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普查区喜山期玄武岩喷发分布范围、形态的分析,对燕山晚期闪长玢岩分布范围、与构造关系、对煤层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太平普查区岩浆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2.
燕辽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在时间上,从早到晚可划分出早侏罗世-中侏罗世早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5个期次,火山岩主体由早白垩世早期构成,侵入岩主体由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和早白垩世早期构成。燕辽地区主要以流纹岩-粗面岩组合为特征,为燕辽地区的岩浆岩分布及火山岩与铀成矿之间的关系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火山活动有关的热液型铀矿的寻找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江西相山火山盆地燕山期中期火山活频繁,按岩浆活动序次可分为打鼓顶期和鹅湖岭期2个旋回。早期岩浆活动形成的打鼓顶组火山岩主要出露于盆地的西北缘,由于受晚期岩浆活动破坏、火山岩的覆盖,打鼓顶期的火山活动特征、火山机构的分布至今没有统一认识。在遥感解译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打鼓顶组熔岩分布与产状调查和火山碎屑岩分布与角砾的统计,并结合已有钻孔资料分析等,推测打鼓顶期古火山口、火山通道等火山机构的分布,进而分析其喷发模式,为相山火山盆地演化研究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4.
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及矿产资源潜力造山带,其中在燕山期的岩浆、构造运动最为强烈。按矿床成矿系列的理念可划分出3个矿床成矿系列:早燕山早期与火山-侵入杂岩有关的Ag-Pb-Zn-Cu成矿系列;早燕山晚期与中酸性火山岩-碱性花岗岩有关的Cu-Sn-Pb-Ag-Zn-Mo-稀土成矿系列;晚燕山期与浅成斑岩有关的Cu-Zn-Pb-Ag-稀土成矿系列。该区优势矿种为Sn-Cu-Ag-Pb-Zn,主攻找矿类型为斑岩型、夕卡岩型和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云霄安吉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闽东火山断裂坳陷带南西段,福鼎-云霄断陷带与上杭-云霄深大断裂交汇处;矿体产出于侏罗系鹅宅组火山岩的裂隙中,矿体呈不规则脉状;围岩蚀变以中低温蚀变为主,成矿作用与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受断裂构造控制,属于浅成中低温热液蚀变矿床。  相似文献   

6.
武夷—云开地区位于华夏地块中部,是中国华南重要的岩浆岩带,其中早燕山期岩浆岩分布范围广,经历了170、165~150、145~130 Ma 3个岩浆活动期,对早燕山期的成矿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此地地质意义非凡,是众多地质学者不断探索的时空区域,岩浆岩源区深达地幔,引发地质学者对地幔柱的探究。近期对其侏罗纪岩浆岩改为白垩纪的地质改动,也使得"晚侏罗世东部高原"问题成为热点话题。富集Ag、Pb、Cu等元素,成矿受岩浆多期侵入影响,中深成、浅成侵入岩分别形成不同矿床。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德化仑尾丘金矿床的形成,与区域基底中元古界变质岩系、华力西—燕山期岩浆活动及不同方向构造复合叠加作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断裂破碎带中黄铁矿化及硅化蚀变强烈部位,是本区及外围的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兴安岭地区位于东西向古生代古亚洲构造成矿域与北北东向中新生代滨西太平洋构造成矿域强烈叠加、复合、转换的部位。大兴安岭南段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期次多、成矿强度大、矿床类型多样。将大兴安岭南段燕山期地表地质演化,分析了大兴安岭南段的演化过程。通过对大兴安岭的南段大陆演化、岩浆活动、大陆壳演化与多金属的成矿关系,来分析其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冈底斯成矿带经历的地质演化过程极为复杂,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规模巨大的多金属成矿带,其中以超大型的钼铜多金属矿为特色。采用地史与构造方法对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的地球动力学成因进行了梳理,并通过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测定及~(40)Ar-~(39)Ar同位素定年方法对沙让钼矿的成矿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冈底斯东段发生的5期钼成矿事件均与燕山晚期的酸性岩浆活动和喜山早期的中酸性岩浆侵入有关。  相似文献   

10.
华南早燕山期花岗岩是华南大花岗岩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强度和广度上都胜于其他时期的花岗岩作用,它不仅与华南多期多阶段的地壳运动和板块构造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引起区域内钨等多金属大规模成矿作用的主导因素。前人对华南地区早燕山期花岗岩及其地质演化特征研究由来已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华南早燕山期花岗岩为研究对象,总结华南早燕山构造亚阶段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早燕山期各侵入阶段花岗岩的耦合关系及其岩浆演化特点与成因类型,以得出华南早燕山构造亚阶段花岗岩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该区花岗岩的研究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