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和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均采用多个并联分离器分离烟气中的灰颗粒,而这种布置往往造成气固两相在并联分离器内的分布不均匀。文中分析了600MW(e)循环流化床锅炉内不同返料阀内返料灰温,比较不同位置的灰温随锅炉负荷的变化。采用灰温分布表征气固两相在并联分离器内的不均匀分布。研究发现,600MW(e)循环流化床锅炉内气固流动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同侧墙的3个分离器内。通过同侧墙3个分离器的返料灰的温度明显不同,而通过不同墙同位置分离器的返料灰的温差较小。进一步分析发现,后墙集气箱的布置方式使得各个并联分离器的压力出口不同,导致各个并联分离器的压降不同,进而导致各个分离器内气固流量不同。  相似文献   

2.
运用数值模拟与磨机工业采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一次风量对煤粉分离器分离特性的影响。采用欧拉κ-ε湍流模型对运用结构化网格划分的1/8分离器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结果显示:随着一次风速的增加,煤粉溢出分离器速度增加,未经分级作用而直接离开分离器的颗粒量增加;风速增加致使分离器分离比率降低,煤粉分离能力变差,并将导致循环倍率增加。对工业磨机进行开孔改造并完成2个风速条件下的采样试验,分析了风速对分离器入料、返料和合格煤粉粒度组成的影响。数质量平衡计算表明磨机循环倍率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与基于数值模拟的计算结果呈良好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超低热值煤泥为主要燃料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时,会产生大量飞灰,不合理的U型惯性分离器结构和气动力学参数选择或造成分离后的粗灰集聚于U型惯性分离器底部,使得返料通道堵灰以及结焦问题高频发生;或导致该分离器分离效果低下,增加后级旋风分离器的负担,造成锅炉除尘效率降低。为了提高U型分离器的分离效果,采用计算流体力学FLUENT软件,建立对应的气固两ENREF 1相流模型,颗粒相采用拉格朗日方法,选择相间耦合随机轨道模型,气相湍流模型选择κ-ε模型,模拟了不同挡板深度以及不同质量流量对U型分离器分离效果的影响,并计算出不同挡板深度和不同质量流量时U型分离器的分离效率。计算结果表明,所用方法较好的模拟了U型分离器内固体颗粒的运动状态,颗粒的分离效率并不是随挡板深度或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对U型分离器的结构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粒子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伯达 《发电设备》2004,18(5):276-280
为了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粒子循环规律,通过建立循环的数学模型,导出有关循环倍率、可燃粒子循环次数、剩余可燃物、飞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飞灰量、灰浓度系数、灰粒子循环次数等计算式,从而得出以下重要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循环倍率在数值上仅与分离器效率有关;剩余可燃物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成几何级数下降;对于一般的燃料,可燃粒子仅需少数几次循环即可基本燃尽;过高的循环倍率不利于燃烧工况的稳定;灰浓度系数在数值上仅与分离器效率有关。  相似文献   

5.
67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670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为单汽包,自然循环锅炉;采用高温绝热分离器、自平衡U型回料阀、分流式回灰换热器;过热器三级布置,一级过热器布置在右侧换热器内,二级过热器布置在炉内,三级过热器布置在尾部烟道;过热器采用喷水调温方式,再热器主要通过调节循环灰量控制汽温,并  相似文献   

6.
循环流化床锅炉爆燃与结焦现象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启动过程中炉膛发生爆燃、分离器发生燃烧结焦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投煤后及时提升床温,缩短煤的低温燃烧时间;减少煤中的细煤粉量,及时排除灰循环系统的煤粉,加强炉膛上部通风,是防止锅炉爆燃和灰循环系统燃烧结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循环流化床(CFB)电站锅炉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1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技术介绍1.1基本设备循环流化床锅炉包括本体设备和辅助系统两部分。CFB锅炉本体由炉膛及布风装置、循环灰分离器、回料阀、尾部受热面竖井烟道及可以加置的外置式循环灰换热器组成。循环流化床锅炉主要辅助系统包括风烟系统、煤制备  相似文献   

8.
220t/h水冷方形分离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及运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数十台75t/h和130t/循环流化床成功运行的基础上,开发了220t/h采用水冷方形分离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2001年底在山东威海热电厂投入商业运行。这是采用中国技术的容量最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之一。文中介绍了该炉的运行情况。由于水冷方形分离器本身的特点以及全膜式壁结构,锅炉迅速启动以及回灰温度略微下降等特性非常突出。飞灰、循环灰和底渣的粒度分布与燃用相似煤种等当量直径圆旋风筒循环流化床锅炉非常相似。燃烧效率比较理想,污染物捧放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其燃料适应性、负荷变化率尤其是可靠性非常优越。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影响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热效率的主要因素,并介绍了具体的技术措施,包括适当提高燃烧温度、降低飞灰含碳量和床底渣含碳量,适当降低排烟温度,防止燃烧分层和燃烧偏斜等。其中重点分析了降低飞灰含碳量的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分离灰循环倍率,均匀供给燃烧室上部中心区的氧量,提高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以及电除尘灰再循环燃烧。  相似文献   

10.
赵旺初 《发电设备》2007,21(1):26-28
循环流化床锅炉除经旋风分离器的主循环外,还有炉膛内颗粒内循环和床料内循环,这些循环对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污染排放有一定影响。重点介绍了炉膛内循环和床料内循环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内循环流化床研究进展及其在废弃物焚烧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内循环流化床的独特优点和研究进展。介绍了内循环流化床废弃物焚烧技术的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内旋流流化床焚烧技术,床内不设各种隔板或提升管等,通过非均匀布风使床料形成大尺度回旋运动。试验表明内旋流流化床内的埋管传热特性更有利于控制燃烧和传热。通过焚烧城市生活垃圾,表明这种炉型适合于废弃物的焚烧处置。  相似文献   

12.
内旋流流化床床内颗粒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流化床床内颗粒的大规模循环不仅可以加剧了颗粒横向扩散,提高燃烬速率,实现燃烧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还将有利于促使不燃物质的定向移动排出炉外。文中采用冷态硫化床装置,应用分层取样技术对微倾斜布风板实现流化床内不均匀布风,床内物料混合与分层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床内颗粒扩散的动态特性和流化风速,颗粒密度以及颗粒粒度等因素对流化床内分层的影响,并通过求解扩散方程来分析布风不均匀性和布风倾角对风板附近物料扩散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大流化风速和布风板倾角能够强化颗粒的横向扩散和流化床的内旋流程度,对大而重的颗粒存在一个最佳速度比,既能实现床内旋流又有防止颗粒的严重分层,并针对低风速区的分层现象,提出了一个关联式,该式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式换热器的特性,通过对当今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化进程中外置式换热器的分类介绍,总结了各个种类外置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式换热器流动及传热的研究现状及成果,提出了外置式换热器流动和传热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防止首台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锅炉外置床受热面发生壁温超温现象,在受热面管壁上安装了温度测点.对锅炉额定负荷下的外置床受热面管壁温度进行了测量,得到了外置床受热面管壁温度的分布特性,在测量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外置床受热面的运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外置床内的高温再热器管壁温度呈中间高、两边低的马鞍形分布,而中温过热器Ⅰ及中温过热器Ⅱ管壁温度分布比较均匀;外置床受热面管壁温度均在所使用材料的最高允许温度之内,并有足够的温度裕度.最后,针对外置床运行过程中的管壁温度报警值的设定方法提出了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5.
67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系统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670t/h循环流化床锅炉(CFB)设计,在已经建立的整体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模拟计算了若干不同部件布置方案和两种不同设计方案。通过分析数值计算结果发现,旋风分离器后燃比率、外置换热器入料比率和流化床冷渣循环回料率对CFB炉膛温度的分布均有影响,且两种设计方案都可以满足炉膛温度要求和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医疗垃圾的燃烧处理技术中,有层燃炉、旋转窑炉、流化床焚烧炉等。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种适合固态医疗垃圾特征的垃圾焚烧炉。文中在深入分析循环流化床流动和燃烧机理,以及固态医疗垃圾(SMW)特征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密相区结构形状(球形、椭球形、方形体)的固态医疗垃圾循环流化床(SMW-CFB),并针SMW-CFB各段特征,分段建立了描述SMW在循环流化床中的三维气固两相流动数学模型,应用SIMPLE算法,采用k-ε/RNG封闭模型,对不同密相区形状时其气固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球形密相区湍流强度最大,方形体密相区湍流强度最弱;在近壁面,球形和椭球形密相区存在回流,并随着一次风量增加,回流变得更加明显;固态医疗垃圾颗粒进入分离器的时间随着密相区结构形状不同相差较大,密相区不同形状时,颗粒运动进入分离器的时间不一样,椭球形时间最长,达3.7 s,球形体密相区次之,达3.3 s,方形体密相区最短,但也在3 s以上。球形和椭球形密相区有助于垃圾颗粒与风充分混合接触,有利于垃圾颗粒的燃烧。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用高温旋风分离器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选择气固分离器的原则,提出了高温旋风分离器结构设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重点介绍了目前垃圾焚烧发电厂中常用的三种焚烧炉:机械炉排焚烧炉、回转窑焚烧炉和循环流化床焚烧炉。从设备结构、运行原理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对影响垃圾焚烧炉选型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从对垃圾热值的适应性、燃烧效率、污染物控制和热能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考虑,循环流化床焚烧炉是一种较为合适的垃圾焚烧炉。  相似文献   

19.
大颗粒在循环床密相区运动规律的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在用循环流化床焚烧原生垃圾时,密相区中大尺寸的不可燃物质较多,为了维持正常运行,需要采取有效排渣措施,及时地将这些不可燃物排出,因此需要对大且不可燃物在密相区中的运动规律进行研究。该文设计了一种利用可视化拍摄示踪颗粒运动轨迹,通过图象处理后利用大量统计示踪颗粒位置信息得到颗粒位置概率分布的方法。在建立冷态实验台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证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同时发现,当流化风速较高(如2.23 m/s时)时,密度较小的示踪颗粒在实验台内会做抛射运动;随着风速的提高,示踪颗粒的抛射运动也会发生变化;而密度较大的示踪颗粒则只会沿着布风板滚到排渣口处停住。  相似文献   

20.
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回路流体流动过程动态模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循环回路各段的运行特点和流体动力特性,结合循环顺路压力平衡特性,建立了适用于宽筛分床料粒径分布的循环回路的整体过程过程模型。结合数值计算方法,对所建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循环回路的整体过程动态模型进行了求解,获得了当锅炉给料量、风量等控制因素变化时,循化流化床锅炉一些主要参数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该整体过程动态模型可较好地反映循环回路的过程动态变化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