系统把出入中继设备及局间传输线路结合起来,进行全程全网的完整测试。这种测试的实质是把两个交换局的用户通话需经过的途径进行定期的或即时的检查,以及时发现局内中继设备和传输线路上的故障,提高局间接通率。中继测试是保证通信畅通、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其自动化程度和功能强弱也是衡量该交换机的维护功能完善与否、设备先进程度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目前光纤通信技术水平以及ITU-T和国际的有关规定,结合工程设计实例,分别阐述准同步(PDH)传输和同步(SDH)传输系统光传输系统中继段中的设计。特别是在确定超长中继距离时,如何考虑系统的兼容性和如何恰当选取计算参数作为详细的分析。最后指出,在现有的通信技术条件下,光传输系统所能达到的最长中继传输距离。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影响波分系统光保护的中继段损耗、色散OSNR等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解决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LTE-A系统中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继技术作为LTE-Advanced系统的关键候选技术之一,将为小区带来更大的覆盖范围和更高的系统容量,以及更廉价的网络建设成本。对当前LTE-Advanced系统中的中继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主要对中继的分类,资源复用方式和引入中继后的干扰情况做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介绍了MMDS微波中继系统的组成和中继系统指标分配,计算以及MMDS微波中继传输中主要存在的同频干扰,闪断现象,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继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建设周期长、建设造价昂贵。处于相近轨位的两颗中继卫星使用同一个测站进行测控和数据中继应用,能够有效降低系统建设成本。通过梳理卫星各平台测控事件之间的时间约束关系及其对地面应用系统的设备的使用约束,分析了测定轨精度、位置保持、星蚀期能源管理、地敏探头干扰保护对共用测站的影响,提出了两颗中继卫星分时测定轨、位置保持分别进行地敏探头干扰保护的方法,以及平台应急条件下共用测站控制支持模式。最后,就共用测站执行数据中继任务提出了建简易备份站降速使用的建议,为中继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宽频带无线电中继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提出了对不引人注目的窄带无线电中继系统的显著需要.少路数系统作为公用电话网边远地区的支线线路,电力、石油、铁路部门以及无线电广播传输和专用定点通信是很有用的.窄带系统由维护人用通过业务电话联系维护,而宽频带中继系统能够传送各种控制信号实现设备的自动管理和自动倒换备用系统.可以设计为移动系统用于野外通信和偶然情况下的应急通话.  相似文献   

14.
张志恒 《信息通信》2014,(3):188-190
中继技术是LTE-Advanced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一个可以满足用户设备服务质量需求的重要策略。这种传输方式可以扩展小区覆盖,改善小区边缘用户性能,提供更大的信息吞吐率。针对当前LTE—Advanced系统的研究进展,对LTE-Advanced系统作了简要分析,介绍了其主要系统特性和关键技术,重点分析了LTE-Advanced系统中的中继技术的应用场景及分类,比较了几种基于不同标准的中继选择策略。最后,对中继技术的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介绍光缆干线通信网扩容的规模容量、传输系统制式与安排、光纤与应用参数、局(站)设置与中继段长度、系统工作方式与通路组织,以及网管、公务与时钟的设置。  相似文献   

16.
1 调频光纤系统的优缺点 调频光纤系统的优点如下: (1) 调频系统的视频信噪比要比调幅系统好得多,因此有足够的余量可以多段中继,传输长度能到几百公里。 (2) 调频系统对线性指标的要求比调幅低,因此图像质量容易做得好。 (3) 多段中继时可以在射频信号上连接,避免基带调制解调时所带来的损伤。 (4) 调频系统所用的光纤设备可以和调幅系统兼容,改动和升级比较方便。 调频光纤系统的缺点如下: (1) 调频系统中每路电视信号所占频带比调幅宽,因此,同样大小的频带中所能传  相似文献   

17.
中继攻击是RFID系统和EMV系统中常见的攻击方式之一。现详细介绍了中继攻击的基本原理和实施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介绍了最早的中继攻击案例:早在1976年,就有数学家提出了中继攻击在对弈游戏中的应用。通过门禁系统和NFC芯片信用卡中的中继攻击案例,详细分析了中继攻击的基本原理,总结了现实中实施中继攻击必需的设备:中继读卡器、伪造智能卡和高速信道。进一步指出中继攻击不仅仅局限于非接触式的系统。通过EMV系统中的中继攻击案例,分析了接触式交易系统中的中继攻击。最后提出了抵御中继攻击的安全措施:法拉第笼法、设定密码法、时间测定法和距离边界法(DBP),并分析了各个安全措施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分析在光缆实际接续中引起光纤接头损耗过大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以及对整个中继段损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扼要叙述了高速ELED(边发光二极管)的主要特性,简单介绍了工作在34Mb/s和565Mb/s速率下的两种ELED驱动电路,然后举例说明ELED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所涉及的系统有1.3μmELED单模光纤中继系统、1.55μmELED多模光纤中继系统以及0.85μmELED多模光纤市话局间实用中继系统。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以本地网为基础的同步数字体系(SDH)中继传输建设,强调SDH中继传输的全网性;本地网、中继传输网、SDH传输网的基本概念、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组网原则,例举了SDH中继网的组网方案;SDH设备的选型和设备配置及应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