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论福州“三坊七巷”传统街区及建筑的地域特色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福州建城至今历 2 2 0 0多年 ,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它是一座“山中之城、城中有山”的独特城市。“三坊七巷”是该城中保留较完整、规模较大的明清的传统居住建筑街区 ,是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瑰宝。为了完整地保护这块全国罕见的明清古建筑街区的人文景观和建筑特色 ,以“三坊七巷”典型民居为例剖析福州传统居住建筑的空间形式和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3.
福州古民居建筑的木雕广泛施用于木构件上,寓艺术于构件是福州民居建筑的一个优良传统。本文通过对福州古民居建筑中的木雕部位、木雕的风格、工艺做法和表现题材等各方面的介绍来说明福州古民居建筑中的木雕装饰艺术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灰空间是福州三坊七巷传统民居常见的空间形态,它的类型丰富、协调性强,具有动态、模糊的空间特点。文章分别对三坊七巷"灰空间"形成原因、功能形态、界面形态进行解析,探讨"灰空间"在传统民居建筑中的重要地位,旨在扩宽传统民居研究的视野,为地域性建筑研究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9,(10):184-185
泉州传统民居“中西合壁”建筑装饰艺术不仅具有皇室威仪和贵族气派,且融合有海派的动感变化和洋风的繁饰点染,魅力独有。本文就此进行解读,说明中原文化与地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血缘关系是其形成的基础:海外文化尤其是宗教文化的影响是其形成最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应注重对活体的保护,要重视最基本的单元文物的保护,又要重视整体的街区保护,注重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统一和谐,物质为非物质的载体,非物质为物质的精神和内涵体现。 相似文献
7.
8.
9.
徽派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具有独特的地域风貌和规范的建筑形制,影响范围遍及赣、皖、浙等地,其中以徽州三雕为特色的建筑装饰更能体现出高超的工艺水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的程氏三宅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徽派民居的建筑装饰特征,本文在对程氏三宅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其中典型的徽州三雕建筑构件,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山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中的三雕艺术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艺术与科学在建筑装饰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探讨了山西三雕的工艺手法和艺术表现,从而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山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审美及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昆明的“一颗印”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样,蕴含着深厚的价值。其建筑的装饰设计,承载了人们的精神寄托,彰显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精神内涵。昆明海晏村“一颗印”民居建筑保存完好,通过对保存较好的海晏村及周边民居建筑的实地调研,收集整理资料,从海晏村“一颗印”建筑装饰艺术的形式、材料、色彩、装饰文化等方面进行探析,探寻海晏村民居的装饰类型,研究传统建筑装饰对当代艺术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迪庆藏族传统民居为例 ,提出了发展地区主义建筑必须从传统民居中找寻其“自然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论点。 相似文献
14.
民居建筑装饰是依附于建筑实体存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地域、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结合体。以湘南地区桂阳县阳山古村为例,通过对其民居建筑装饰进行实地调研,从历史背景、地理、人文环境方面分析梳理民居建筑装饰形成的原因,归纳总结该地民居建筑装饰的元素、特点、装饰技艺等,以此探析阳山古村落民居建筑装饰的艺术表现,发掘当地居民建筑装饰的衡量标准、风格审美及精神内涵,从而更确切地了解湘南地区阳山古村落民居建筑装饰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邢台地域性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形式、民俗文化及所蕴藏的涵义等三方面进行调研,分别对邢台地域性的传统历史文化村落进行多方面、大量调查和研究.希望通过对邢台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的考察研究,可以对当地建筑的修缮保护、传统文化的展现及传承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主要以郎官巷陈氏宗祠的保护修复为线索,进而对"三坊七巷"传统院落的基本单元的普遍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期望能够对与之相关的研究与保护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与参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岑溪市樟木古街历史悠久,具有传统的街巷空间特色和民居类型。目前,面临老建筑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落后,改造资金筹集困难等问题,要对古街进行保护,必须落实原则与目标的规划措施。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古街的现状深入调查和分析,探讨对古街民居建筑的修复方法和再生发展,有效地保护和延续樟木古街的风貌和历史文脉。 相似文献
19.
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福州"三坊七巷"地段为研究实例,分析了保护与更新的各种模式,并提出重赋历史地段活力的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与物质防卫相辅相成,精神防卫同样作为传统民居建筑防卫性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长久影响着民居聚落形态与居民心理状态.属于民居细部层次的建筑装饰元素,因之而蕴含有先决性的精神防卫基因,其根植于深厚的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土壤中,以建筑本体为依托,表现题材丰富、形式多样,通过以形达意的符号传译机制,完成心理层面的精神防卫意义表达与机能运作. 相似文献